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去世,姐夫供我上学,10年后,我见到姐夫那一刻愣住了

晚风计划 2024-11-16 17:45:44

姐姐去世,姐夫供我上学,10年后,我见到姐夫那一刻愣住了,眼泪忍不住哗哗往下掉……

姐姐去世那年,我12岁。那天下午,天空阴沉得像要塌下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当我推开家门,迎接我的不是姐姐的笑脸,而是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

我永远记得那个瞬间:姐姐的名字在妈妈的口中变得支离破碎,“车祸...她没了...”这句话如同利刃穿透了我的心。我站在那里,脑海一片空白,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刻停止了运转。

姐姐走了,留下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家。那一年,她和姐夫结婚刚满两年,原本有大好的未来。可是,命运从来不讲道理。

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彻底变了。

姐夫的决定

姐姐走后,家里陷入了一片沉寂。爸爸变得不再说话,妈妈的眼泪仿佛永远流不干。而我,每天生活在姐姐的影子里,梦里总是她温柔的笑脸,醒来却是冰冷的现实。

就在我们都快被悲伤吞噬的时候,姐夫做了一个决定。他站在我和爸妈面前,眼神中带着无法掩饰的痛楚,但语气却异常坚定。

“叔叔阿姨,建国还小,他不能被这场悲剧毁掉。”姐夫的声音略带沙哑,“玉梅不在了,但我还在。我会继续供建国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这是我对玉梅的承诺,也是我对你们的责任。”

我当时听得有些发懵,根本不明白姐夫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是我的亲哥哥,他完全可以选择离开,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可他没有,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承担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小张,你还年轻,应该再找个好姑娘成家,我们不能让你再背负这么重的担子。”妈妈哽咽着劝他。

但姐夫只是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建国就是我的弟弟,你们就是我的亲人。玉梅走了,我不能再让你们失去更多。”

那一刻,我心里的悲伤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敬佩取代。我知道,姐夫不仅是在替姐姐履行承诺,他是在替我们所有人扛起这个家。

生活的重担

从那以后,姐夫成了我生活的主要支柱。他不仅承担了我的学费,还时常抽空辅导我的功课。虽然他的心里也无比痛苦,但他从未在我面前表露出一丝软弱。

有一次,我的数学考试只考了60分,失落得不敢把试卷拿回家。姐夫发现后,没有责备我,而是坐下来,耐心地帮我分析错题。

“建国,失败没关系,重要的是找到问题所在。”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目光温柔。

我埋着头,小声问他:“姐夫,我是不是很笨?”

他笑了,捏了捏我的鼻子:“谁说的?你姐姐当年可是班里的数学高手呢,你只是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他的鼓励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信心。从那以后,我拼命努力,终于在高考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十年后的重逢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那几年,我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拼命学习,拼命工作。我知道,我不能辜负姐夫的期望。

五年后,公司决定派我回国开拓市场。那一刻,我的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姐夫的面孔。

回到家乡的那天,我站在那个熟悉的老旧小区门口,心跳得异常快。十年了,我终于可以站在姐夫面前,告诉他:“姐夫,我成功了。”

敲开家门的瞬间,我愣住了。开门的姐夫,头发已经全白,脸上的皱纹也深了许多。他看见我,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建国?你怎么回来了?”姐夫的声音依旧温和,但我却听出了些许疲惫。

我张了张嘴,声音哽在喉咙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我紧紧抱住他,哽咽着说:“姐夫,我回来了。”

那一刻,所有压抑在心底的情感瞬间爆发。我知道,姐夫为我付出了太多,而我这十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刻,能站在他面前,告诉他:“姐夫,我没有辜负你。”

无法偿还的恩情

晚饭时,爸妈激动得不停问我工作上的事。姐夫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我讲述这些年的经历,眼里满是欣慰。

饭后,我拿出一张支票,递给姐夫。

“姐夫,这是我这些年的积蓄,虽然比不上你为我付出的,但请你一定要收下。”

姐夫看着支票,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建国,我照顾你这么多年,不是为了要你回报。”

我知道姐夫的性格,他从不求回报,所有的付出都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但这笔钱,我必须给他。

“姐夫,这不是报答,我只是希望你能好好享受生活,不要再那么辛苦了。”我哽咽着说。

姐夫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接过了支票,“好吧,我收下。但我想用这笔钱,设立一个以你姐姐名字命名的奖学金,帮助那些像你当年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听到这话,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姐夫,谢谢你。”

永远无法忘却的爱

那一晚,我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心里默默许下一个承诺:无论将来我取得多大的成就,姐夫的恩情,我永远无法报答。

我会像他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因为我知道,姐夫的爱,像天上的星星,永远闪耀在我的生命里。

这一生,我都不会辜负他,也不会辜负姐姐的期望。

‌‌‌‌‌‌‌‌‌‌‌‌‌‌‌‌‌‌‌‌‌‌‌‌‌‌‌‌‌‌‌‌‌‌‌‌‌‌‌‌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