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看崇祯十年刻印的《汤阴县志》时,在修志姓名一页,赫然发现其中名为董三槐的编辑人员,他的头衔为“超贡”,参考本版汤阴县志序文二的内容可知董三槐先生,在文中被县令沙蕴金尊称为明经君。
“明经”是明清时代对贡生的雅称,所以超贡肯定是属于贡生系列。但是你搜百度或者谷歌,是找不到超贡一词的解释。于是我来了兴趣,查阅了诸多资料。下面把探究过程与大家分享,欢迎对明清科举制度感兴趣的朋友,点赞评论,指正赐教。
崇祯十年版《汤阴县志》修志人姓名
历代府县志书对董三槐先生身份的记录崇祯十年版《汤阴县志》的记录,如下图:
“国朝(明)中式超贡”,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中式,董三槐,居坤之侄。”
清乾隆三年《汤阴县志》的记录,如下图:
拔贡:明崇祯乙亥(公元1635年),董三槐。
清乾隆52年《彰德府志》的记载,如下图:
董三槐,以上 恩选、拔贡。
由于府志包含的内容更多,所以是把恩选和拔贡放到了一个类目里面。从府志的记录可知,董三槐的身份是拔贡生或恩选拔贡生。
从以上三例在府县志书中关于董三槐先生的身份的记述里可知,他的身份明代称超贡,清代则称作拔贡。
为什么说贡生是科举中的特殊群体?就明清时代的科举之中的名词而言,状元比秀才的级别高,这是人人所熟知的。可是贡生比举人如何,知道的就比较少了。例如廪生比秀才高级,他可以做秀才参加考试的保人,但是如果是参加乡试,则廪生和普通秀才的手续没有任何区别。而贡生再考中才是举人,贡生考举人的手续和秀才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是拔贡生遇到大挑一等,则比有的进士还要好,可以直接做知县。中了举人都不算入仕,中了进士才算进入仕途,所以这也是贡生的特殊之处,也是为什么要研究董三槐先生身份的意义。终明一朝277年,整个汤阴县也只有董三槐一名超贡生,或称呼为拔贡生。
下面我们就说说贡生的来历和分类。
贡生的历史状况贡生的贡字来源很远,《礼记·射仪》中说,“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诸侯每三年需要向天子贡献一名人才。经史中的相关记载很多,大致都是由民间选择了人才贡献于官员或是由官员贡献于皇帝,与科举的性质一样,但是手续不同。
按照《明史·选举制》的记载,弘治朝中期,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在常贡之外,令提学行选贡之法,不分廪膳、增、广生员,统一参加考试,务求学行兼优、年富力强,历次考试成绩优秀者充入国学,成为贡生,这是明代选拔贡生的开始。
国子监祭酒,官名。隋始置,为国子监的长官,掌儒学训导之政,明代为从四品官员。
清代选取贡生的方法也是由明代嬗变而来,由各府州县学的生员中学行最优者贡诸京师,升入太学。其来源以廪生为主,而廪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四十岁以上,在当时四五十岁的人,大部分已气血不足,身体稍衰。
贡生的分类及历史演变贡生分为恩拔副岁优,即是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名称虽然不同,但身份都是贡生,区别在于选拔的方式不同。
贡生又称“明经”,这种称呼起源于汉代,汉初以明经、射策取士,以明经为博士。元和二年,郡国人口达到十万,可有五个明经的名额;不满十万,有三个名额。
明经:明於經術。《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以明經為博士,公卿薦當論議通明,給事中。」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至明清时期明经演变为对贡生的尊称。
射策:古代科舉考試時,士子針對皇帝策問,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於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唐朝初期,地方上选拔人才的科目有六种,分别叫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这六科地位都是平等的,每年固定举行选拔考试。但到了永徽二年,秀才这一科就被取消了,只剩下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兴盛,后来进士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明经就相对没那么受重视了。
