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不是就没有副作用了呢?当然不是,中药也有副作用的。是药三分毒,中药是利用药材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用对了毒药也是良药,比如附子,用错了补药也是毒药,比如人参。
所以,中医养生注重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实在不行需要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药是不是可以长期服用。比如龙胆泻肝丸这个药,肝胆湿热导致的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阴囊湿疹等都可以用,祛邪的力度很猛,是大苦大寒之药,只能用来治病,短期服用。吃久了就会伤正气,伤脾胃,食欲都没了,甚至性欲都没了,阳痿了。
神农本草经将药材分为上品、中品、下品,只有上品的药材才可以久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药的副作用与西药的副作用是两码事,一个是天然的身体可以识别的副作用,一个是会干扰人体自我恢复能力的人工的化学的副作用。
中药就是太苦,这也是一个谎言,想,这可能是受千古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影响吧。
其实中药不仅有苦,还有酸,还有甘,还有辛,还有咸。
酸甜苦辛咸,这五种味道都可以入药,都可以治病。
酸味的药材入肝,有收敛之性,比如乌梅,可以生津止渴可以敛汗,也可以收敛过旺的肝气;甘味的药材入脾,补益作用特别强,能够缓急止痛,能够调和诸药,比如甘草,喉咙痛的时候喝点甘草茶就能够缓解,还有我们经常吃的五谷,补益作用很强,非常养人,所以我们一生离不开甘味的食物。
苦味的药材入心,能够清火,还能燥湿,还能泻下,比如大黄就是泻下通便,苦瓜就可燥湿清火。
辛味的药材入肺,能够发散,能够解表散寒,比如麻黄薄荷生姜等。
咸味的药材入,能够软坚散结,能收能固,比如昆布。
还有一种药材就是啥味道都没有,叫淡味,淡味的药材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比如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九大仙草之一的茯苓。
还有很多人认为中药就是太伤胃,其实不然,中医治病最讲究的就是脾胃原则,脾胃是中心,是重点保护对象,如果中药伤胃那就没得治了。你看张仲景的方子几乎每一个方子都有保护脾胃的药,中药不仅不伤胃还健脾养胃。
如果你认为中药伤胃,只有一个原因,遇到了庸医,给你开出了不宜久服的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