基金[超话]
3月31日财经早报
一、重要财经信息①《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承诺的限售期内出借股份②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四大银行发布定增预案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 总金额5000亿元③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
二、今日热点聚焦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份,股票复牌。标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EDA企业,能够提供覆盖芯片设计、封装、系统到云的全链路电子系统设计仿真平台与解决方案,自主研发多款EDA产品,对标国外EDA厂商,核心技术和产品已经得到商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并实现一定业务规模光华股份:全球化工巨头IPDI供应遭遇不可抗力,公司要产品包括TGIC固化聚酯树脂、HAA固化聚酯树脂、IPDI固化聚酯树脂、环氧固化聚酯树脂等福达股份:曲轴量利齐升,机器人加速布局实朴检测:拟与七腾机器人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拓展机器人相关业务领域
整车央企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 推动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长安汽车、东风股份、一汽解放、江铃汽车)
AI应用/传媒①OpenAI发布的GPT-4o原生图像生成功能在多模态能力上实现跨越式升级,尤其在复杂指令理解、文字精准嵌入、多风格适配(如吉卜力风格)等领域表现突出。②《指环王》吉卜力风格转绘工作流(基于GPT-4o、Kling AI、Luma AI等技术),海外爆火出圈。(上海电影、果麦文化、百纳千成、中广天择)
半导体在SEMICON China 2025 IC产业链国际论坛上,新凯来推出五款以中国名山命名的高端半导体设备,包括 EPI(外延沉积)“峨眉山”、ETCH(蚀刻)“武夷山”、CVD(化学气相沉积)“长白山”、PVD(物理气相沉积)“普陀山”、ALD(原子层沉积)“阿里山”等,引爆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至纯科技、凯美特气、新莱应材、国林科技、江丰电子、鼎龙股份)
低空经济①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是全球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亿航智能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OL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意味着国内低空经济将从试点迈向商业化。②山东发布专项债投向威海高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一期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该项目在债券存续期内总投资为50亿元,其中不含专项债券的项目资本金25亿元,专项债券融资25亿元。(设计总院、上工申贝、宗申动力、中信海直)
稀土缅甸大地震,或影响稀土进出口格局。(中国稀土、北方稀土、金力永磁、天和磁材)
神经网络①宇树、乐聚等成立“通智大脑联盟” 助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②智源发布首个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与开源具身大脑。(泰尔股份、神思电子、宏达新材、恒为科技)
机器人①央视:能提供情绪价值还能做家务,这样的机器人有望量产。②合肥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③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即将于2025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市举行。本次大会将发布具身智能十五大重点方向,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白皮书。④4月24日至26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福达股份、振邦智能、荣泰健康、合锻智能、肇民科技、斯菱股份)
港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长和港口交易进行审查。(青岛港、唐山港、招商港口、盐田港)
算力租赁①《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发布,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智算规模力争达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②3月29日,深圳发放首批“训力券",总额近2亿元惠及40余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同日,深智城3000P Flops的智算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深圳算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大位科技、哈空调、铜牛信息、奥飞数据)
创新药①近期医保局组织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讨”。②四川省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的通知》(川卫药物食品函〔2025〕64号),在畅通创新药入院流程、强化创新药临床应用,打造创新药临床应用场景等九个方面做出政策安排。③沙利文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超过1.13万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3万亿元。(河化股份、润都股份、四环生物、百花医药、冠昊生物、一品红)
可控核聚变①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②3月28日,星火一号高温超导混合堆项目在成都顺利通过了项目需求(PR文件)的全面评审。 ③今年以来,聚变新能(安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公司项目招标加速,累计招标超过46项。(合锻智能、雪人股份、顺钠股份、久盛电气)
AI 眼镜华为、百度、小米、苹果、OPPO等科技巨头入局,AR眼镜市场有望两三年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