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许昌襄城县一枯井发现近百具烈士遗骸之事,一时成为焦点。

语林随心生活 2025-04-02 10:25:30

最近,河南许昌襄城县一枯井发现近百具烈士遗骸之事,一时成为焦点。 最后确定为“三冀”抗日阻击战烈士遗骸。 那么,“三冀”抗日阻击战又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笔者详解: 所谓“三冀”,是指襄城县库庄乡前冀庄、中冀庄、后冀庄,简称“三冀”。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期。为了推动抗日高潮的到来,上级党组织派人秘密到达襄城,1938年8月,在紫云镇龟山寨建立中共襄城县委。在襄城县县委的领导下,各地纷纷建立党组织,党组织的建立推动了抗日高潮的兴起。在颍桥区委的领导下,颍桥和灵树的抗日联庄自卫会宣传群众,发动群众,训练队员,为当地的抗日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4年4月,占领襄城县颍桥镇的日军第三十七师团,向南进犯,妄图消灭驻守灵树区前冀的国民党第二十师第五十团。中共颍桥区委领导人唐守本和灵树区抗日联庄自卫会的游击队员一起配合抗日部队同来犯日军展开战斗,在“三冀”西小寨进行顽强阻击。联庄自卫会队员和抗日官兵不怕牺牲, 冒着滚滚的硝烟和横飞的弹片,随时用装满泥土的麻袋填堵被炸塌的寨墙。战斗从凌晨持续到第二天下午5时,他们在弹药告急且付出很大牺牲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有的用大刀、刺刀、长矛、枪托,有的用锄头、钉耙、桑叉,抗日军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冲锋爬寨的日伪军。“三冀”阻击战持续一天时间,打死打伤日伪军数百人,大大地鼓舞了襄城人民的抗日热情,抗日联庄自卫会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这就是“三冀”抗日阻击战的来龙去脉。 据悉,目前,遗骸身份核查工作已由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启动,但尚未认定为烈士遗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