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言自语道:“徐达终于死了。”宫女听到后,赶紧把衣服一角弄在蜡烛上点燃,还假装睡觉。她想:这样应该能保住命了吧。 在朱元璋的大明领导团队中,如果说文官系统刘伯温和李善长不相伯仲的话,那么武将系列则以徐达为首,应该是没有什么异义的。 自从被朱元璋接引到反元的道路上,徐达就紧跟朱元璋,没有走错一步,而且时不常地给朱元璋创造出奇迹,因而朱元璋曾郑重声明:“徐达是大明的擎天之柱,是万里长城。” 在朱元璋的所有对内对外的军事行动中,徐达几乎从未缺席,而且还分别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大战陈友谅,徐达数次先行出击,为朱元璋的最后决胜奠定坚实基础。 东征张士诚,徐达更是充任主将,数度出击,最后逼得张士诚弹尽粮绝,只得自缢。 徐达更是担任征虏大将军,与常遇春一起北伐追逐元朝残余势力,最后打得元惠宗带着妃嫔不得不北逃保命。 为确保大明北部边疆安全,徐达与元朝残余势力不断的贴身肉搏,镇守北平长达十余年。 徐达征战多年,屡立大功,朱元璋分封功臣时,被列在第一位,官至太傅、魏国公。 这时候对于徐达,朱元璋已经封无许可封,下一步只能封王。 然而自从胡惟庸案开启后,朱元璋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再放心,徐达也不例外。 可是朱元璋又找不到徐达的一点错处,他不像胡惟庸那样贪腐,也不像蓝玉那样跋扈。 他甚至在首都南京没有一座像样的宅子,想到这里,已经在皇位上坐了多年的朱元璋顿时有了主意。 他把徐达邀到自己当吴王时的宅子里,老哥俩坐在桂花树下,一边饮酒一边回忆往昔,朱元璋说: “徐爱卿,你现在已经是魏国公了,还没有一座国公府,这样,我把这座旧宅赏给你,如何?” 徐达闻听后,大吃一惊,赶紧离席跪在地上:“皇上,您这是折煞老臣了,这吴王旧宅是您的龙兴之地,那哪是一个臣子可以居住的,老臣万万不敢。” 朱元璋心里很满意,但是表面上却说道:“咱们是实打实的兄弟,别动不动就跪下,来来来,喝酒。” 徐达这才重新坐到桌旁,陪着朱元璋喝了起来。 可能是过于劳累,也可能是陪着朱元璋不敢装假,徐达居然喝多了,不一会就睡着了。 朱元璋让太监将徐达抬进卧室,放到自己曾经睡过的床上。 半夜里徐达酒醒了,坐起来一看,不知道自己睡在哪里了,于是就走出门外,看到有太监在门口守着,就问道:“公公,我这是在哪里?” 太监回答:“这是皇上的旧居。” 徐达大惊,急忙回到屋内,对着床铺连连磕头:“臣有罪,臣有罪。” 随后退出屋外,站在门前一直到天亮,然后进宫向朱元璋请罪,朱元璋看到徐达这种谨慎的态度,心里非常满意。 他亲自下令,让人在这座旧宅的对面新建了一座宅子赐给徐达,在两侧各建了一座牌坊,并将其命名为大功坊,以此来表彰徐达的功绩。 徐达深知君王最好猜忌,所以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得极为沉默。 然而朱元璋却非常喜欢与徐达下棋,棋艺高超的徐达每次均能以几子之差败北,朱元璋以为自己的棋力高过徐达,所以每次都很高兴。 后来知道徐达在外面下棋的名声后,才觉得徐达恐怕在让着自己。 后来他就直接命令徐达必须使出全部功力,否则就是欺君。 看到朱元璋都说到这个份上,徐达只得放开手脚,与朱元璋大战一场,结果当然是徐达取得了胜利。 朱元璋虽然输棋,但是并没有不高兴,一方面是徐达真的听从了自己的命令,另一方面还在于徐达居然在行棋过程中,将棋子走出“万岁”二字。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把莫愁湖赐给了徐达,而湖边两人对弈的那座楼被称之为“胜棋楼”。 这样一个功劳巨大、人缘巨好,还毫无错误的大将,让朱元璋怎能不头疼:“我在的时候能够降伏徐达,可是我若走了,皇子皇孙里就无人可以震慑他,这可如何是好?” 好在徐达没有让朱元璋头疼过久,1384年,镇守北平威慑蒙古的徐达得了一种病,后背上长了一个大疮,时称背疽。 朱元璋听说后,立即派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把他接回南京,让太医给予悉心治疗,然而不到一年时间,病情加重的徐达就逝去了。 当得知徐达去世的消息后,朱元璋既有心痛,又有着如释重负,不由得喃喃自语:“徐达终于死了。” 他这种极为复杂的表情,被一位在宫殿一角侍候的宫女看到了。 她很少看到朱元璋有如此失态的时候,顿时感到不妙,这可是属于朱元璋的秘密,让自己知道那还了得。 情急之下,她用蜡烛将自己的宫裙一角点燃,然后假装靠着柱子睡着了。 宫女一边装睡,一边还暗暗地想着:“但愿能逃过一死。” 正在殿里转圈的朱元璋忽然闻到了一股糊焦味,转头看见一个宫女靠在柱子边上,心里不由得一惊,自己的表现是不是被她看到了。 等走到近前,才发现宫女应该是睡着,蜡烛倒了将她的衣角烧着了。 朱元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叫来侍卫将那个宫女带了出去,不过他依然不放心,后来随便找个借口,将那个宫女处死了。 鸟尽弓藏,徐达一死,为自己的子孙带来了生的转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日,朱元璋看常遇春清心寡欲,特意安排2位美婢过去伺候。洗漱之间,一位婢女,不小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