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海战争”,俄罗斯一年前就给出过预测,冲突一旦打响,我们将面临被围攻的局面,最危险的还不只是战争,而是要警惕欧美打经济牌。 欧美经济制裁无非是经典的“三板斧”,欧美对俄制裁正是教科书级的金融绞杀。2022年2月,美国联合欧盟冻结俄央行约3000亿美元外储,直接导致卢布汇率暴跌30%。随后,SWIFT系统将俄7家主要银行剔除,全球贸易结算瞬间陷入瘫痪。 这种“金融核爆”级制裁若用于中国,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持有的3.2万亿美元外储中,约60%以美元资产形式存在,一旦被冻结,相当于瞬间损失近2万亿美元。更致命的是,SWIFT系统掌控着全球90%的跨境支付,若中国被排除在外,外贸企业将面临“有单接不了、有钱汇不出”的困境。 而面对欧美可能的经济封锁,中国也并非毫无准备。借鉴俄罗斯的经验,中国已构建起“双轨支付体系”:银联卡全球发行超90亿张,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已扩展至26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达15%,较2020年增长近10倍。此外,中国正加速推进本币互换协议,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总额超4万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为去美元化奠定基础。 除了经济问题之外,半导体领域的“卡脖子”也一直是中国的心头之患。但近年来,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24年,中芯国际宣布实现28纳米芯片量产,良率达95%,基本满足国内80%的需求。 此外,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纠缠,计算速度比传统计算机快100万亿倍。 俄乌战争的先例,还展现出战争经济体制在消耗战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中国正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战争经济体系。在军工领域,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涵盖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等各个领域。 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达1.5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15%。在民用领域,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一应俱全。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近30%。“工业克苏鲁”的名号可谓名不虚传。 未来倘若台海冲突真的爆发,中国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军事对抗,更是一场全方位的经济战。但正如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产业体系的完善、金融支付的创新,中国已具备应对经济制裁的底气和能力。当欧美挥舞制裁大棒时,咱们有信心、有能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于“台海战争”,俄罗斯一年前就给出过预测,冲突一旦打响,我们将面临被围攻的局面
繁梦间
2025-04-01 12:20:30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