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时的3个不合理:陈胜起得太快,骊山囚徒太猛,刘邦入关太顺

夕阳的温暖 2025-01-06 14:59:24

“大秦一世二世乃至万世不绝”。这可能是始皇帝看着固若金汤的咸阳城时,心中所想。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从秦朝统一天下开始到秦朝彻底覆灭,时间只过了短短的15年。

每次讨论横扫天下的强秦灭亡原因的时候,我们的眼光总会聚焦在秦朝猛如虎的苛政、昏君胡亥和奸臣赵高,但却忽略了秦朝灭亡时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陈胜吴广发展太过迅速、骊山囚徒战斗力太强、刘邦入咸阳太顺利。

不合理一、陈胜吴广做大太快

陈胜和吴广原本只是服徭役的平民百姓,因为天降暴雨而耽误了时间,这放在当时的秦朝律法中,那可是砍头的死罪,而为了给自己谋条生路,他们便在大泽乡策划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让天下人都为之一颤的名言。

但在接下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两人便从一开始的一只徭役队伍扩张到了几十万的起义军,如此迅速放眼整个封建史那都是相当炸裂的。陈胜吴广从哪里招揽的那么多的人?他们又凭什么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不合理二、骊山囚徒太牛

面对各地来势汹汹的起义军,秦将章邯率领剩下的咸阳守备军和原六国的囚犯,以十万刑徒军将各路起义军镇压的毫无还手之力。

陈胜吴广的起义势力被平定后,骊山刑徒军又一路高歌,杀齐王田儋,灭魏王魏咎,就连项羽的叔父项梁也死在章邯手上。之后章邯联合王离的军队,在巨鹿城将赵国包围,那个时候,张敖的万人部队、燕国的援军都已到达巨鹿,但却因为惧怕秦军而不敢出战,直到项羽破釜沉舟,章邯才得以投降。

不合理三、刘邦入关太顺

在巨鹿之战的关键时刻,刘邦一伙人却趁机从武关攻入咸阳,一路上的秦军就好像忽然消失了一样,反而刘邦的队伍不断壮大。对于大秦而言,巨鹿之战固然重要,但咸阳可是大秦的最核心区域,不可能没有精锐护卫,可为何刘邦一来,守军就不见了呢?

其实,上述这3个问题都是有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秦国覆灭的几大原因。

先说说秦朝的农民起义,在始皇帝统治时期,他一心想要稳固国家根基,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但因为步子一下迈得太大了,最终导致各地民不聊生,百姓更是怨声载道。等到始皇帝驾崩后,天下的百姓已然成为了一颗颗干燥的火药,只要有火源便可瞬间爆炸,而第一个火源就是陈胜吴广。

然而在火药桶点火的时候,陈胜根本就没有想好火药往哪里炸?怎么炸?火药的质量怎么样?他们所过之处无论是无家可归的百姓,还是六国残存的贵族势力,或是当地的草莽流寇,只要是人就统统吸纳进起义大军,不要质量只要数量。所以加入起义军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900多人,短短数个月就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之众,然而这也为后来他们的哑火埋下了伏笔。

至于章邯的刑徒军为什么这么勇猛,那自然是分和谁对比了。章邯临时组成的这支军队之中有部份是当时咸阳的关中军团,余下则大部分是牢房中关押的原来六国的俘虏将士,加上还有上将军章邯在,此等队伍自然可以和正规军相当。

反观陈胜的起义军,领导者自己昏庸无能、骄傲自满不说,团体内部更是矛盾不断,六国贵族各自为营,看着自己人孤军奋战却选择袖手旁观(周文起义军在关中孤军奋战,最后失败),面对这样的乌合之众,章邯自然是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然而,一旦这支刑徒军碰到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其劣势也就可见一斑了。

后来,项羽为替叔父报仇,率领几万人横渡黄河,将章邯逼得节节败退,巨鹿之战更是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王离40万秦军,此时中原地区秦朝的主力军几乎全军覆没,而章邯害怕被问责,随后也投降于项羽。

而在分析刘邦入关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从上帝视角看一下当时秦军的位置。在刘邦准备入关的时候,章邯、项羽正巨鹿打得正火热,秦军大部队又在北拒匈奴、南卫沿海,此时关内是最空虚的时候。

然而,即便关内很空虚,但就凭刘邦那些个老伙计,想要对付咸阳的关中军团,依然不是件容易事。说到这里,我们就又得回到刑徒军身上了:为什么骊山的囚徒们没有趁机造反,反而是跟着章邯一路势如破竹?为什么拱卫大秦心脏的王牌部队会忽然神秘消失?

如果将这两个问题串联起来,你就会发现事情的蹊跷了。实际上,章邯所率领的骊山刑徒军,不仅是关中军团和囚徒的混合部队,而且抽调的还是关中军团的核心。

当时,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大秦必须在短时间内凑出一支军队来与之一战,在这个时候,骊山那些服过兵役的囚徒们便成了最佳之选。而为了让这些反骨仔们听话,大秦又只能将武力值和忠诚度爆表的关中军团的核心插入其中,这样既能服众,还能打仗,但同时也把关中给掏空了。

刘邦在得知章邯麾下守军的身份后,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不论是什么原因,大秦威震四海地正规军短时间之内肯定赶不回来,此时关空易取,大秦帝国地京畿之地唾手可得。

结果是他赌对了,就在秦朝专心对付陈胜吴广起义军和项羽大军的时候,农民起义爆发一年之内,刘邦趁机攻入咸阳,成了第一个进入咸阳的将领。

最后,秦朝灭亡时发生的这些事,虽然看起来很不合理,很浮夸,但这其实也是在反向说明,秦朝的灭亡是注定的。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