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代表团发声,为苏炜德等运动员撑腰,这是中国体育的一大步

渔夫姜太公 2024-08-09 11:34:45

巴黎奥运会进行到今天,可以说,既有惊喜又有意外。

比如说,创造中国网球历史,夺得奥运女网冠军的郑钦文。以及临时组队,却意外摘银的网球混双组合张之臻和王欣瑜。

比如说,夺得奥运首金的射击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项目的盛李豪、黄雨婷。

再比如人气爆棚的00后小伙潘展乐,他也成为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后,第一位获得男子百米自由泳奥运金牌的亚洲选手。

而由潘展乐领衔的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更是打破了美国长达40年对该项目的垄断;

还有劳模张雨霏,收获一银五铜六枚奖牌。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有惊喜就会有意外。

看到网上有一个帖子:奥运比赛进行到现在,有哪些让大家意难平的瞬间?

我想,有人会说,乒乓球单打比赛,王楚钦爆冷输给瑞典选手莫雷加德,遗憾止步32强。

有人会说,游泳比赛里,张雨霏一人拿下一银五铜,唯独少了一枚最有分量的金牌。

有人会说,女排姑娘拼尽全力,却依然2:3不敌土耳其,以八强的战绩结束了本届奥运之旅。

有人会说,女篮排名第九无缘八强,小组赛出局,也创下继里约奥运会以来的历史第二差。

有人会说,中国击剑以0奖牌入账的成绩结束了本届奥运会的征程,创下了近24年来的最差战绩。

当然,我想最让国人意难平的瞬间,恐怕就要算是体操男团以微小的劣势与金牌失之交臂。

赛后退场时,28岁老将肖若腾,紧闭嘴唇强忍着泪水,回头不甘的望向赛场的一幕,让无数国人的心都碎了。

东京失利,憋着一股气想在巴黎证明自己,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因为这次丢金,两次掉杠的苏炜德被当做“罪魁祸首”,受到无数网友的指责。

有人说他“没肌肉,技术菜”,有人说他“走后门”才进了国家队。

或许也是受到网络的影响,在接下来的单杠个人赛中,苏炜德落地再次失误,只拿到了第五名。

说实话,在群情激奋的那几天里,谁想替苏炜德说两句好话,都要战战兢兢。

在很多人看来,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些运动员就是失败者。

他们的理由是,举全国之力去培养,拿冠军不就是他们应该完成的“工作”吗,做不好,挨批都应该立正。

难道说,金牌真的就代表了一切吗?

这时候,官方的表态尤为重要。

8月6日,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发文,称对于个别运动员出现失误或未能发挥出应有水平给予充分理解。

代表团副团长周进强呼吁,对在奥运会比赛中出现失误或未能达到预期成绩的运动员,给予善意的理解和包容。

中国奥委会关键时刻的发声,对这些“失败”运动员来说意义重大。

可以说,这是中国体育向前的一大步。

要知道,自从中国重新进入奥运大家庭以来,金牌都是被放在首位的追求目标。

夺冠,不仅是国家荣耀的体现,对于运动员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赛场上有一句很残酷的话,“人们永远只会记得第一名”。

拿下金牌的运动员,意味着“名利双收”,即便退役未来都有保障。

可是全国注册的运动员数量那么多,冠军又有几个?

对于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默默无闻”才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与时代有关,与国家的体育战略有关。

曾经,我们需要用一块块金牌,来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证明中国人在国际赛场上从不惧怕任何的挑战。

体育,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体育,从俄罗斯运动员在巴黎“享受”的待遇就能看得出来。

不举全国之力,我们的体育事业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水平,这个战略是没有问题的。

优势项目越多,中国运动员在海外影响力越大,中国体育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就好像有郭晶晶担任跳水项目的裁判长,西方国家才不能光明正大的欺负中国的跳水运动员。

也正因为中国乒乓球的强势,刘诗雯才能顺利当选国际乒联运动委员会主席,刘国梁成为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也是实至名归。

这些事实都证明了一个问题,体育不仅是运动比赛,更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战略大事。

美国“偷走”罗马尼亚运动员的奖牌,还不足以说明这个现实吗。

而这个时候,我们又去谈对“失败”运动员的包容,还有没有意义?

比起众所周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更喜欢俾斯麦说的这一句话: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我想,有哪一个冠军的路,不是经历过失败之后,才让自己愈加的强大呢。

输给前辈、同辈甚至后辈,这在比赛场上,从来都不是稀奇恶事情。

坐拥24座大满贯,五次征战奥运会,最终以37岁“高龄”圆梦,德约科维奇在巴黎完成了他的职业生涯金满贯。

四年一次奥运,德约科维奇从青年打到中年,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开始,最终成就了巴黎奥运的辉煌。

网球巨星德约科维奇的经历,完美诠释了俾斯麦的这句名言。

不可否认的是,外界对运动员的评价,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

以前互联网还不发达,自媒体的空间并不大,信息传播速度也不快。

运动员成绩不好,所影响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可现在,几乎做到了信息传播的“0延迟”,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让运动员面临的压力倍增。

这时候考验的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等等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然而,运动员也是活生生的人,看到不好的评论也会有生气、难过、郁闷的情绪。

这时候,外界的舆论引导就显的分量十足。

就像中国奥委会发文里提到的那样,能站到奥运赛场上的都是世界顶级选手,竞争必然会异常激烈,失误率会增加,胜负输赢都很正常。

给予这些运动员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才能够坚定信念,重新出发,才有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想想北京奥运会上,110米栏比赛中,刘翔的悲情一幕。

曾经创造出如此傲人成绩的中国飞人刘翔,就因为伤病退赛,被骂成了国家的“罪人”,何其不公。

再看看今年的巴黎,刘翔创造12秒91的奥运纪录依然“霸榜”,如今的网友,似乎已经后悔了当初对刘翔的抨击。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些年持续的网络暴力,刘翔的职业生涯会不会走的更远一些?

前车之鉴,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有人担心,对失利运动员的“过度”宽容,是否意味着,夺取金牌就没有了以前的风光?

不是这样的,输赢是运动场上不可分割的整体。

苏炜德的失误,女篮小组赛出局,女排止步八强,击剑颗粒无收,这种种的“意难平”,都是体育运动的一部分。

享受一些运动员带来的惊喜,也能接受另一些运动员的不完美,这才是观众与运动员了彼此成就。

能在重重选拔中被挑选出来走上赛场,他们就已经成为了赢家!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