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看到战友马捷中弹倒地,田中从战壕里跳出,背起他迅速跑向后方战地医院。

鉴史忆往呀 2025-04-02 13:52:36

1941年,看到战友马捷中弹倒地,田中从战壕里跳出,背起他迅速跑向后方战地医院。军医问田中情况,田中一口日语,把军医怔住了。 田中本来在日本教书,父母务农。闲暇之余,他既能帮父母料理农事,又能读书写作。一家人过着虽不富裕,但是平安祥和的日子。 后来,在日本的大肆宣传鼓动下,田中弃笔从戎,来到了中国战场。 出国时,父母送他一支登喜路钢笔。 1940年冬,“百团大战”中,身为日本陆军少尉的田中部队在衡水深县被八路军全歼,他本人因锁骨受重伤昏迷,成了俘虏。 在田中看来。只要被抓,肯定会被杀头。因此从一开始,田中就十分抗拒,甚至利用绝食来抗议。 结果一段时间过后,他每月还能领到五元的津贴,每顿饭都能吃到大米、白面等细粮,甚至还能吃到肉。这是田中离开家乡后,第一次过上温饱的日子。 他看到八路军的官兵,一律吃粗粮野菜。而且他们每人每月的津贴不上一块钱。 田中很疑惑,怎么当了战俘后,生活过得比在日本军队里还好,待遇甚至比八路军的领导还高。 马捷主要负责照顾田中,他告诉田中,八路军有优待俘虏政策,对于日本战俘不能侮辱、不能伤害自尊心,一定要宽待、优待。 这是田中第一次听说。对比日军残暴地杀害战俘,田中深深地为自己的军队感到羞愧。 在他的教育、感化、引导下,田中不再抗拒,慢慢卸下了防备。 到了春天,田中看到各种花次第开放,经常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日语,给马捷讲起他的家乡:“我爱吃水蜜桃。来中国前,父亲母亲买了几亩蜜桃果园,想种出又大又好吃的水蜜桃给我吃。我后来听信蛊惑,不顾父母反对来到中国。我以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还打算把父母接到中国……” 每当说到这里,他就会停下来,摇着头苦笑着说:“现在看来,通通是做梦……” 田中身体养好之后,马捷开始和他一起看《论持久战》,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给他讲国际新闻。 田中开始对日军行为有了清醒的认识,认清了这场战争的侵略本质,决定弃暗投明,加入八路军。 之后,他在战场上抬担架、背伤员,从不计较粗活累活,为抗战尽最大的努力。 马捷后来在战斗中受重伤,也是田中救了他,背起他一口气送到我后方战地医院。 由于田中英勇表现,他在唐县南洪城村,当选为冀中日本人民反战同盟支部长。 在战争间隙,田中会经常哼唱日本歌曲《旅笠道中》:“夜色寒冷,战争可憎。回去吧,停止战争,回到妻子父母温暖的家庭……” 这是反战同盟中的日本人,改编的反战歌曲。 看到田中思念家乡,马捷曾多次与他谈话,如果想家就回去吧,可以用交换战俘的方式送他回日本。 但田中坚定地表示要跟着八路军。他说:“这片土地上还有太多未曾觉醒的日本人,我有义务留下来。” 他用父母送他的钢笔,写下自己在敌工部的感受。再后来,他开始用日文抄写时政新闻、诗歌、小说、日本俚歌,甚至还有日本寄来的家书,告诉在中国战场的同胞们,他们的家人在日本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 他写的反战宣传材料越来越多,被日军列入了“黑名单”。 1943年,田中将钢笔送给马捷,并给他写了一封信。 田中在信中写道:“马部长,您洗刷了我肮脏的灵魂,让我认清了日本的侵略行径。我愿意加入党,为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民做点事,以救赎我犯下的滔天罪行。” 经过改造和考验,马捷介绍田中入了党。 5月,田中在河北唐县豆腐村不幸被俘,被日军押送到北平,由冈村宁次亲自审讯,并处以极刑。 田中在绞刑架前振臂高呼后,慷慨就义。 马捷和战友们,含泪为田中举行了追悼会。 当初,田中怀抱改变家人生活的梦想,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不曾想到,是中国,给了他坚定的信仰;是日本军队,结束了他的生命。 他送给马捷的钢笔,成了他在中国留下的唯一遗物,马捷一直将这支钢笔带在身边,成为了永久的纪念。 据载,截至1945年8月,“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在敌后战场,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 “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做了大量对日军士兵的喊话和宣传工作,协助八路军改造俘虏,成员们直接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面对面的战斗,有不少人为了和平献出了生命。他们为和平做出的贡献,值得被铭记。  

0 阅读:68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