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茹太素”》文/范国强
茹太素是明朝初年一个真实的人物,据历史学家吴晗所著的《朱元璋传》载,朱元璋称帝后,对那些卖弄学问、文章,冗长而不中肯的报告,非常厌烦。有一次,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朱元璋叫人读了6000多字,还没有听到具体意见,说的全是空话。不禁大发脾气,他把茹太素找来,打了一顿。第二天又叫人接着读。读到16000字以后,才涉及本题,建议5件事情,其中有4件是可取的。他立即命令主管部门施行。同时指出这5件事情有500多字就可以讲清楚了,根本不必啰啰嗦嗦说那么多。为了借此警示全国官民,他还把这件事情的经过,亲自写成文章公布,规定了建言格式,告诫天下:“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若过式者问之。”
这则故事很有点喜剧的味道。未料到出身贫寒的朱元璋不仅不是一介武夫和文盲,而且还能精准品评并亲自撰写文章。茹太素遭打也并非完全无辜,鲁迅先生曾说过“无端地耗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话。试想一个开国皇帝治国理政的时间该有多金贵?他却对皇帝陈以繁文,大讲空话,也难怪朱元璋不耐烦要打他的板子了。
遗憾的是,类似茹太素的“繁文”现象,至今并没有绝迹。毋庸讳言,整治形式主义,克服文山会海的“文山”,大抵多是由这些“繁文”垒成。有些人写文章作报告,喜欢穿靴戴帽,叠床架屋,无病呻吟,小题大做。他们以为惟此才显出有学问有水平,却不知此举害莫大焉。“文山”与“会海”紧密相连,“文山会海”不知吞噬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成为阻碍前进的严重桎梏。
当前,我们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张旗鼓地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讲空话无疑是反对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只陈实事,不必繁文,这才是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当然,不要成为“茹太素”,并不是说茹太素就一无是处,他的敢于建言是我们应该汲取的“精华”,而大讲空话则是必须去除的“糟粕”。
漫画《“神”不由己》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