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影子红了
编辑| 影子红了
2024年11月27日凌晨两点,一条消息炸裂了朋友圈:陕西知名艺术家梁亚萍大师,走了。
耀州窑的青釉,从此失去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51岁,对于一位正值创作盛年的艺术家来说,何其残酷。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带走了一位陶艺大师,更带走了一种精神,一种传承。
从学徒到大师
梁亚萍并不是来自艺术世家,她的人生起点,是铜川市黄堡镇一个普通的家庭。
幼时因为一次偶然的外出,在陈炉古镇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梁亚萍看到了烧窑的壮丽以及陶瓷的精美。
这也让陶瓷的美丽在她的心中扎根,让他对此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于是在高中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进入了铜川市耀州瓷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学徒工。
在那个年代,学徒工意味着繁重的工作、微薄的收入,以及一眼望到头的未来。
但梁亚萍没有被现实的压力所击垮,反而在泥土与窑火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耀州瓷厂,是梁亚萍艺术之路的起点,也是她梦想的孵化地。
从日用瓷到工艺瓷的跨越,是她不懈努力的见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梁亚萍的技艺日渐精湛,她的作品也逐渐显露出独特的风格。
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梁亚萍就因为技术精湛熟练而得到了一众老师傅和领导们的认可。
很快就从普通的日用瓷调到了工艺瓷领域进行工作,而工艺瓷相较于日用瓷来说,雕花刻花的重要性显然更高。
于是在每天的下班后,梁亚萍又多了一项学习画画的工作。
二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努力和练习,最终造就了一身极其扎实的设计基本功,提升了自己的艺术素养。
她用双手把泥土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也用坚持展现了真正的匠人精神。
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还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并且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7件作品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她艺术成就的最高肯定。
她所创作的些作品,每一件都凝聚着梁亚萍的心血和智慧,也展现着她对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除了创作,梁亚萍还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发表了10多篇专业学术论文,为耀州瓷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她的作品屡获殊荣。
《陶瓷--富贵满堂》获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百花杯”手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耀州瓷--春韵》获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青釉剔花盖罐》在第四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获百鹤奖等。
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耀州瓷艺术的肯定。
梁亚萍对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上,更体现在她对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上。
她专注于刻花技艺的研究,积极推广双刀刻花技术,使得耀州窑的装饰手法得以创新,刻花效果大幅提升。
这不仅是传承传统技艺,也是对未来的开拓。
耀州窑的传承者
梁亚萍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她高超的技艺。
她不仅是位艺术家,还是位教育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什么是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全国乡村工匠名师”、“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这些荣誉是对她多年来努力工作和出色贡献的认可。
梁亚萍深知,传承比创新更重要。
于是她创办了非遗工坊,吸纳了200余人就业,培养了500多人。
她不仅传授技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让他们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梁亚萍的非遗工坊,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这里,年轻人可以学习到传统的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匠人的精神传承。
梁亚萍用自己的行动,为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去年,梁亚萍的儿子结婚,她身穿红装,喜气洋洋地接待宾客,和闺蜜们齐聚一堂,分享着人生的喜悦。
但谁能想到,在短短一年后,她就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离开了人世。
梁亚萍的突然离开,也让她的亲朋好友以及其他陶瓷从业者及爱好者感到伤心。
回顾梁亚萍的一生,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成长为一位受人尊敬的陶艺大师。
这其中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也充满了荣耀与辉煌。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匠人精神,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我们缅怀梁亚萍,不仅是因为她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因为她是一位伟大的匠人。
她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奋斗不断进取。
参考资料
2024-12-02 光明网 突发讣告!陕西知名艺术家逝世,年仅51岁
2021-03-06 人民网 【全国三八红旗手】梁亚萍:从农家姑娘到陶瓷艺术大师
2021-03-17 陕西铜川耀州妇联 巾帼荣耀|全国三八红旗手梁亚萍:传承精湛技艺 弘扬耀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