宋朝初期沿用了唐朝的制度,但在祥符三年又增设了经明行修科,考试方式跟发解试差不多,不过没多久也取消了。到了元祐二年,又恢复了这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内容和进士差不多,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就空缺。另外,宋朝还有恩科,就是那些多次参加乡试都没考中进士或其他科目的考生,朝廷会特别恩赐他们本科的出身,这叫做恩科,也叫特奏。
明朝洪武十六年,规定全国各府、州、县的学校每年都要推荐一名优秀的学生到朝廷,这就是岁贡生员。后来,岁贡的名额不固定了,除了岁贡外,还有恩贡,就是在遇到大恩典的时候,从享受国家补助的廪膳生和增广生中选拔文行兼优、年富力强的学生送到朝廷。恩贡的名额也是根据情况而定的,进入国子监的待遇和岁贡一样。
发展至清朝时已没有明经这一科了,但是仍然使用这个名词,但并不是官方正式的称呼,只是恭维贡生的一种称呼而已。《大清会典》规定,恩贡、拔贡、副贡、岁贡这些贡生都可以被提拔任用,他们的起送名额和明朝的制度差不多。康熙二年的时候停了一段时间,八年又恢复了。到了二十六年,免除了他们的廷试。
这时的贡生与汉朝的明经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了,汉代明经与进士并称,而清朝时贡生则与进士已经差了两个等级了,身份地位相去甚远。
贡生的身份国子监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所以也叫国学。选拔府州县学中的优秀生员升入国学,相当于地方把人才贡献给国家,所以叫做贡生。因为这些人已经出了府州县学的管辖范围,所以俗称出贡。
贡生在科举序列中的特殊性,若按出身讲,贡生是由秀才考取的,但是必定是在秀才期间多次考试优等才有机会被选拔。按说贡生比秀才应该高级多了,但是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时,贡生和秀才的考试方式、内容与普通秀才一模一样,贡生考中了乡试是举人,秀才考中了也是举人。这样看来又比秀才一点儿也不高级。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僧术》中的评语就说过:“明经不第(贡生考举人不中),一文不值。”
可是从另外一方面讲,贡生不但比秀才高级,而且也可以说比举人还高级,贡生虽然没有中试举人,也不能参加会试,成不了进士,但是贡生遇到大挑之年,得了一等,也可以做知县,这和中了进士的待遇是一样的,甚至比末等进士还要高很多。贡生为什么能够有这种便宜呢,实在是因为他国学生的身份,毕竟是由地方贡举到国学的人才,待遇还是比廪生好太多。
清代贡生的出路
因为贡生是国学生的资格,有时候可以和举人比拼。除了不能参加会试,举人可以做的,贡生也有机会做。
例如:八旗官学的教习,咸安宫国学教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附属同文馆教习。做满二年,由直管上司推荐可以得官,而且机会很大。本来这种教习一般是由举人才能考取的,发展到后期,贡生也可以考取。
大挑
所谓大挑,对贡生而言不是常例,偶尔为之。大挑的惯例来自于举人才有的机会,顺治间,贡生考取通判,终身都无实授之希望。乾隆间用作知县之举人,有迟至三十年始得实官者。因其时全国各省每科乡试中额举人,共有一千二百余人,十年之内总计有五千多名,而能铨选得官者不过十分之一。为了使更多的举人得官,才于乾隆十七年(1752)定举人大挑之制。大挑每六年一举行,由参加过三次乡试以上的举人参加,钦派王公大臣主持其事,十取其五。其中一等用为知县,二等用为学正、教谕。用为知县者,可借补府经历、直隶州州同、州判、县丞、盐库大使等;用为学正、教谕者得借补训导。
这种大挑,贡生可以偶尔参加,得了一等、二等,待遇和举人没有差别。清代政府的许多临时工作,比如每年由江浙运送官米到北京,由通州码头到官府粮库期间需要倒四五次船,都必须由人工搬运,极容易出现纰漏,所以需要有人监督,而这类差事政府规定必须由举人或者贡生才能担任,这也是为了给举人、贡生多谋一些就业机会,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
贡生在社会中的地位
贡生一般年龄都比较大,与举人大不相同,二十几岁的举人大有人在,最小的甚至不满二十岁。贡生的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所以被俗称为老贡生,在社会中受人尊敬,说话有分量,往往为人排忧解难。在县城官场对贡生更是客气,如有事给县令大人写信是不用禀帖的,這是比廩生高一头的地方。
贡生可以担任地方书院的山长(校长),一般而言,大地方的书院都是请举人作校长,但是小地方请不起举人,或者学生人数少,则也可以请一位贡生作校长。因为考书院的人一般都是秀才或者童生,偶尔也有廪生,但是数量不多,贡生总比这些人的程度高,而且年龄在那里摆着。
贡生在乡间任教,工资要比廪生高,清末大概是每年大洋40元。贡生死后的神主牌,可以写岁贡某公讳某名,或者写恩贡、拔贡等科名。但是绝对不能写明经某人,因为“明经”二字是他人的恭维之辞,自己写自己是明经就成笑话了。
