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跟大家分享炒股真正的核心要点——成交量。在股市里,有三条成交量的铁律,那就是“卖在买先、价在量先、庄在散先”。想必不少朋友都清楚成交量至关重要,可一到实际操作,面对复杂的量价关系就一头雾水了。前阵子给大家分享了 MACD 指标,好多朋友留言,希望讲讲成交量形态,今天就把六种关键的量价关系形态一次性给大家讲透,助你看穿主力的操作逻辑,内容很干,值得仔细研读。
老样子,要是觉得有用,麻烦点赞、收藏,或者在评论区发个“888”支持一下。我每天都会分享炒股的实用干货,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要是你们还想看哪方面的炒股知识,也欢迎随时留言告诉我。闲言少叙,咱们直奔主题。
第一种:铲底形态
这种形态常见于股价长期下行、跌幅巨大之时。股价慢慢止住颓势,开始进入横盘阶段,每日的股价波动极小,差不多都在同一价位附近止跌企稳,这就表明该价位有强大的支撑力量,像一只无形的手稳稳托住股价,使其不再下跌。与此同时,成交量呈现缩量状态,买卖交易并不活跃,市面上流通的筹码相当少。
第二种:后量超前量
当股价呈波浪式上扬时,后面的上升浪相较于前面的上升浪,成交量会显著放大。要知道,成交量可是股价上涨的强劲动力,意味着后续不断有资金涌入,接力推动股价攀升。为什么后面的成交量必须更大呢?咱们结合案例来看,前量对应的是第一波上涨,随后股价回调,于是在前期高点位置就形成了大量的套牢盘。当股价再度逼近这一区域时,许多被套牢的股民就急着解套离场,从而引发大量抛压。不过,好在有新的资金进场承接,消化了这些抛盘。如此一来,把套牢盘清理干净,后续主力拉升时所面临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第三种:底部双倍阳
从名字就能看出个大概,在股价长期下跌后的底部,或者阶段性底部区域,会出现两根不连续的倍量柱,也就是说,这两天的成交量相较于前一天,都放大了一倍以上。以具体案例来讲,需要注意的是,首次出现倍量柱之后,股价通常会展开回调整理,并且这个过程中成交量是缩量下跌的态势,这其实是主力在借机洗盘,把前期获利的不稳定筹码清洗出局。
第四种:长阴压短柱
这里的长阴,指的是出现一根跌幅较大的长阴 K 线,其跌幅超过 5%,这表明卖盘的抛压相当沉重;而短柱,则是说与之对应的成交量是一根很短的阴量柱,相较于此前的成交量大幅萎缩。这其实是主力惯用的洗盘手法,通过制造长阴 K 线引发短期恐慌情绪,打压股价,可成交量并未同步放大,这恰恰说明下方承接力度很强,有资金在暗中吸纳筹码。
第五种:缩量回调,放量上涨
这种形态多出现在股价上涨阶段。缩量回调意味着股价下跌时,股民们大多捂紧筹码,不愿抛售,市面上流通的筹码稀少,也就表明主力并未出货,手中筹码依旧牢牢锁定。而放量上涨,则显示有大量资金齐心协力推高股价,吸引更多跟风资金进场,这是非常健康、强势的上涨趋势。
第六种:放量突破阻力位
在股价经历漫长的下跌趋势后,成交量突然放大一倍甚至更多,一举突破前方的压力位,这里的压力位可以是前期股价高点,也可能是前期横盘整理阶段所形成的颈线位置,它们都构成了较强的阻力。一旦股价放量有效突破,且没有回落至原点,那就意味着股价迈入了全新的区间,原本的压力位也会随之转变为支撑位。
好了,以上就是六种典型的成交量形态。这下,大家对股价和成交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不是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呢?相信本期内容能加深大家对 K 线形态组合的认识。要是复盘过程中,对今天分享的内容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要是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助益、有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