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努力下,中东地区终于传出了好消息:哈马斯与以色列就加沙停火达成协议,历时15个月巴以冲突似乎要迎来终结之日。然而,和平的到来似乎并不如表面那么简单,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停火协议达成,谁是最大功臣?
据环球时报报道,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发表声明,以色列和哈马斯就加沙地带的停火及被扣押人员交换问题达成协议。这份协议定于1月19日生效,内容中规定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换取以色列释放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员。消息一出,国际社会顿时松了一口气。
据悉,停火协议将分阶段实施,包括停止交火,交换人质,以色列军队逐步从加沙撤出,流离失所的居民也有望重返家园,此外还有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增加。从这些内容来看,加沙地带有望迎来和平曙光。
美国总统拜登立即对这一协议表示赞许。他强调,该协议正是自己去年5月曾详细阐述过的方案核心所在,获得了全球多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也给予了高度认可。
不过,美国内部有一部分人认为,协议达成有特朗普的功劳,称若非其施压,协议根本无法在预期前签署。这种背景下,记者公开提问拜登和特朗普谁应居功更高?拜登只说了一句话“你是在开玩笑吗?”然后就离开了现场。
到底是谁在促成巴以停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无从得知,但毋庸置疑,美国始终在幕后操控着地区局势。对以色列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使其在与中东多个武装力量的较量中保持优势地位。
相比于拜登政府高调宣称在加沙停火中做出的努力,中方表现的冷静而又克制。自从巴以冲突爆发,中方就从中斡旋。2023年11月,中方发布了《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包括全面停火、切实保护平民、促进人道主义救援等在内的解决冲突的建议。
更有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阿盟的访问期间,与秘书长盖特围绕巴以问题达成的8条共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从未在巴以问题上缺席,持续为推动地区和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停火后的加沙,挑战才刚开始
尽管这次停火协议的达成让人欣慰,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战斗虽然停息,但巴以之间的仇恨、愤怒和误解不会瞬间消失。
对于哈马斯而言,如今的糟糕局面或许有望改善。哈马斯的政治核心并不在加沙,这给他们保留了必要的生存火种。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两国方案”的国际认同度逐渐提高,这为哈马斯的政治生存提供了机会。
反观以色列,尤其是内塔尼亚胡,即将迎来一系列麻烦。
联合国已经明确表示,停火是好事,然而,以色列所造成的人道灾难不可能不被追究,同时还有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等人发出的通缉令。接下来,以色列还将面临来自伊朗的挑战。伊朗与俄罗斯的新条约即将达成,其核基地信息的公布也对美以形成了巨大的威慑。美国阻止内塔尼亚胡轻举妄动,这表明美国高层心中也并不安稳。
总的来说,哈马斯与以色列就加沙停火达成协议,对于持久和平而言无疑是一大步,却不是终点。它昭示着新的转机,但同时也提醒我们,中东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考验。从国际力量的角力到当地人民的重建生活,巴以关系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巴以达成了停火协议,但不意味着一切矛盾消弭于无形,新的博弈或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