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识读才是好书法?书法根基动不得,阿谀献媚不可为

七陆工作体育说 2024-07-19 18:38:42

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承了千年,也是世界上传承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艺术之一,时至今日,仍然长盛不衰,书法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在于他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书法与文化密不可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我们从各种传世书迹中探索文化、感受艺术,即便是最原始、淳朴的书迹,也能够给人艺术上的启迪和文化的营养。

书法是文化艺术,文化在书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没有文化的支撑,书法也许早就变了模样。

所以在欣赏书法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先品读文化,其次才是欣赏艺术,也就是先阅读文字内容,然后再品评字的好坏。

阅读文字内容成为欣赏书法的第一道关,阅读困难的书法很难激起人们欣赏艺术的兴趣,在古代字写得不好,再好的文章也没人爱看。

如今,人们的日常阅读不再依赖手写文字,书法的实用性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向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书法的未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成为纯艺术的书法摆脱了传统束缚,可以更多的与其他艺术进行融合,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貌,其中不乏一些激进的创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书法的认知。

以至于出现了乱书和射书这种完全不能识读的作品,尽管很多民众对这些作品充满了排斥情绪,但是很多书法家却给予了高度赞誉。

更有书法家提出谁都不能识读的书法作品达到了世界艺术审美的通感,是世界性的书法艺术,是十分伟大的。

还有专家提出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写完之后别人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并说文字是让人读的,书法不是让人读的,是让人欣赏的。

这种言论其实就是在割裂书法与文化的关系,甩掉了文化这个包袱,专注于技巧的训练和艺术的构思,书法的创作将会更加自由和轻松。

然而摆脱了文化的书法并不会更加轻松,而是失去了根基,让书法开始向不确定的方向肆意发展,最终失控,成为不伦不类的艺术。

书法是以文字为唯一载体的艺术创作,这种单一性就导致书法的竞争力脆弱,在与其他艺术竞争时,非常容易被其他艺术吞噬,失去独立性。

乱书、射书已经显露出这样的苗头,人们可以认可这类作品是绘画、是行为艺术、是抽象艺术,但是就是难以接受它们是书法。

而这类作品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基础,也在它迎合了绘画或者其他艺术的审美标准,但是这是通过牺牲书法的文化本质来实现的,这就是典型的舍本求末。

如此取舍,必然将书法推向其他艺术,书法将不再是书法,而是其他艺术的分支,书法也就面临着消亡的命运。

当今书坛很多人崇尚创新和颠覆传统,这对于一门艺术来说是长远发展的必需,但是这种创新和颠覆不应该动摇根基,对于书法而言就是不能够割裂与文化的关系。

当今中国书坛还是应该倡导注重文化修养,不要尝试投机取巧,阿谀献媚,被阉割掉文化的书法即便走向了世界,也很难成为强文化,更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