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万历皇帝抄家的旨意下达十多天,锦衣卫才打开封锁已久的张府大门,张居正家中17口人早已被活活饿死,长子不堪受辱而自缢,妻子求死不得便戳瞎了双眼,就连八旬老母也被搜身折辱...... 公元1584年,年轻的万历皇帝在极度的愤怒中下达了一项诏令,要求彻底抄没前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全部家产。当地的官员接到圣旨之后,赶忙出动人员将张居正的宅院围的是水泄不通。 直到十几天之后,姗姗来迟的锦衣卫们才来进行抄家事宜。然而,打开门的时候,张家上下十几口子人皆被饿死,院中看家护院的大狗,正在啃食着张居正长子的腿骨…… 即使面对这样的惨状锦衣卫们依然恪尽职守,将张家宅院抄没的一干二净,带着满满的收获回京复命,而张居正被万历皇帝最终用贪官之名盖棺定论。 其实这个时候,身为前内阁首辅大臣的张居正已经死去两年了。从一代人人称赞的贤相到万人唾弃的贪官,为什么在张居正身上会有这么极端的评价?同时身为帝师深得万历皇帝敬重的张居正为什么被万历抄了家呢?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皇榜,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遗憾的是,虽然他胸怀天下,腹中才华横溢,但是出入官场还是让他经历了不少黑暗与挫折。 嘉靖时期,严嵩身为内阁首辅大臣,他知道嘉靖皇帝喜欢修仙炼丹,就投其所好,让嘉靖不理朝政借此把控明朝的政坛。 在严嵩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导致大明朝朝政腐败,边防废弛,整个明朝显现出一种极度颓废败落的景象。由此一首民歌传扬开来“嘉靖嘉靖,家家干净,严嵩严嵩,家富国空。” 看到自己国家这个样子,张居正痛心疾首。他奋笔疾书写下万字的《论时政疏》谏言嘉靖皇帝,但是并未得到嘉靖皇帝的重视,反而被处罚到边陲地区任职,这让张居正对嘉靖皇帝十分的寒心。 虽然在边陲地区做官,但是张居正并没有放弃让大明朝重回巅峰的决心,后来隆庆皇帝登基,张居正重新回归到明朝核心的权力机构。在张居正的努力下,他的改革思想深受隆庆皇帝赞赏。由此张居正接替高拱,成为新的内阁首辅。 虽然隆庆皇帝十分赞同张居正的政见,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将皇位早早的传给了万历皇帝。此时的张居正也真正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刚登基的万历皇帝因为年幼,朝中大小事务皆有内阁首辅张居正处理,除此之外,张居正还身兼皇帝的老师,教授万历皇帝学习知识与做人的道理。虽然身兼数职,但是每样工作张居正都做的十分圆满。 这么能干的内阁首辅古今稍有乃至张居正家中父亲去世,万历皇帝都没有批准他回家丁忧省亲。 既然这么完美的张居正,为什么还会被官员们上本弹劾?又为什么被万历皇帝最终以贪官之名盖棺定论呢? 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张居正坚持推行新政,改革之前臃肿颓废的政务机制。张居正主持推行的“考成法”,类似现在的绩效考核,这条法令明确了各个阶层官员的职责,一旦出现懒政怠政的现象,轻则受刑,重则罢官。 这条法令的执行,让往日散漫惯了的一众官员叫苦不迭。一时间弹劾张居正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但此时的张居正深得皇帝的信任,这些奏本也是统统驳回,继续支持张居正新政改革。 其次就是张居正对待财政实施的“一条鞭”法,这条法令的推行一改之前明朝国库亏空的状态,给朝廷带来了巨量的赋税收入。但是这也触碰到了很多士绅的利益。 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拉拢士绅们支持自己打仗,曾经定下祖训:明朝士绅可以不想朝廷纳税。也就是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令直接向士绅阶级下手,这也惹恼了全国的士绅阶级。 官场的反对与士绅们的抵制,这些问题在张居正为内阁首辅的时候,还会被压制驻,但是随着张居正的离世,年幼的万历皇帝被身边的奸佞们蛊惑,觉得张居正大权独揽,蒙蔽圣聪。 于是,万历皇帝在盛怒之下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一大批张居正改革时期提拔的官员被罢免。就连已经去世的张居正也被判处了抄家的处罚,这就发生了文章开头一幕张家上下十几口人被虐待致死的一幕。 其实,张居正万历时期的改革,为大明朝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毫不夸张的说,张居正为大明朝续上了70年的统治。但是人无完人,张居正的缺点也被对手放大导致自己落了个身死也被抄家的下场。
1584年,万历皇帝抄家的旨意下达十多天,锦衣卫才打开封锁已久的张府大门,张居正
小博大史
2025-03-31 11:54:34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