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冏之死:谁说小人物就不能搅动风云?给你们点火放炮总可以吧

采蓝说历史 2024-02-04 05:51:22

当权力变成低垂的果实且失去牢靠的保护时,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欲望目光就会无可避免地盯向它。恰如一个单身貌美的小姑娘,总会招致一些垂涎欲滴的目光或者浮想联翩的假想。

西晋的皇权,在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刺激下,终于霉变成了一个“价高者得”的青楼头牌女子,只要你是姓司马的公子哥,有想法且出得起价格,那就有机会和其共度春宵甚至长相厮守。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几乎所有的人对于那些想要把美好的东西独享的人,内心里都是排斥的。宅男界不就是说什么苍老师是世界的?对于司马家的那些王爷来说,皇位也是可以大家相互竞标、共同开发的。

公元301年,不讲规矩、不顾体面,司马家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的司马伦同志就在同宗王爷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的讨伐中,极不体面地死去了。据说他去世时,连脸面都被覆盖了,估计是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司马伦被弄死的时候,三个挑战者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其实都没有进入洛阳。弄死司马伦是洛阳势力“打扫好屋子迎贵客”的政治表态。

四月十三日,成都王司马颖第一个赶到了洛阳。两天后,河间王司马颙也紧随其后的赶到洛阳。这两位胜出者意气风发,决定先试玩一下最高权力,看好不好使,便拥立了襄阳王司马尚(司马衷孙子、前太子司马颖的儿子)为皇太孙。这个试玩还是比较讲规矩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太大的异议。

直到六月初二,作为讨伐司马伦的首倡者司马冏终于赶到了洛阳。

司马冏进京的时候,部队屯兵通章署,据说“甲士数十万,威震京都”,那场面是相当震撼。但是考虑到司马冏起义时的实力和之前在战场上的表现,“甲士数十万”的说法明显是一种吹牛逼的说法,司马伦当家时,都特么狗尾续貂了,到司马冏这里就能带着几十万甲士到京城来耀武扬威了?他养得活这么多人吗?他凑得出几十万具铠甲吗?有这实力,他几乎可以横扫天下了。所以,更有可能是司马冏故意营造了一下气氛。

三王聚首之时,自然便是瓜分利益大饼的时候到了。这次围剿司马伦,中央军损耗大半,文武百官被彻底大换血,官僚系统和老前辈们彻底被打没了,中央基本成为了一个空壳子了,虽然西晋的国本损失惨重,但是权力真空也因此出来了。

六月二十日,最终嘉奖令出炉:封齐王冏为大司马,加九锡,如宣、武、文辅魏故事;封成都王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配黄金钺,加九锡;封常山王乂任抚军大将军、领左军;封广陵公漼为王,并兼任尚书、加授侍中。封新野公歆为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授镇南大将军……加九锡都有两位同志了,其余就不好意思列举下去了。

这次重新洗牌之后,西晋的军事力量分布变成了这样:司马冏带着原豫州军区的人马占据了洛阳;司马颖还是负责冀州军区;司马颙还是负责关中军区;司马歆负责了荆州军区;剩下的幽州、青徐、扬州还是老样子。但原来庞大的禁军底子被彻底内耗掉了。

颁奖仪式搞完之后,就该各就各位、按部就班了。司马歆在赴任荆州前,特意跟司马冏说:“司马颖是先帝之子,这次功劳还很大,你应该留他下来一起辅政。否则,就要当机立断地剥夺其兵权。”

成都王至亲,同建大勋,今宜留之与辅政;若不能尔,当夺其兵权

另一边,常山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人家两人是亲兄弟,共同扫墓时,司马乂对司马颖说:“这江山是咱爹留下的基业,你应该留在朝中主持工作。”

常山王与成都王颖俱拜陵,又谓颖曰:天下者,先帝之业,王宜维正之

很明显,“一山不容二虎”的画面又要来了。

由于司马冏是这次反倒司马伦的发起者,支持率会相对较高一点。所以很多人对司马乂高调奉劝司马颖与司马冏争辅政大权表示很忧虑。

司马颖的谋主卢志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便奉劝司马颖以退为进。这次的战绩已经充分表明司马冏不是啥厉害角色,击败司马伦的中央军主要还是靠咱们河北猛男,咱让他使劲造,先回冀州去经营,这显得咱们多大气呀,对我们的形象加分很有帮助。