岁贡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贡士之法,《汉书·食货志》记载:“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太学,命曰造士。”以后历朝历代皆有类似的情况。明清的制度,府州县学中,食饩久者,每年或数年选拔一二人,贡诸京师,入国子监肄业,这种便名曰岁贡。
明清的贡生是沿用了古代的名词,但是情况则大不相同。在古代凡诸侯贡献于天子的人材,朝廷是真正要用他做事的。而明清时代,贡生成为了给秀才廪生增加的一种荣誉,选择时不再考试,只是把廪生中年高有德且学问优秀者,挑选一二便妥。
当了贡生,也不一定就真的去过国子监授业学习。比如清代,在直隶河北省的贡生离京城较近,或许还有人到过国子监,然而也不是完整的待满期限。至于较远的省份,可以说一个到过国子监的也没有,算是给秀才找的另外一条出路。按说秀才想要入仕,非要中了进士不可,但是难度非常大,这也算是国家的一种善政。
岁贡和其他类型的贡生的主要区别就是年龄比较大,大多人已无心进取,能成为一个岁贡生,不用再参加每两年一次的秀才年审,也就很满意了。不然就是七八十岁的秀才两次无故不参加年审,也会被褫夺秀才身份。
各类贡生肄业期限的规定:
明朝
在明朝时期,国子监的肄业年限并未有统一的规定。由于明朝时期国子监经费充足,学生在监时间超过十年的情况并不罕见。
清朝
清朝时期国子监的肄业年限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调整:
初期情况:国子监的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但具体年限因生员资格和类别而有所不同。例如,恩贡的肄业期限为六个月,岁贡为八个月,副贡廪膳为六个月,增、附生为八个月,拔贡廪膳为十四个月,等等。此外,还有例贡、增、附等类别的生员,他们的肄业期限也各不相同。
统一学制:自雍正五年(1727年)起,清朝对国子监的肄业年限进行了统一规定,即各类监生肄业时间大致以三年为期。然而,这一规定也并非绝对,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生员因告假、丁忧、考劣、记过等原因被扣除天数,那么他们的肄业期限可能会相应延长。
特殊情况:尽管有统一的学制规定,但清朝国子监仍然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贡生满十四个月、监生满二十个月后,如有愿就儒学的教官及州、县的佐贰者,可以准由监移送吏部进行分班考选。此外,在监修业满三年后经考试取中前列的生员,可以即时保荐录用;次等的则造册送吏部候补。如果生员未修满一年而又愿就教官的,遇到乡试之年也可以随同举人在顺天府应乡试。
恩贡恩贡等同于岁贡生,只不过是遇到皇上加恩典时候得的,所以叫做恩贡,岁贡是由定期的,恩贡则是国家有大庆典时才有,比如新皇登基,皇上万寿、大婚、胜利凯旋等大庆典之年才有,每遇此时,朝廷会颁布诏书,命各地府州县学选拔人才,贡献于国学,因为是加恩所得,所以便叫做恩贡,是在常贡之外特别增加了一次选拔机会。
遇大庆典,还会伴随着特开恩科考举人等其他选拔机会,所有的官员也可以请求朝廷封赠自己的父母同样的名誉官职,一二品大员更是可以封赠到曾祖父母辈。对于现代人可能觉得不算什么,但对于多年中不了举人的秀才而言,这可是皇恩浩荡。全国二千多个州县,一下就多出来四五千个贡生,有多少人为之高兴。
副贡副贡起源于明朝,明朝不论乡试、会试,会在正取之外,另外选择文章优秀者若干名,谓之副榜。永乐四年三月,皇帝把参加会试不中,而获得副榜的举人,又亲自考试了一次,有三人被选入翰林,其他的人全部授予地方学官职务。
明神宗万历五年,命凡士子文字合格者,除正榜外,其他人全部充入副榜,不限名额。此后副榜成为定例。
清朝的规定,只有乡试有副榜,中了的举人的是正榜,正榜名额已满,再有考试成绩优秀者,则多取若干人入国子监肄业,叫做升入太学,因为姓名不在正榜之内,故曰:“副榜”。也叫做副榜贡生,再简称为副贡。平常称呼为副榜某人,不提贡生二字。区别在于,举人可以参加会试,副榜贡生则不能。副榜贡生若是想成为进士,还是必须再次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叫做弄璋,副榜贡生被称为弄瓦。古代人把生了男孩叫做弄璋,而生了女儿叫做弄瓦,得了副榜,就好像是生了女儿,虽是添人,由于女儿还要嫁人也等没有。
优贡优贡,是清朝才有的,按照清朝的制度,除了每年选出岁贡以外,每三年还要再选一次优贡。选择办法是由各州县教官,选举在校生员中品行文章都优秀者,送给省学政大人统一考试,考中后再保送京师参加朝考,考得一等者,可做知县,二等可做教谕,三等可做训导,人数要求相当严格,每省也只有各位数,大省都不超过六人,这种便被称为优贡。
按说优贡地位是很高的,但是现实中对此并不是特别重视。盖因此中有灰色地带,可以作弊。乡间百姓敬重的还是岁贡,因为岁贡必须在年龄大的秀才中选择,必须是廪生才行。优贡则不然,所有生员都有资格参与选拔,所以有很多年轻的优贡,但却没有年轻的岁贡。优贡一般是由家中富裕或有势力的生员充任,可以通过运作得来,所以大家对优贡并不十分认可。
