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企智驾挑战浏阳河9道弯:真有L3/L4的实力,还是宣传噱头?——最近刷到某车

梅鸥译丛 2025-04-02 14:43:10

某车企智驾挑战浏阳河9道弯:真有L3/L4的实力,还是宣传噱头?

——

最近刷到某车企汽车的一个话题挺火的——“智驾挑战浏阳河9道弯0接管”。听起来很牛啊,P7+车型在复杂路况下全程零接管,从城区到乡道,夜间无灯路段到逆光隧道,感觉像是自动驾驶的“硬核秀”。

不少车主看了都挺兴奋,觉得智驾技术是不是已经悄悄摸到L3甚至L4的门槛了。

但我忍不住多想了一步:这到底是官方的正经宣传,还是车主自嗨的实验?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有没有经过严格认证,真的能放心上路吗?

挑战是怎么来的?

先说说这个“浏阳河9道弯”挑战的来头。翻了翻某车企社区的帖子,发现这不是车主随便玩出来的,而是某车企官方账号“**资讯”发的。帖子浏览量有8600多,评论也挺热闹,讲的是P7+在各种路况下跑了一圈,全程没让驾驶员接手。这可不是简单的直路测试,里面有城市道路、乡间小道、夜间没灯的路,还有逆光隧道,难度系数拉满。官方这么高调地推,明显是想秀一把肌肉。

但这让我有点好奇:零接管听着很像自动驾驶的高级玩法,那这到底是L2级辅助驾驶的极限拉伸,还是真有L3/L4的影子?

零接管意味着什么?

咱们先把自动驾驶的级别捋一捋。按SAE的标准,L2是“部分自动化”,系统能帮你开车,但你得盯着,随时准备接管;L3是“有条件自动化”,在特定场景下可以完全交给系统,你只需要在它喊你的时候接手;L4就更厉害了,“高度自动化”,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用人管。某车企官方一直说自己的XNGP是L2级辅助驾驶,强调“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官方社区答疑)。可这次挑战全程零接管,感觉像是L3甚至L4的表现啊。

想象一下,夜里乡道没灯,系统自己搞定;逆光隧道光线乱七八糟,它还能稳住。这不就是“特定条件下独立驾驶”的节奏吗?但问题来了:官方没说这是L3/L4,车主却可能觉得“哇,这不就是自动驾驶嘛”。

官方认证到哪一步了?

说到这儿,得看看某车企的智驾有没有正儿八经的认证。某车企确实没闲着,测试数据挺硬核:756万公里实车测试,2.16亿公里仿真测试,研发砸了35亿,还招了4000多人 。但这些测试够不够L3/L4的标准呢?

翻了翻中国的法规,像2025年4月北京刚出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L3/L4得经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还得有保险背书 。2024年的L3试点名单里,某车企好像没出现 (新浪财经)。官方计划是2025年推准L3,2026年搞L4低速场景,但现在呢?还是L2的身份。这么看,浏阳河挑战的零接管能力,可能还没拿到法律的“上路通行证”。

是提前放了大招吗?

这就有点意思了。某车企官方推这个挑战,明显是想证明技术实力。可如果系统还没认证到L3/L4,这算不算提前在实车上放了个“大招”?从技术角度看,零接管确实秀出了潜力,但法规上没认证,安全性咋保证?毕竟纯视觉方案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可能掉链子,这次挑战成功不代表每次都稳。

再想想车主的角度。看到这种宣传,可能会觉得“我的车已经能自动驾驶了”,结果一脱手,系统报警甚至失灵,那就尴尬了。更别提万一出事,责任算谁的——L2级是驾驶员负责,L3/L4可能得车企扛,可现在这系统还没到那级别,灰色地带挺多的。

聊聊我的想法

某车企这次挑战挺抓眼球的,技术实力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官方支持的活动,零接管的成绩单,确实有接近L3/L4的味道。但冷静一想,这更像是技术演示,还没到能放心上路的阶段。法规和认证没跟上,宣传上秀得太猛,可能会让车主误解,也可能给自己挖个坑。

所以呢,某车企是在实车上推出了“未经认证的高级智驾能力”吗?我觉得算半个“是”——能力有了,认证没跟上。想彻底放心,还得等2025年的准L3落地,看看能不能把这“硬核秀”变成合法上路的日常。

0 阅读:2
梅鸥译丛

梅鸥译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