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不是圣旨,中国要拓宽领海宽度!”1958年,我国宣布这一新规后,遭到了

小博大史 2025-03-31 13:40:21

“‘海牙’不是圣旨,中国要拓宽领海宽度!”1958年,我国宣布这一新规后,遭到了西方国家的集体反对。正当各界以为矛盾升级,战争一触即发之际,毛主席的一番回应却将西方国家的想法悉数参透......   1958年9月8日,台湾海峡上传来阵阵密集的爆炸声,战争在美国大兵意料之外突然展开,此时的他们正在军舰上抱头鼠窜,对我军的行动毫无还击之力。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突然对这十几艘美国军舰刀剑相向是有原因的。   在此次军事行动前三天,我国已经出台了最新领海规定:中国的领海宽度将由从前的3海里变更为12海里,一切外国的势力未经允许均不可进入中国海域,否则我军将采取强制措施。   对我国这项新规反应最大的当属美国。彼时的美国正伙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展开一系列封锁政策,又还企图帮助蒋介石反扑大陆,它自然不愿看到中国有任何国防上的进步。   但其实早在此前的8月25日,毛主席就已经就我国海防问题展开了相关部署。毛主席总结历史经验,认为中国历史上屡屡遭到列强进犯的一大原因就是海防存在漏洞。   当时的国际社会普遍以《海牙协议》为标准,而《海牙协议》则将各国领海宽度严格规定为3海里。   对于部分海岸线较短的国家而言,这样的宽度足以适应国家海防需要。但偏偏中国海岸线绵长,这3海里对中国而言根本不足以抵御外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因此,毛主席主张拓宽领海宽度。   如今的中国海防建设完备,拥有绝对的自卫能力,与毛主席当时的主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事实上,毛主席最初提出这个主张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认可。   部分保守的同志认为,当时的中国和苏联关系已经恶化,而美国又始终与蒋介石狼狈为奸,企图反攻大陆。   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拓宽海里,势必会让维护《海牙协议》的大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满,到时候中国极有可能陷入孤立无援之际。   这部分同志的观念虽然趋于保守,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观念也并非毫无合理之处。所以当这种观念被发表出来后,整个会场几乎陷入了一阵凝重的情绪之中。   “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大胆拓宽海域?”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参会同志一筹莫展之际,毛主席用极尽轻松的口吻打破了会场的凝重:“《海牙协议》不是圣旨,新中国有权决定自己的国防事宜。哪怕是最终会导致矛盾升级,我们也大可和他们打一仗,反正从各方面来说,他们不一定能打赢我们!”   毛主席的话并不是盲目自信的,因为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就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的实力。   而且在此前的7月15日,美国对黎巴嫩出兵就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如今美国如果真的因为中国拓宽海域而对中国发起战争,一来极有可能让美国陷入多线战争的漩涡之中,二来也会让美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国际舆论之中。   综合种种原因来看,美国即便对中国的行为不满,也不太可能会主动在此关头挑起战争,所以这场仗都未必能够打得起来。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爆发战争,中国也未必不能打赢美国。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 1958年9月4日,就在中国宣布拓宽海域为12海里后,美国果然义愤填膺起来,当即叫嚣要让中国“付出代价”。   美国当即调派几艘军舰至台海一带,与几艘台湾军舰展开了一场表演。   之所以称这场行动为“表演”也的确是有原因的,因为与其说这十几艘军舰是在向中国示威,倒不如说他们是在走过场。因为艾森豪威尔一早便告诫美国军舰:“没有得到总统明确的批准,绝对不能对中国发起攻击!”   显然,美国是不愿爆发战争的。但现实又逼得它不得不陪蒋介石在台海上表演一番。但急于反攻大陆的蒋介石显然没有意料到美军的真实意图,还在台海上狐假虎威。   9月8日中午,在毛主席“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指导下,我军对蒋介石登陆舰进行了猛烈炮击。而美军面对解放军的炮火,非但没有掩护蒋舰,还迅速潜逃。   经此一战,蒋介石反攻大陆的计划再次破灭,中国的拓宽领海宽度也基本得到了各界认可。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得到了捍卫。      

0 阅读:62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