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欢看谍战剧的朋友都知道:我方地下人员一旦被敌人识破真实身份,往往会遭遇性命难保的危机。在真实历史上,很多地下人员也都是身份暴露以后牺牲的。而淮海战役期间,老蒋的次子蒋纬国发现了我方地下人员郭汝瑰的身份,但是郭汝瑰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并成功归队。那么,这其中缘故何在?
1、蒋纬国与情报工作事情发生在1948年11月,当时淮海战役处于关键阶段。当然,从后世的视角来看,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般认为淮海战役之后,蒋军主力,或者说精锐也就被消灭了。之后我军越过长江进行全国范围的解放,也只是时间问题。在世界军事史上,淮海战役也被视为经典战役。
当然,淮海战役期间,我方和蝈民党的情报斗争也很激烈。所以在1948年去月,徐州的蝈民党情报人员抓捕了我方的一名情报员,还在他的一根扁担里,发现了蒋军在徐州的兵力布防图。
同时,根据线索,当时在国防厅做官的郭汝瑰嫌疑很大。所以负责督办这个案件的蒋纬国急忙向南京方面汇报此事。
其实客观来说,蒋纬国搞情报相对业余,而且用的都是土办法。但客观来说,他的土办法多少也是有一些效率的。
其实本来蒋纬国是蒋军的装甲兵长官,身为军事长官的他,本来没有情报业务,但问题是,当时蝈民党的情报部门局势出现了失控。
众所周知,蝈民党有两套情报系统:既军统和中统。但是到了抗战后期,老蒋发现军统和中统的做大,对自己的权力安全构成了威胁:军统利用抗战做大,还掌握了直属武装,俨然成了蝈民党的第二个ZY,而中统的背后是CC系,CC系掌握蝈民党的人事任命。因此老蒋认为,如果任由这两套机构继续发展下去,自己迟早会成为光杆司令。碰巧全面抗战爆发以后,老蒋的长子蒋经国被斯大林释放。所以到了抗战后期,老蒋开始给蒋经国安排工作,负责打压军统和中统的权力。
戴笠苦心经营军统,哪里会坐视蒋经国来瓦解自己的势力?所以戴笠开始拉拢蒋纬国,希望利用蒋纬国来对抗蒋经国。不曾想到了1946年3月,戴笠就因为事故而丧生。军统的当家人也换成了毛人凤。
2、蒋纬国怀疑郭汝瑰蒋纬国不是专业的特工,所以蒋纬国的情报工作,大多是自己琢磨。他觉得所谓的情报,就得不断拓展人脉。蒋纬国认为江湖人士路子野。所以蒋纬国就以老蒋次子、二太子的身份,广泛结交江湖朋友,并借此搜集情报信息。
当然,当时很多江湖人士对于蒋家二公子的拉拢当然也受宠若惊。甚至不少帮会头目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攀附蒋家二公子这颗大树,那可真是前途无量。而这些江湖人士也经常给蒋纬国提供一些真伪难辨的情报。当然多数情报其实没啥用,但也有歪打正着的时候。
蒋纬国发现郭汝瑰有问题,也属于歪打正着。
蒋纬国研究郭汝瑰的履历,发现郭汝瑰有个特点:那就是十年内战期间,本来郭汝瑰可以到一线部队去指挥军队进攻苏区,但是郭汝瑰偏偏选择规避。此外,郭汝瑰的私生活很好,很正派。这在腐败为主旋律的蒋氏民国的官场上,更加罕见。所以蒋纬国怀疑:这郭汝瑰,该不会是红方派来嗯嗯情报人员吧?
