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来不来,就看寒露,今日寒露,“冷冬”要来了?

青丝评文化 2024-10-09 15:10:44

太阳沿着黄道行走,像一位忠实的时间记录者。从春分开始,它踏上了0°的旅程,当它到达黄道195°,时间就来到了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正是寒露的时节。

在周朝人的眼中,“寒”犹如一位逼近的寒客,为了躲避它,人们住进了四周堆满草料的屋子,还用泥巴糊好门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同样写道:“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正如俗语所言:“寒露寒露,遍地冷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寒露节气不仅是气温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也是自然从丰盛到凋敝的象征。随着深秋的来临,时节渐晚,草木凋零,因此寒露又被称为“辞青”,寓意绿意的悄然告别。

深秋的景象似乎萧瑟寂静,但《尚书》中的一段话却显得乐观达观:“雨以润物,阳以乾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时,所以为众验。”风凉露寒看似肃杀,实则成就了深秋的静美。

九月节的到来,露水渐寒,似乎在北方和南方各有不同的风景。在北方,鸿雁整齐地列队向南飞行,菊花在山野间争相开放,白云与红叶互相映衬;而南方的秋意逐渐加深,蝉声已然寂静,荷叶也开始凋零。秋日的步伐越迈越快,气温的下降让人们感受到冬天的气息正在临近。老一辈人常说:“冷不冷,看寒露。”他们认为寒露节气的天气能预示接下来寒冬的冷暖,影响着日常生活与农业产量。那么,今年的寒露有什么样的预兆呢?

寒露节气的到来,是秋天向冬天迈进的一个重要节点。随着寒露的到来,气温缓缓下滑,湿冷的空气开始侵袭,人们的身体逐渐感受到寒意。因此,很多人会根据这一时节的气候,预测冬天的冷暖程度。

“晴天寒露冬雪少”

有句老话叫“晴天寒露冬雪少”,这句话提醒我们,如果寒露那天是晴天,那么冬天的雪会很少,预示着暖冬的到来。然而,对于农作物来说,暖冬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低温有助于杀死田间的虫卵。虫卵难以在严寒中存活,越冷的冬天,来年的庄稼就越有利于生长。

暖冬就像病虫害的“庇护伞”,气温不够低,虫害得以存活并对庄稼肆意破坏,最终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所以,如果寒露当天是晴天,古人就会早早走进田地喷洒农药,提前扼杀这些潜在的威胁。

“寒露阴雨秋霜晚”

老话说“寒露阴雨秋霜晚”,这告诉我们,如果寒露那天是阴雨天气,秋霜将推迟,寒冷的日子也会姗姗来迟。然而,这并不是好消息,因为晚来的霜冻预示着冬天的冷意会更加严酷。

天气越冷,土地便会变得越坚硬,等到春天再施肥时会非常困难。因此,农民们会选择在寒露过后的晴天抓紧时间施肥,趁着秋霜还未来临,确保冬天能够平稳度过,不再为来年施肥发愁。

“寒露不摘烟,霜打别怨天”

“寒露不摘烟,霜打别怨天”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在提醒人们,寒露节气后要尽早收获烟草。等到寒露过去,气温骤降,霜冻随之而来,烟草被冻坏就别怪老天不作美了。所以别因为寒露当天不冷就掉以轻心,庄稼可等不起。

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有着深厚的道理,不能忽视。寒露带来的气温变化或许是我们判断寒冬是否严寒的依据之一,但并不能完全决定冬天的寒冷程度。老人们虽说“冷不冷,看寒露”,这无疑是对自然的尊敬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不管冬天多寒冷,我们都可以用乐观的心态让这个冬季充满温暖。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