司马颖觉得卢志说得很有道理,便上表奏请回冀州去。理由是这次剪除国贼主要是司马冏的功劳,不好意思。再加上自己的老妈生病了,自己要回去尽孝。

完了之后,司马颖派人给司马冏送了一封告别信,就往冀州赶了。司马冏立马追上去相送,司马颖立马又戏精上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起母亲的病情来。据说那场面老感人了,很多老百姓都被他感动了。

遣信与冏别,冏大惊,驰出送颖,至七里涧及之。颖住车言别,流涕,不及时事,惟以太妃疾苦形于颜色,百姓观者莫不倾心

回到邺城后,司马颖决定要把戏做全。对于之前的封赐,只接受了大将军的官职,固辞了加九锡。还主动给平定司马伦的其他功臣请赏,并把自己辖区的十五万斛大米送去赈济自己打仗时祸害的阳翟灾民。再打造八千多副棺木,用自己的俸禄办丧事,装敛祭祀黄桥之战的战死将士,表彰了他们的家属。还命令温县地区收敛掩埋司马伦叛军的死亡兵士一万四千多人。

演技精湛的司马颖通过这一系列的作秀,果然顺利拿到了巨大的政治声望和百姓口碑。

那么,此时的司马冏在干什么呢?那真是人如其名、人在囧途呀。这货费了这么老大劲当上了帝国的实际一把手之后,居然一心只想着修建大别墅的事情,你说急人不急人?

大筑第馆,北取五谷市,南开诸署,毁坏庐舍以百数,使大匠营制,与西宫等

骄奢淫逸的生活很快就让司马冏失去了积极进取之心,慢慢地,连上班打卡都不带去的,直接在自己的齐王府里接受百官叩拜、向各官署发号施令,甚至直接把大量权力委托给自己心腹行使。凭实力迅速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沉于酒色,不入朝见;坐拜百官,符敕三台,选举不均,惟宠亲昵。以车骑将军何勖领中领军。封葛旟为牟平公,路秀小黄公,卫毅阴平公,刘真安乡公,韩泰封丘公,号曰"五公",委以心膂。殿中御史桓豹奏事,不先经冏府,即考竟之。于是朝廷侧目,海内失望矣

但如果以为司马冏就此在富贵乡中驯化了,你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彻底地飘了,老子是天下第一人,想干啥就干啥,你们谁都别指指点点,否则我逮谁灭谁。

早就失去向心力的西晋,其实随时随地都潜伏着各种投机分子和暴乱分子,大家一见司马冏如此不务正业,就开始动心思了。

先是跟司马冏关系不好的东莱王司马蕤,他在自己请求开府被拒后,便和左卫将军王舆(著名墙头草)密谋干掉司马冏。这位司马蕤其实是司马冏的亲哥哥,当初被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昭早死的孩子司马定国为嗣。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到,此时的司马家哪里还有半点人情和温度,全都在有样学样,一言不合就互相捅刀。

结果,这次密谋被司马冏给发现了,王舆被灭三族,亲哥哥司马蕤则被暗杀。

到了302年3月,被立为皇太孙的司马尚又莫名其妙地死了,司马衷的血脉给彻底断绝了。至于司马尚的死跟司马冏有没有关系,由于没有证据,咱们不敢妄议,但司马冏是有重大嫌疑的。

司马尚死后,司马冏选了司马炎十三子司马遐的儿子,时年八岁的司马覃当皇太子。目的很简单,就是一个傻子皇帝加一个小孩太子,他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可是,司马衷的血脉是断了,但司马炎还有好多儿子活着呢,他们都想当皇太弟呢,你司马冏一个外人凭什么就把我们给跳过去了呢?所以,反倒司马冏的局势又在悄然之间更加紧迫了。