而且郭汝瑰还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甚至吃饭的时候都很节俭,怎么看都不像蝈民党高官的形象。
所以蒋纬国开始怀疑郭汝瑰。
其实蒋纬国认为的这些,倒也未必就能证明郭汝瑰是我方的人。但实际上,郭汝瑰还偏偏就是。所以蒋纬国对他的怀疑也算歪倒正着,并对郭汝瑰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3、蒋纬国控告郭汝瑰蒋纬国在徐州的情报网络,总结出了不少我方的一些暗语和暗号。蒋纬国于是想出了一个毒计:那就是指派自己手底下的特务,也使用这套暗语,并不断干扰我方地下人员的工作。果然这天,蒋纬国麾下的特务A遇到了我方的情报人员C。C也因为A掌握我方的一些暗号,误以为A的确是我方的情报人员。
这天,A假装和C聊家常,并从C嘴里套出了消息,那就是C的扁担是空的,里面藏着徐州蒋军的军事机密。通过打探,A确定了扁担里藏着的是徐州的兵力布防图。于是A找借口把C骗到了包围圈,然后指派同伙逮捕了C。
C被捕以后经不起拷打,供述了给他情报的人,当然C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是根据羊毛描述,蒋纬国初步认为应该是郭汝瑰的参谋。于是蒋纬国打算带着C去指认郭汝瑰的参谋,并就此揪出郭汝瑰。不曾想在押送过程里,C预先服下身上藏好的毒药,自杀身亡了。这导致重要的人证没了。
但即便如此,蒋纬国还是得上报此事。最终蒋纬国把事情上报给了参谋总部,由当时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受理此事。
但之后,蒋纬国始终没等来下文,他的控告也处于石沉大海状态。
而这背后,原因很复杂。
4、顾祝同的考虑其实从情报传播途径来看,这份情报应该并不是郭汝瑰传递出来的。因为根据后世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郭汝瑰的情报传递,有专门的的通道——既通过自己信任的人,转给上海的地下机构,而后由上海的地下机构,通过电台传递给延安。所以即便是郭汝瑰想传播兵力布防图,也不会经过徐州的交通员。
因此关于C的身份,后世分析可能是华东局旗下的情报人员。并且,郭汝瑰的情报线路和华东局之间并无交集,这一点了解我方情报史的人都知道。
其实顾祝同之所以没有向老蒋上报此事,也是有自己的顾虑。
因为在这之前,蒋军名将杜聿明就怀疑郭汝瑰有问题。因为郭汝瑰提供的作战方案,往往是毒计中藏:看似没问题,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足以坑死大量的蒋军。
比如淮海战役初期,按照原本的蒋军作战计划,是守住蚌埠,并以两淮地区作为大战场。和粟裕将军的华东野战军做消耗。但是郭汝瑰却建议老蒋死守徐州——既以徐州为决战地,在徐州歼灭华东野战军。
从理论来看,郭汝瑰的建议没问题。当时蒋军的很多兵团都在徐州沿线,而且邱清泉、黄百韬这些精锐也都在徐州附近。并且徐州地理位置属于要害地区。在这里和华东野战军决战没问题。但是杜聿明却觉得这个战术,等于锁定了蒋军的优势兵力,容易给蒋军造成被动。杜聿明反复研判,认为出这个主意的是郭汝瑰,并认为郭汝瑰包藏祸心。
为此杜聿明也向顾祝同提出过自己的猜想。但是毫无疑问,顾祝同的战略眼光不如杜聿明,也看不出问题所在。更何况,郭汝瑰在蝈民党内部也有一定的山头派系。如果没有实锤证据就声称郭汝瑰有问题,很可能被理解成是要搞派系斗争。顾祝同没必要给自己惹这个麻烦。
所以蒋纬国的上报,让顾祝同觉得无聊:如此捕风捉影的情报,他可不敢上报给老蒋。
此外,顾祝同还有一个顾虑。
因为戴笠死后,虽然毛人凤当了军统掌门,但是老蒋更倾向让蒋经国接收蝈民党的情报系统(事实上老蒋败退到台湾以后,蒋经国确实整合了军统、中统这些单位,并将台湾的情报机构,实现了现代化转型),顾祝同如果介入将蒋纬国拿到的情报上报,很可能引起蒋经国的误会,认为顾祝同要帮助蒋纬国夺权。所以这个大麻烦,顾祝同更不愿意沾染。
所以,就这样,关于尽管蒋纬国上报了自己怀疑郭汝瑰是我方情报人员的情报,但最终依旧石沉大海。
5、郭汝瑰归队随着淮海战役结束。郭汝瑰也知道自己继续留在南京高层必然会引起猜忌:毕竟老蒋采用自己的战略构思导致精锐损耗。所以自己容易被老蒋报复。于是郭汝瑰跟上级请示能否归队。而上级建议他可以申请下派当军长,然后率部起义,最大化为解放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郭汝瑰开始为当军长奔走,最终被顾祝同安排担任蝈军72军军长。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四川宜宾率领72军起义,顺利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