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资本市场用价格说话。对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资本市场说了什么?
昨晚各国股指、商品、石油等资产都出现了巨幅下跌,美元走势则比较曲折,揭示了更多的信息。各类资产的下跌,表明市场是在交易美国衰退。长债利率的下跌,表明市场并不认为美国将会迎来恶性通胀。大概率认为,关税提升将带来一次性的价格影响,而不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并且认为价格的波动不会影响美联储在5月份降息。石油价格、鸡蛋价格、房屋租赁价格等价格的下滑也将对冲不分关税价格冲击。
美元走势曲折,先跌后涨,市场刚开始交易的是美国衰退,随后意识到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可能陷入衰退,这种情况下美元反而将会是升值的。
那么,美国经济真的会陷入衰退吗?市场没有看到的因素是什么?这样的关税调整对美国跨国公司的未来盈利有负面作用。股价更多的是对这一点的确认。但是,在美国企业界与全球企业界消化完这一新的游戏规则之后,有较大的概率将会促成美国国内投资的增长。投资增长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可能会持续几个季度到几年的时间。即使如此,由此带来的扩张效应及其预期,很有可能足以对冲关税增加带来的短期需求萎缩,从而让美国将要面临的经济减速变得温和。
相反,那些对出口依赖度更高的经济体,如德国、越南、中国、爱尔兰、韩国等,确实将会遭受较为难以平复的冲击。
短期来看,美国政府不会从目前的政策姿态上退步,而是会与各个愿意前来谈判的国家进行磋商。从美国贸易的角度看,全球有五类国家:西方英语国家(Ciena)、欧盟、亚洲5大(Jikvt)、其他国家、中国。在这五类国家中,大概率中国和美国的相互关税将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水平。欧盟将会在技术反击之后,通过谈判降低各自的关税。西方英语国家可能会获得比欧盟更低的关税,而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将有所上升,但比表格上的关税水平低很多。
今日,全球化已死,glocal将生。这个世界会花费5年时间逐渐成型,它对于全球经济面貌的影响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