拔贡明代情况
拔贡是清朝的叫法,在明朝时称为选贡,亦名超贡。选贡制度自洪武十八年开始在云南等边远地区开始实行,后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在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日益增长以及贡举制度中选贡与岁贡之争等原因,选贡制度经历了一定的波折和变化。从明初官生、民生一体选贡到后来不分廪膳、增广生员一起选拔,受众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选贡的选拔也更加注重生员的学识和品行等方面的考核。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为了补救岁贡生中多年老衰朽之士的弊病,于岁贡之外,特对府、州、县学的生员,不分廪膳、增广生员资序,通行精加考选,选拔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者贡入国子监肄业,称为“选贡”。通过“选贡”入国子监者称为“选贡生”,亦简称“选贡”。
初定“选贡”每三、五年举行一次,全国范围每次约取五、六百人。选拔过程注重生员的学识、品行以及考试成绩。选拔出的选贡生员普遍具有真才实学,是地方学校的佼佼者。
选贡生员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并考取更高的功名。然而,由于科举考试的竞争激烈,多数选贡生员可能选择担任地方学校的教官或从事其他文化事业。此外,也有部分选贡生员选择教书育人或著书立说,为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清代情况
拔贡是清政府沿袭明代选举贡生的制度,清制,由各省学臣于通省生员内进行考试,在考取一、二等之生员内遴选文行兼优者拔入太学,送国子监,称之拔贡。
清兵入关后,清廷因急需人才,于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廷试贡生。时顺天府特贡六人,各府学贡二人,州、县学各一人。次年三月,清廷正式举行贡生廷试,并形成制度。初定十二年举办一次,以一省计,则大省六人,中省四人,小省二人。
康熙十一年(1672年)始选拔八旗生员。后因各省选贡多有冒滥,遂停选送。雍正元年(1723年),复从礼部尚书陈元龙之请,令学臣照例选拔送监。雍正五年(1727年)乃定,每六年选拔一次,选拔时不拘一、二等生员,凡考试时务、策论果有识见才干者,平日品行优秀,亦许选拔。乾隆七年(1742年)改定为每十二年拔选一次,遂为永制。
各省的拔贡在京城报到聚齐以后,礼部会向皇帝奏请朝考,列为一、二等者,在保和殿复试,再考取一、二等者,可以做七品京官,或者分发各县做知县,二等者可做教官。文理荒谬者则会被褫夺拔贡身份,负责保举的官员也会被问责,文章一般者退回原学校,继续做秀才。
从前把拔贡中廷试叫做平地一声雷,因为一个平常的秀才,没有经过乡试、会试,不过一两个月的光景就当了县令,也真是有迅雷之势。所以拔贡在各种贡生之中是最出风头的。一则因为十二年才一选,二则因为人数非常少。拔贡廷试之后,优秀的人去做官了,末等的又回去做秀才了,只有中等的才能留下拔贡的头衔。因为人数稀少所以在乡间对拔贡生都很崇拜。平常说贡生都是指岁贡,其他恩贡、副贡、优贡乡间民人对这三个名词的概念很模糊,唯独拔贡这一种,大家都直呼会拔贡,没有只喊贡生的。
总结总之,拔贡的地位高于一般生员、岁贡,介于生员到举人之间。拔贡作为贡生,无论籍贯,皆可参加顺天府乡试。现代研究者以上海县的拔贡为例,指拔贡出身的官员多为中下级官僚,处于高级文官和吏役之间。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后,还保留了优贡两科和拔贡一科的选拔。优贡的名额增加了四倍,拔贡增加了一倍,岁贡也按正常名额加倍。同时还举行了杂职考试,以拓宽士子的出路。
再回到开始,参考明清的选拔贡生制度可知,董三槐先生作为有明一朝彰德府汤阴县唯一的一名超贡生,其朝考成绩大概位列三等,府县志书中没有他出仕的记录,董三槐的叔叔同样是县学贡生。
董三槐培养了一名优秀的儿子,他的儿子董襄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李自成围开封,壬午科河南乡试未能举行。次年补行,中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明亡仕清,顺治四年(1647年)会试中试,顺治六年(1649年)补殿试,登己丑科进士。顺治十三年(1656年)官江西彭泽县知县。
董氏成为汤阴任固镇书香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