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节目上解释道这只是一种自嘲。但从时尚偶像嘴里说出这句话,或许有些不可置信。看似人生赢家的她,也会对时尚感到精疲力竭吗?直到7年后,你被这颗子弹正中眉心,还是扫射的那种。因为时尚偷走的不止笑容,还有时间、精力、钱财以及心理健康。早年间时尚圈流行过一个说法——Fashion Fatigue(时尚疲劳),“Fatigue”源自法语,意指“疲惫”。你看,时尚圈连表达疲惫的方式也需得时髦、与众不同。
Fashion Fatigue指的就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的时尚潮流感到厌倦或疲惫的现象。该现象可归咎于快时尚的兴起,消费者会因为追赶不断更新的流行趋势而感到压力,从而导致对时尚的兴趣减弱。但又如何呢?还不是常常被时尚扼住咽喉动弹不得,却也偶尔乐在其中。(换种思路,这怎么不算一种抖M呢?)
无论你身处时尚产业与否,人总是要与衣服打交道,而有时尚需求的地方就存在角力场。消费主义之剑凌空悬挂,无差别刺向每一个有自我展示欲望的人。
心情好,要买衣服;心情差,更要买衣服。Shopping Therapy就是这么“洗脑”消费者的。但明明年度账单上的最大占比都指向服装,每天一觉醒来仍会仰天长啸一句:没有衣服穿了!
秦始皇统一得了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但恐怕也无法攻克女装尺码表的世纪难题。不试就买是一种开盲盒行为。消费者一面强制量化身材数据,一面被迫接受尺码不断缩水的身材PUA,好难。时尚的思想总是很超前,但前线所呐喊的身材包容往往不顾生产商们死活。落实到卖场的“多元审美”皆伴随着限定条件:你可以胖但不能太胖;可以高但不可以壮;腰臀比ok,但大臀围不ok~否则市面上80%的服装店会把你拒之门外。
购物的爽感被偷感稀释,莫名其妙被奢侈品牌贴牌标记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笑死,敏感的岂止是价格,心理承受力也脆弱不堪。柜姐一个眼神平A就能击退一段血条,分不清谁才是付钱的那个。无所谓,反正奢侈品已经亮牌抛弃中产了。消费层级也是有季节之分的。春夏宜降级、秋冬宜升级;铺天盖地的静奢老钱宣传词劝导每人都应拥有一件高品质耐穿的羊绒大衣。但没人没告诉你,这衣服比你的脸还娇贵。
想法很多的面料厂商,硬生生将洗衣升级为一项技术性劳动。水洗标上明晃晃的“DO NOT WASH”像在判处时尚死刑。两眼一黑之下,除了立定喊妈,别无她法。
皮鞋贴底后才敢穿;皮包经不起剐蹭,精致的背面是都市丽人硬撑的决心。而最终,帆布包的大道至简会收服所有人。
为趋势造词是社交媒体的明谋计策,时尚编辑们争当课代表连夜码出一份补课提纲;KOL紧急翻遍衣柜放出一期穿搭视频,一顿组合拳舞到消费者面前,没用的知识点又增加了。
一场巴黎奥运会将“松弛”滥用到语义过剩,而这可是此前最被时尚圈偏爱的形容词。在社交媒体上经营松弛人设的时尚博主,最爱在欧洲街头随地大小坐。但一细想她们架好手机、调好角度的前置动作,便不由自主替别人尴尬起来。
时尚无情,只关心你穿得美不美,无人在意你装扮地累不累。全副武装的时髦精没资格睡懒觉,早八人的班味不盖不行。
年轻人不再吃爱情的苦,却甘心为美丽褪一层皮。从头到脚精致的成本劳神又伤财,几番大动干戈才换来一次美女的限时体验。
更有极端的时尚野心家,不惜将身体的能动性献祭给时装,成全一次究极美丽。狠人金姐的意志就足以令人望而生畏。不过算不算是一种没苦硬吃?吃苦前还要叠层“取悦自己”的甲,否则路过的蚂蚁也要来踩一句“服美役”。于是当你对时尚的光鲜表象祛魅,转而投身长期主义时,竟也能发现早有品牌在这安营扎寨。该花的钱,一分也留不下来。
而似乎一切都可指向这个高速运转的系统,时尚行业里,时间的速率以二倍速发生。物理时间以落后6个月的距离倒追着时尚日程跑,没有最新,只有更新。
经济下行、产能过盛,消费疲软。然而时尚行业一年却要举办超过20次时装周及数不清的时装秀,且这个数字仍在增加。已经想不通要如何向别人解释,除了赫赫有名的四大时装周,还有男装周、高定周、婚纱周等等等等......
这份美丽的重量不只消费者在承受,那群造梦的天才设计师也苦时尚行业久矣。66岁的Dries Van Noten在今年功成身退,如愿从经营了38年的同名品牌退休。接受采访时,他抱怨到自己从未休超过一周的假:“从清晨到深夜,通常一周七天,动作、速度、要求都太高了。我已经来不及了。”
要知道,时尚圈的高龄创意总监比比皆是。89岁的Giorgio Armani、84岁的Ralph Lauren、75岁的Miuccia Prada...这在今天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并非每一位都有Dries Van Noten这般幸运与决绝,敢于追求其他生活的乐趣。因为时尚早已脱离了一份单纯的职业,而是一种有着失控风险的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