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敲响灾害防控警钟近期,缅甸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145人遇难,4589人受伤

迎蕾说汽车 2025-04-04 10:07:38

缅甸地震敲响灾害防控警钟

近期,缅甸发生的强震已造成3145人遇难,4589人受伤,另有221人失踪。如此惨重的伤亡,不仅是缅甸人民的巨大伤痛,更如一记沉重的警钟,深刻反映出该国在灾害应对与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建筑抗震能力差,成为伤亡主因

缅甸超过七成的建筑采用砖木或竹筋结构,农村自建房大多缺乏抗震设计,即便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未严格执行强制性抗震标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墩指出,缅甸很多地区按照地震烈度6度进行设防,远低于此次地震9到10度的烈度。这就导致在地震发生时,大量建筑不堪一击,瞬间倒塌,致使许多民众被掩埋在废墟之下,极大增加了伤亡数量。缅甸亟需提高建筑抗震标准,出台并严格落实建筑抗震法规,从源头上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

交通与医疗资源匮乏,救援受阻

缅甸交通网络不畅通,严重阻碍了救援队伍和物资的及时抵达。同时,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在此次地震中暴露无遗,缅甸每千人仅0.7名医生,灾区医院电力中断、药品短缺,部分伤员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病情恶化,次生死亡风险大幅上升。未来,缅甸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状况;还要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增加医疗资源储备,建立完善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以应对突发灾害。

地震预警存在短板,跨国合作待加强

此次 缅甸地震 ,我国因震中距最近预警台站约300公里,且境外无地震预警站网,超出当前系统覆盖范围,未能发出警报。即便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已启用针对缅甸地区的地震预警服务,但因缅甸手机分布、网络状况等因素,仍存在预警参数偏差及误报风险。这表明,地震预警的跨国合作至关重要。各国需携手合作,共同构建跨境地震预警网络,共享地震监测数据,提升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缅甸地震带来的惨痛教训,不仅是缅甸需要深刻反思,也是国际社会的一次警示。各国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审视自身在灾害应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加强合作,共同提升全球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守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热点观点热点解读ai兴趣创作计划ai生活指南缅甸地震造成的重大伤亡,反映出哪些灾害应对和基础设施问题?的相关内容,来智搜看看。

0 阅读:0
迎蕾说汽车

迎蕾说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