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首冷门诗,通篇就像大白话,讽刺一如既往的犀利尖锐

桓玠看好的文化 2024-11-25 18:14:38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国家不幸诗家幸,近代以来国家外有列强鲸吞蚕食,内则朝廷腐败乱象四起民不聊生。而彼时的诗坛则颇有些复兴更新的气象,涌现出很多着眼现实忧国忧民的旧体诗家。如晚清龚自珍、魏源、黄遵宪,民国柳亚子、郭沫若、鲁迅、郁达夫,以及开国伟人毛主席等等。

近代众多旧体诗人中尤以鲁迅的诗作最能反映现实,也最贴近人民群众。其诗往往寄语诙谐幽默,于嬉笑怒骂间对黑暗社会施以辛辣的讽刺和抨击。后人评价鲁迅诗“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其流传的名句也很多,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等等。

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首鲁迅的讽刺诗作,此诗虽然冷门,但笔锋泼辣犀利,读来酣畅淋漓:

赠邬其山

近代·鲁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诗题中的“邬其山”是鲁迅的日本好友、上海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由于内山两字在日语中的发音类似“邬其亚麻”,因而鲁迅为其取中文名:邬其山。此诗写于1931年,当时鲁迅寓居上海,每天都要取内山书店与内山先生会晤欢谈。一日,内山先生谈到客居中国二十年间目睹中国军阀轮番登场,得势则极尽盘剥迫害之事,失势变就此销声匿迹,与日本的政客军阀无异。鲁迅听完后也感慨良多,便写下了这首诗相赠。

此诗以内山先生(邬其山)的所见所闻写就,开篇两句“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起笔平叙,总括全诗。后数联便一一描写所见中华之怪现象:“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政客军阀失势时则称病不出却不求医药,无聊闭门读书遮场面。

一句“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揭露出军阀得势后手段之凶残,视百姓为草芥,毫不在意。对反对他们的人,更是极尽迫害,屠刀之下冤魂无数。而当他们被赶下台后,却又一副慈悲模样:“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一句“南无阿弥陀”既表达军阀政客下野后表面皈依佛门,实则是避仇等待东山再起的伎俩;同时也表达出老百姓对他们下台的态度:阿弥陀佛谢天谢地,总算下台了!一语双关,幽默而深刻。

这首《赠邬其山》通篇白话写实,概括极为精炼典型,风格则诙谐幽默,嬉笑怒骂,字里行间都是对军阀政客的辛辣讽刺,丝毫不留面子。恰如后人所评“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短短四联的小诗,仿佛一篇《官场现形记》小说, 真可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