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苏区的九位领导人,后来的结局如何?

小熊讲历史 2025-01-17 04:57:00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转移,至此,踏上2万5千里的长征之路。

这一次大转移,中央红军的主要领导人,都跟随大部队离开了苏区根据地。要知道,在红军主力部队离开苏区后,选择留下来的人,是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因为,敌人的大部队,随时有可能占领苏区。他们并不会因为,红军的主力部队离开苏区,从而放弃占领苏区的企图。

据历史记载,在红军主力长征后,有九位红军领导人,选择留在苏区。那么,这九人的最后结局又如何呢?

第一位古柏,他是江西省寻乌县人,担任过毛主席的秘书,还是工农红军的高级将领,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能够给毛主席担任秘书,又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干部。足以可见,古柏是一位军政皆能的红军名将。在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古柏多次率领队伍击退敌人,巩固了苏区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得到了毛主席的器重。

要知道,在1935年,当古柏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吾友古柏,英俊奋发,为国捐躯,殊堪悲悼。”

第二位崔秋白,他可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党内杰出的宣传者,组织者,还是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与此同时,崔秋白在党内的地位非常高,在1927年,他就成为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常委。

在红军主力长征后,崔秋白选择了留下,后于1935年二月遭到逮捕,6月18日从容就义,时年36岁。

第三位何叔衡,他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共第一代代表,在党内的威望及地位非常高。同时,何叔衡还是苏区根据地的重要建设者,任职最高检察院院长。在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选择了留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的游击战争。在1935年的撤退过程中,何叔衡不幸中弹,时年59岁。

第四位陈毅同志,他是红四军的首任政治部主任,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者,还是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骨干力量。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陈毅同志的右腿中弹,导致行动不便。所以,在中央红军准备转移时,他就选择了留下,带领剩余的红军将士,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毅同志任职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后又担任新四军的代理军长,军长等职。与此同时,陈毅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领导华东地区的解放战争。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获得了元帅军衔。

第五位毛泽覃,他是毛主席的三弟,还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建设者,苏区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在红军主力长征后,毛泽覃选择了留下,后在与敌军的作战中英勇牺牲。

第六位项英,他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还是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与陈毅同志共同领导苏区根据地的红军战士与敌作战,从而有效地牵制敌人的追击部队,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项英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后任职新四军副军长,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战时期的皖南事变中,项英遭到叛徒的出卖遇害。

第七位贺昌,可能大家对此人有点陌生,但他可是山西省早期青年运动、工人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我党早期的主要领导者,还是红军高级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由此可见,贺昌是一位能力比较全面的红军领导人。在中央红军长征后,贺昌留在赣南坚持游击战争,后在与敌军的作战中英勇牺牲。

第八位陈潭秋,他是湖北黄冈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投身革命,与党内同志董必武等人创办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红军长征后,陈潭秋留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江西分局组织部长。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然而,在抗战时期的1943年,陈潭秋遭遇叛徒的出卖,被秘密杀害。

第九位刘伯坚,他是四川平昌人。在革命早期,与周总理一同赴法勤工俭学,后留学苏联。在完成学业后,刘伯坚回国投身革命,负责宣传工作,是属于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刘伯坚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21日壮烈牺牲。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