但大家或许不会想到,点燃司马家新一轮互相厮杀导火索的,其实是一个小人物,他的名字叫李含,是一位禁军将领。

李含因为跟司马冏的心腹关系没处好,害怕被打压报复,便找个机会溜到关中去找司马颙了,并对司马颙说自己过来是替皇帝传密诏的,要司马颙想办法弄死司马冏。

翊军校尉李含奔于长安,诈云受密诏,使河间王颙诛冏,因导以利谋

看到没有,西晋到了这个时候,是个人都可以假传圣旨了,简直太无组织、无纪律了。

李含为什么要找上司马颙呢?因为司马颙和司马冏有仇。

当初司马冏传檄天下要讨伐司马伦的时候,司马颙第一时间是选择站队于司马伦的,并把司马冏的信使当成投名状给司马伦送去了。

及冏檄至,颙执冏使,送之于伦

虽然司马颙后来见机快,及时弃暗投明了,但司马冏不是既往不咎的人,心里一直给司马颙记着账的。

以河间王本附赵王伦,心常恨之

李含因此觉得挑唆司马颙起兵讨伐司马冏的可能性会比较大,所以才特意赶来关中的。李含对司马颙说:成都王司马颖是皇帝的弟弟,之前又立有大功,而且相当有声望和口碑。司马冏那家伙居然跨过他来主政,真好意思?!很多人都对此不满。如今长沙王司马乂也在洛阳,也是皇帝的亲兄弟。咱们发布讨伐司马冏的文书,并明令司马乂为内应。司马冏一定会动手杀了司马乂的。然后咱们再为长沙王报仇,将来拥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帝。有从龙之功的我们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是不是对李含这番阴谋诡计很眼熟?因为着跟当初孙秀劝司马伦一举两得弄死太子司马遹和皇后贾南风,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套路。

司马颙听完之后,立马来了精神,表示李含这小脑袋瓜子是真好使。马上上奏朝廷,列举了司马冏的种种罪状,然后声称要发兵十万赴洛阳勤王。并致敬“前辈”司马冏,同样来了一个传檄天下,邀请了一堆王爷们前来会师,包括:成都王颖、新野王歆、范阳王虓(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接替司马冏镇豫州)。还要求司马颖代司马冏辅佐朝政,请身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废黜齐王,司马冏要是不配合就直接法办!

骠骑将军长沙王乂,同奋忠诚,废冏还第。有不顺命,军法从事

按照常理来说,这又是一条堪称“断子绝孙”的毒计,因为被算计的司马冏、司马乂没法不按预设剧本走。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本来被设计为炮灰角色的司马乂却是自带剧本的主角,人家强行改戏了。

司马冏接到司马颙的讨贼檄文后,果然立马让部将董艾去袭击司马乂。却不料司马乂率领一百多人冲出了包围圈,还直接冲进了皇宫。司马乂进入皇宫之后,第一时间关闭了各宫门,以天子名义下令反攻司马冏。

及河间王颙将诛冏,传檄以乂为内主。冏遣其将董艾袭乂,乂将左右百余人,手斫车幰,露乘驰赴宫,闭诸门,奉天子与冏相攻

于是,司马乂这边调令禁军去攻打司马冏的齐王府,司马冏部将董艾陈兵皇宫西侧还纵火烧了神武门;司马冏令黄门令王湖把骝虞幡(放下武器的令旗)偷来,说司马乂是矫诏,司马乂这边则马上回击,说司马冏意欲谋反,助贼者诛灭五族……反正就是各种拳打脚踢,撕咬扯皮,最后弄得洛阳城中是火光冲天,箭如雨下。

连战三天之后,占有巨大优势的司马囧居然打败了。司马冏的大司马长史赵渊在大势已去之时,直接反水,杀了中领军何勖,抓了司马冏给司马乂献礼了。

司马冏最后被司马乂斩于阊阖门外,首级传视六军,同党皆夷三族,又杀二千余人。

尽管史书之中,并没有详细描写这次战斗过程。但从两人的行为逻辑来分析,司马冏之败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洛阳当时实际上是司马冏的地盘,禁军首领领军将军是之前跟着司马囧起义的何豫州刺史何勖,司马冏本人更是当时朝廷的军政一把手,实力上司马冏应该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但这些其实都是表面上的。

