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郭汝瑰突然找到蒋介石打小报告:“报告委员长,我觉得刘斐是内奸,他做的战争决策,最终结果都是有利于共党的!”
郭汝瑰1907年出生在四川铜梁一个普通书香人家,家里不算有钱,但书读得不少。1926年,他19岁,跑去广州考黄埔军校第五期,成了军校生。那时候,他晚上常熬夜看共产主义书,觉得新思想挺带劲。1928年,他加入共产党,可没多久国共分裂,他跟组织断了线,日子一下子迷雾重重。为了混口饭吃,他听堂兄建议,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军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果断退学回国,进了陆军大学,后来还拿了个第一名毕业。蒋介石看他有才,抗战时给了他不少机会,从旅长干到军参谋长,战功不少。可国民党内部那股腐败劲儿让他头疼,账上的兵员跟实际对不上,装备被卖光,军饷还被克扣,他心里憋着一股气。
解放战争时,郭汝瑰爬到了国防部作战厅长的高位。1945年,他在北京偷偷找到董必武,说想回共产党,董必武让他留在国民党高层干活。从那以后,他开始暗中出力,把机密情报一份份送出去,帮解放军扭转了不少战局。到1949年,他举报刘斐那会儿,他已经是蒋介石身边的重要人物了。
刘斐比郭汝瑰小几岁,1901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也是黄埔军校出来的,算是郭汝瑰的师弟。他早年就接触共产党,1927年正式入党,但国共分裂后,他也跟组织失联。后来,他靠着聪明脑袋和军事才能,在国民党军队里步步高升,抗战时干过参谋,解放战争时当上了国防部参谋次长。他跟郭汝瑰一样,都是共产党的秘密情报员,可俩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他在高层时,常把国民党作战计划漏给解放军,虽然表面上装得滴水不漏,但他的决策总有些让人起疑的地方。
1949年春,淮海战役刚输,国民党士气低得不行,蒋介石整天盯着地图发愁。郭汝瑰挑在这时候举报刘斐,说他怀疑刘斐是内奸,战争部署总帮共产党。他拿出一堆材料,指出刘斐几次关键决策的漏洞,比如兵力分散被解放军各个击破的事儿。蒋介石听完没马上表态,反而有点不高兴,觉得自己同意的计划出了问题,责任跑不了。过了几天,刘斐听说这事儿,赶紧跑去找蒋介石喊冤,还反咬一口,说郭汝瑰生活太简朴,不像正常人,估计有鬼。蒋介石听烦了,觉得俩人就是在瞎闹,没深究。可他哪知道,这俩人都是潜伏的共产主义者,互相这么一折腾,反而让蒋介石打消了怀疑。
这事儿挺有意思,郭汝瑰和刘斐都想保住自己,举报对方反倒成了最好的掩护。蒋介石被蒙在鼓里,国民党内部的混乱正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这段历史细节,细想想真是既讽刺又耐人寻味。
举报事件没掀起啥大浪花,蒋介石没处理谁,国民党继续往下滑。1949年底,郭汝瑰在四川宜宾带着部队起义,彻底投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他脱下军装,干起了编写军事史的工作,1980年恢复党籍,1997年因为车祸去世,活了90岁。他的贡献不算小,解放战争好多胜仗都有他送情报的功劳。
刘斐呢,1949年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在那边当过一阵子官,但日子越过越冷清。1960年代,他病死在台北,具体时间不太清楚,终年大概60多岁。他送出的情报也帮了解放军不少忙,可名字没怎么留在明面上。俩人的结局,一个迎来新生,一个悄然落幕,都是时代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