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7岁女孩吞药自杀,医生无奈宣布脑死亡,父母痛定思痛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患者,不料负责接收器官的医院医生却紧急叫停,喊道:“别捐!我能救活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4月初的一个清晨,湖北省赤壁市的一家医院里,急救室外的走廊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位17岁的少女,小雨,因服用了大量安眠药,陷入了昏迷,生命岌岌可危。 她的父母站在病房门口,眼中写满了绝望与不舍,医生的诊断让他们几乎崩溃,小雨的病情极为严重,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她的大脑几乎已经失去所有的生命体征。 小雨的母亲抱着女儿的照片,泪如雨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陷入无尽的黑暗,而小雨的父亲沉默无语,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心里无比纠结。 他们知道,尽管一切的努力都已无法改变结局,但在深深的悲痛中,他们还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女儿的器官捐献出去,挽救其他有需要的生命。 在他们准备签署器官捐赠协议时,一位医生突然闯进了病房,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戢春兰医生,她急匆匆地赶到了赤壁市医院,走进病房后,她详细了解了小雨的情况,并迅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余追教授取得了联系。 戢春兰告诉小雨的父母,虽然现在的情形非常严重,但她认为小雨并没有完全失去生还的希望,她坚信如果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治疗,仍然有可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 面对这番话,小雨的父母瞬间从绝望中看到了微弱的希望,他们决定放弃已经准备好的器官捐赠协议,选择相信医生,给女儿一线生机。 在戢春兰医生的帮助下,他们迅速决定将小雨转移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尽管此时已经是深夜,医院的急救团队依旧积极协调,把小雨转运到武汉。 时间在飞速流逝,救命的希望似乎也越来越渺茫,在这段紧急转运的过程中,戢春兰医生和余追教授不断通过视频与家属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每一步的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余追教授根据小雨的病情,提出了血浆置换的治疗方法,这一技术可以帮助清除小雨体内的毒素,减少脑部的压力,从而减轻药物对她大脑的损害。 终于在几小时后,小雨被转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们立刻展开了全力抢救,手术室内的灯光长时间没有熄灭,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余追教授亲自指挥手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确无误,而在外面,小雨的父母心急如焚,他们不知道女儿是否能挺过这一次生死考验。 当手术终于完成,余追教授走出手术室,满脸疲惫但却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宣布手术成功了,小雨的身体在经历了重重危机后终于有了些许生气,医生们小心地监测她的各项生命体征,终于看到她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 这一刻,所有医护人员都无比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成功地将一条生命从死神的手中抢了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情况开始好转,小雨的意识逐渐恢复,她开始能够认出家人,甚至开始尝试说话和吃东西,医院的护理团队为她提供了全方位的照顾,而小雨也在家人的陪伴下,一步步走出了生死的阴霾。 但治疗费用的压力依然沉重,小雨的父母并不富裕,他们根本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得知这一情况后,戢春兰医生和余追教授立即采取了行动,不仅帮助他们申请了医院的援助项目,还通过网络发起了公益筹款活动。 经过大家的帮助,短短几天内,便筹集了超过17万元的善款,极大地减轻了小雨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出院前,小雨和父母特地来到医院,感谢戢春兰医生和余追教授,他们送上了一面锦旗,表达对医护人员深深的感激之情。 小雨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庭与死神抗争的传奇,更是社会上无数平凡却伟大的医疗人员们的缩影。 是他们的专业、责任心与爱心,让这个女孩的生命再次焕发了光彩,而她的父母,也通过这次经历体会到了爱的伟大和生命的珍贵,他们的善举激励了更多人投身公益,传递爱与希望的力量。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奇迹!17岁少女濒临“脑死亡”,捐器官前被救回
2022年,17岁女孩吞药自杀,医生无奈宣布脑死亡,父母痛定思痛决定将女儿的器官
猫猫背九九
2025-04-03 11:47: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