人心隔肚皮,是会伪装、变化的。就司马冏上位以后那一连串骚操作来看,这哥们跟他们司马家前面死的那几位,基本上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有点飘过头了。总以为自己的位置稳如泰山,高枕无忧,然后放飞自我,为所欲为。在介绍司马乂这个人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这哥们趁着司马冏大搞基建工程、不去上班打卡、委托下属办事等时机,早已暗中笼络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再加上司马冏本人无德,朝廷威严扫地,大多数大臣其实骨子里都是一些投机分子,根本没有什么人会真正死忠于他。他被反杀,其实真不算什么怪事。

司马冏在之前武装起义时,前期军事屡遭不利,说明这个人的军事指挥才能其实很一般。司马颖的谋主卢志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放心劝司马颖以退为进先回邺城。

反观司马乂,被突然袭击之后,能率一百多人冲出包围圈,然后直奔皇宫、关闭宫门,挟天子以令不臣,即便司马冏中途请出骝虞幡,也能果断、沉着地顶回去……算是表现得有板有眼,至少比司马冏要高几个档次。

但司马冏好歹还战斗了三天,回想一下,杨骏被司马鹞率四百兵丁就给轻松弄死了,司马伦也差点被司马允率七百淮南死士给干掉了,这也算是一块遮羞布了。

聊到这些,主要是希望大家对这样的奇葩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两晋的历史中,如这般奇葩的事情还多得去了,大家要吃惊还有的是机会。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司马家已经烂到了根子上了,根本就是无药可救了。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禁军将领李含间接弄死了帝国实际一把手司马冏的问题。

一个小小的禁军将领,没有任何手续和凭证,就可以跑到关中军区司令员那里去假传圣旨,关键是一个敢说,一个敢听。可见,当时西晋的国家系统已经败坏到了什么程度!但这其实也怪不得别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司马家得国不正在先不说,立国之后又都干了些什么事,你们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如此形势之下,又几个人还会讲道德规矩、法理纲常呢?

当上上下下眼里都只有自身利益的时候,便一切皆有可能了。

李含跟司马冏的心腹关系不好,一方面决定他难以获取核心利益,另一方面鉴于司马冏的种种表现,他必须会担心将会受到迫害,所以他要自救,至于代价是什么?由谁来承担?这些不是他会考虑的事情,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谁还会去关心他人死活?

同样的逻辑,河间王司马颙因为自己是司马孚的孙子,而不是司马懿的孙子,原本以为自己的前程已经到头了,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想着浑水摸鱼、骑墙观望,结果因此得罪了司马冏,从而根本就无法拒绝李含的挑唆和诱惑。他觉得自己或许不能当皇帝,但是只要把司马颖扶上去了,当个执政官应该是没问题。至于司马乂无辜不无辜,那就无需考虑了,干大事哪里没有点牺牲?大不了以后多给你司马乂烧几张纸呗。

总而言之,都是一群彻头彻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都是一群阴谋家、野心家,这些人凑一块,有啥是不可以祸祸的?

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之中,察人察事,一定要学会去诊断文化、氛围、本性和道德这些因素,不要觉得这些很形而上,真的很重要。

举个例子,如何去看一个企业的前景?其实看它的企业文化就可以了。假设一个企业传递的价值观是腐朽的,内卷、内斗一定是十分严重的,正经人基本上就不要轻易去加入了。毫无例外,里面是一定是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一定是自上而下的互相厮杀,最后做鸟兽散。

另外,我们如果身在混乱之局,谋取重大利益之事,一定要谨小慎微。自己的一次放纵、身边的一个小人,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不要小看那些小人物,小人物他自己没有搅动风云的能力,但是他们可以一粒老鼠屎打烂一锅汤的,挑拨、诬陷、陷害、出卖,永远会让你防不胜防的。司马冏和李含不就是这样的关系?

大家会问,既然小人会问,既然小人防不胜防,我们应该要如何自处?还是那句老话,做好自己才是王道。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你不去瞎掺和,就会少接触很多小人,就会降低很多很多针对性;你与人为善,就提升了环境对自己的包容度,减少了被刻意报复的几率。大多数人都是活在一种动态的概率之中。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