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TikTok在美国的命运悬而未决,一场关于全球互联网生态和数字主权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1月19日,因紧邻特朗普假想中的二次入主白宫而变得意义非凡,若在这一天之前TikTok针对美国的禁令上诉至最高法院的结果仍未揭晓,或是其诉求不幸被驳回,这款月活跃用户过亿的社交应用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要么被禁,要么卖给其它企业。
更令人担忧的是,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西方其他国家或步美国后尘,纷纷对TikTok实施下载与注册的封锁。
然而,在看似绝望的阴霾之下一丝转机似乎悄然浮现,只不过这转机并非直接源自TikTok本身,而是美国用户群体的一场意外“迁徙”。
他们如同寻找新大陆的探险者,纷纷涌向另一款由中国企业开发的社交应用——小红书。起初,这批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大量发布关于TikTok封禁的吐槽与担忧,随后,这股潮流迅速膨胀,各类主题、风格迥异的内容如潮水般涌来,使得这款原本主打中文市场的社交软件,如今打开便是满眼的洋面孔和英文内容。
这一幕被不少人解读为美国民众对政府决策的不满与反抗,网络上“搬石砸脚论”甚嚣尘上,不仅自媒体热炒,就连部分官方媒体也加入了这一话题的讨论。
该论调认为,美国封禁TikTok旨在保护本土科技企业,如Meta旗下的Facebook和Instagram等,免受外来竞争压力。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用户非但没有转向美国本土社交软件,反而拥抱了另一款中国应用,美国政府的努力最终为中国企业和应用做了嫁衣,显得愚蠢且得不偿失。
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逻辑支撑。小红书在北美应用市场的下载排行榜上迅速攀升至榜首,成为实时下载量的领头羊,这无疑为“搬石砸脚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然而,下载量的激增真的能证明美国用户已经彻底抛弃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本土社交软件,转而将小红书视为TikTok的完美替代品吗?
答案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诚然,小红书下载量的爆发式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等同于用户会长期驻留。
短期内的下载热潮更多反映的是该应用在之前相对冷门的状态,而非其长期吸引力的证明。相比之下,Facebook等老牌社交软件早已深入人心,在美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它们的下载量自然难以持续保持高位。
这就正好比国内的微博和微信,实时下载量也不再是市场前列的常客,尤其是微博,在下载量排行榜上几乎看不到其身影,但你能说这两款App的使用人数少 乃至得出它们被其它应用替代的结论吗?显然是不符合事实和逻辑的。
媒体热炒“TikTok难民”现象或许是为了彰显美国政府决策的无效性,甚至是一种自我安慰式的精神胜利。即便美国用户真的将小红书视为TikTok的替代,美国政府的封禁之手难道就不会再次挥向小红书吗?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美国政府决定采取强硬措施,任何中国应用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今天能封这款应用,明天就可以找个理由限制另外一款App。
因此,面对TikTok的困境,我们需要的不是沉浸在虚幻的胜利感中,而是采取务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积极寻求TikTok脱困之道,通过法律途径挑战禁令的合法性,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美国政府的流氓行为,我们也应坚决予以反制,采取对等原则,对美国企业的实体和产品实施相应的限制措施。
在选择反制目标时,我们需要谨慎行事。苹果的手机、特斯拉的汽车虽然代表美国科技产业的顶尖水平,但由于其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和产业链,直接封禁这些产品是能震慑美国,但没法这么做,因为这些产品的本土化程度高,一旦不让用了对中国供应链企业、职工的冲击可能更大。
因此,更为合理的选择是那些与TikTok性质相近的美国软件,如前面提到的Facebook、Instagram、X(推特)等。然而,这些应用在中国本就处于被禁状态,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我们已把手里的牌全打出去了。
在此背景下,我们或许可以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策略。例如,允许部分美国社交应用在境内运营,以此作为谈判筹码,增加与美国政府博弈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样的举措既能给予美国企业一定的市场机会,又能为中国在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这种务实的做法可能远比自我安慰有用得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