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不得报考选调生,海归光环渐褪

小海棠说事 2024-12-31 09:33:00

2024年,国内多个省市选调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多地明确限制甚至“拒绝”留学生报考。这一变化对立志体制内发展的海归群体来说,无疑是一场“地震”。

在经济大省广东,2025年度选调公告首次不再提及“国(境)外知名高校”,往年包括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的名单全部消失。山东同样取消了海外高校的报考资格,仅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或“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开放。

北京的定向选调政策更是明确将留学生排除在外,即便是“优培计划”也设置了严格的本科毕业院校门槛。

这一变化并非个别现象。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也对留学生选调逐步“关门”。

例如,河北省2023年的选调范围包括QS排名前50名的院校毕业生,但要求本科必须在国内高校就读;到了2024年,选调范围完全调整为国内重点高校。

河南省也从2023年的QS前100名海外高校转向2025年对留学生仅开放普通公务员考试,而选调对象限于国内院校毕业生。

山西则从2022年招录94所海外高校毕业生,逐年缩减到2024年完全取消。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表明,海归群体在体制内的“黄金时代”可能已成过去。近年来,关于海外留学生“考公热”的讨论频频出现。根据《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和猎聘发布的调查报告,留学生毕业后将“考公务员”列为第三大首选方向,占比达17.73%。

此外,在打算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中,有84.21%表示最想去国企或央企,充分说明海归对体制内工作的热衷。

然而,这些变化无疑给海归就业环境带来了压力。近年来,“水硕”争议让部分留学生受到质疑。由于海外部分硕士项目学制仅一年,与国内两到三年的学制形成明显差距,不少企业对这些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疑。

例如,中国华能明确表示,其校园招聘中原则上不考虑一年制硕士毕业生;比亚迪也被曝对香港高校一年制硕士“照单全收但几乎不给offer”。类似现象无疑进一步削弱了海归的就业优势。

选调政策收紧的背后,是时代的变化。首先,选调生的选拔标准更加注重政治素质和基层服务精神。

例如,河南省在《关于2025年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选调生需具备中共党员身份、班级以上学生干部经历或参军入伍经历,并强调选调生的培养目标是“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链”。相比之下,留学生在这类政治性要求上可能存在一定劣势。

其次,国内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海归的优势。近年来,国内高校扩招使得高学历人才供给迅速增加。202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1222万人,加上回国发展的海归人数不断攀升,海归身份早已不再是就业市场的“稀缺资源”。

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完成学业的留学生人数达到490.44万,其中423.17万选择回国,占比86.28%。2021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此外,留学成本的不断上升也使得海归的性价比下降。以美国为例,根据2023-2024年《美国高等教育学费报告》,公立大学每年总费用超过2万美元,顶尖私立大学如斯坦福、布朗的学费更是以年均4%以上的速度上涨。与高昂的教育支出相比,海归毕业后的收入却逐年下降,很多人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成本。

留学生的未来出路何在?

尽管体制内的路对留学生变得更加狭窄,但并不意味着海归完全失去机会。事实上,多数公务员考试对海外高校毕业生仍然开放,只是竞争更加激烈。此外,拥有真才实学的留学生依然可以通过民企、外企或自主创业实现个人价值。

对于未来有意留学的群体而言,这些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思考。过去,出国留学意味着更高的就业起点和更广阔的职业选择,但如今,选择留学需要更加慎重权衡学科选择、学校排名以及职业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留学生也需要更多地融入国内环境,了解政策变化,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就业市场的需求。

留学生选调受限并非一时政策,而是时代趋势的反映。在国内高等教育崛起、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海归光环逐渐褪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未来暗淡无光。真正具备实力和竞争力的人才,无论选择留学还是扎根国内,都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