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血压超标,为何值得我们更加关注?医生:现实比预期更危险

张伟小张 2024-12-21 08:18:38

今天,看望了一位40多岁的朋友,他是因为脑出血住院,病情还是比较严重的,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不能正常说话,现在的饮食起居都要靠别人照顾。他看到我的第一眼,就哭了起来。一个北方中年汉子痛哭流涕的样子,谁看了都会感到心疼。我安慰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我自己也清楚,以后的日子里,他很难再站起来了。而导致这一恶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高血压。

这种疾病如果出现在年老体弱的老年人身上,可能我们的触动还没有那么大,一旦出现在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身上,我们都会感到惋惜,他的后半生就这样毁掉了。但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同样患有高血压的中青年朋友,并不把他的疾病当回事。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为常见,且可以逆转的危险因素,也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3个结论,1、高血压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2、高血压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3、我们是有办法控制高血压的病情的。张医生常在自己的作品里说,这世界就没有降不下来的血压,就是这个道理。

话虽这样说,但现在,高血压给很多人都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不止咱们中国,全球的老百姓,都受到它的危险。根 据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全球有近940万人死于高血压,占全球总死亡的17.8%,这就意味着:高血压是导致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单一因素,没有之一。

2010年我国因高血压造成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4.6%,高 达204.3万人,其中,男性115.4万人,女性88.9万人,全国每年高血压直接医疗费用就高达366亿元。也就是说,我们别的什么都不干,单纯治疗高血压,就要花这么多钱。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近年来,随着咱们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水平的人群占比在不断增长,这些多见于年龄<65岁的中青年,他们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激增的“后备军”。

这里引出一个概念,什么叫做正常高值血压,它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或舒张压在80~89mm Hg之间,这个区间虽然还是正常血压,但属于正常血压里的最高水平,非常容易进展为高血压。因此,被称为正常高值血压。

还有一点朋友们必须知道,中青年高血压多呈“隐匿性”,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或偶然测量时发现。有的朋友更让人担心,他们往往像张医生一样忙于工作,疏于健康管理,而且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往往认为没有症状就是没有病,就无需治疗,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直到并发症出现,才后悔莫及。

朋友们之所以会忽视高血压的危害,是因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短期心血管绝对风险较低,但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由于这类朋友的未来还有很多年,相比较而言,他们的终生患病风险会大大提升。因此,及时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是接受药物治疗的朋友,由于过度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也往往难于长期坚持。很多朋友的用药原则是:没有原则,血压高我就吃点药,恢复正常了我就停药,这也让他的血管变得十分脆弱,很多朋友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脑血管病,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上面咱们说得这些情况,都是导致在中青年朋友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有一组数据显示:年龄≥60岁、45~59岁及18~44岁男性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52.1%、37.9%和20.8%。

这还仅仅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更是低得可怜。一直以来,朋友们大多关注老年人群高血压及心血管病风险管理,相对而言,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管理缺乏统一认识、关注不足。这也是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控制不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张医生为什么如此关心中青年的高血压呢?主要是因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几十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历史上,我们进行过4次全国范围的高血压调查,分别为1959、1980、1991 和 2002年,结果显示,我国年龄≥1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和17.7%。

与此同时,血压处于正常高值水平的人 数也在不断上升,张医生反复提到这个指标,是因为这类朋友是高血压人群的重要来源。近期的调查还显示,相对老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在中青年人群中占比更大,增长更为迅猛。

来自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从高血压前期到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我国的一项队列研究发现,随着血压由正常高值转变成真正的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会增加3倍。来自芝加哥心脏协会工业检测项目研究的年轻受试者,在为期31年的随访中也观察到类似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

总之,加强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系统管理,将有助于避免和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疾病负担,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0 阅读: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