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上的司马昭到底是怎么样的?

楚翊许也 2025-01-15 15:45:17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结束了“鼎峙数世,干戈日寻,流血百载”的分裂局面。

同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了人们描绘一切野心家、阴谋家的口头禅。

身为一统全国的领袖,为何司马昭会留下这样一个带有贬义的典故?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

——·平淮南,“能以德攻”·——

司马懿消灭曹爽集团之后,曹魏政权虽然已经落入司马氏的掌控之中,但是曹爽集团的垮台,并不意味着司马氏和曹氏之间的矛盾就此得到解决,新的斗争正在暗中酝酿,并且不断发展着。

尤其是淮南地区,在司马懿、司马师执政时期,先后爆发了两次叛乱。司马昭开始执政不久,诸葛诞又依据淮南地区再次兴兵作乱。

诸葛诞是效忠于曹魏的军事将领,公元 257 年,他杀掉了扬州刺史乐綝,起兵反抗司马昭,同时还派遣自己的儿子前往吴国做人质,“向吴国称臣并请求救援”,吴国派将军全怿等人,“率领三万人马,和文钦一同去救援诸葛诞”。

诸葛诞与孙吴联合之后,声势十分浩大,对司马氏集团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司马昭得知变故后,果断地做出决定,亲自统领二十六万大军向南征讨。

由于诸葛诞镇守的寿春是曹魏的军事重镇,城墙的防御极为坚固,再加上诸葛诞独当一面,手握重兵,又有吴国军队作为后援,所以想要取得胜利,绝非易事。

根据这种情况,司马昭制定了包围城池但不急于进攻,让城中守军坐以待毙的作战计划,他认为 “寿春这座城坚固而且城中兵力众多,强行进攻的话必然会使我方力量耗尽,如果此时有外部敌人来犯,我们就会内外受敌,这是很危险的做法”。

因此,他决定“坚守住三面,如果吴国贼寇从陆路前来,他们携带的军粮必然会很少,我用游动的部队和轻装骑兵截断他们的运输补给线,这样就可以不通过交战而打败他们,吴国贼寇被打败后,文钦等人必然会被擒获”,于是命令各路军队按兵不动,坚守阵地。

司马昭的这一战略方针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吴国的援军被司马昭打败,只得退回江东地区。

诸葛诞在外没有救兵,城内又缺乏粮草,寿春变成了一座孤城。

司马昭又趁机展开攻心战术,他派遣廷尉何祯 “前往淮南地区,向众人阐明叛逆和顺从的利害关系,明示奖惩的规定”,以此来瓦解叛军的军心。

同时,又对驻守在城中的孙吴将领施展反间计,结果吴国将领 “全怿等人率领手下数千人打开城门出城投降”。

在司马昭率兵围困之下,叛军内部又发生了内讧,诸葛诞杀掉了同党文钦。

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走投无路,向司马昭请求投降,文钦本是司马氏的政敌,他的儿子投降后,“军中的官吏请求杀掉他们”,司马昭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 “上表举荐文鸯、文虎都担任将军之职,赐给他们关内侯的爵位”。

叛军看到 “文钦的儿子都没有被杀”,便纷纷投降,已经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态势,司马昭见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自来到包围圈前,指挥四面的军队同时发起猛烈进攻”。

诸葛诞突围逃跑时,被魏军斩杀,淮南地区的叛乱就这样被全部平定了,战事结束之后,有人建议 “淮南地区的人依旧是叛逆,吴国士兵的家人都在江南,不能放他们回去,应该把他们全部活埋”。

司马昭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古人用兵打仗,以保全敌国使其归服为上策,只诛杀那些首恶之人就可以了,吴国士兵就让他们逃回去,正好可以借此展示我中原大国的宽广胸怀和度量”,结果 “一个人都没有杀,而是把他们分别安置在三河附近的郡县,让他们安定下来”。“淮南地区那些被诸葛诞胁迫、裹胁的将士、官吏以及百姓,全都赦免了他们”。

司马昭的这一举动确实展现出了政治家的气魄,和曹操采取的 “包围城池后才投降的就不赦免” 这种屠城的残暴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 “用仁德来攻心” 的怀柔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使得 “吴国的众人心悦诚服,江东地区的人也为之感动”,对争取吴国民心的归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晋武帝平定吴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灭蜀统一全国·——

司马昭自从平定寿春之乱后,让百姓休养生息了六年,期间整治军队,修缮兵器铠甲,准备应对吴、蜀这两个敌国,积极筹备消灭蜀汉、东吴,进而统一天下。

对于司马昭来说,统一天下的关键就在于消灭蜀国。蜀汉虽然偏居在西南的一个角落,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比不上曹魏,然而它所处的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而且蜀汉前期有诸葛亮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治理国家。

诸葛亮对内重视发展农业和军事,法令严明,对外多次征伐曹魏,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所以蜀汉一直是曹魏的强劲对手,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时候,就连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司马懿都 “害怕蜀汉如同害怕老虎一般”,“紧闭军营,加固营垒,不敢和蜀汉军队正面交锋”。

但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的政治日益衰败。姜维连年对曹魏用兵,可失败的次数居多,取胜的次数很少;刘禅不理会朝廷政事,昏庸无能,以至于 “蜀汉的百姓忧愁痛苦”,“民众疲惫不堪”,阶级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锐。

与蜀汉的情况相反,司马氏集团不但在政治方面比较清明,而且大力推行军事屯田,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不仅洛阳地区开垦的田地增多了,就连边缘地区的荒田也都被开垦出来了。

淮河流域到司马懿执政的时候,已经是 “粮仓一个挨着一个”,关中地区到司马师掌权的时候,也有了大量的余粮,这就为司马氏统一天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形势下,敢不敢发起战略进攻,趁着蜀汉衰弱的时候,出兵消灭它呢?曹魏朝廷中有很多人都没有看出消灭蜀汉的条件已经成熟。

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蜀汉的军事力量,又觉得巴蜀地区的天然险阻难以跨越,所以 “朝中的大臣大多认为不可以” 去讨伐蜀汉。甚至就连名将邓艾也 “认为蜀汉还没有出现可乘之机,多次陈述不同的意见”。

但司马昭却力排众议,他对双方的情况都很了解,能够洞悉整个局势,看出蜀汉此时已经是 “军队疲惫,百姓困苦,我现在去讨伐它,就如同看清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

在对吴、蜀两国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地形、气候条件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他及时地抓住战机,制定了先消灭蜀汉,再平定东吴的战略计划。

他的部署是 “先攻取蜀汉,三年之后,借助巴蜀地区顺江而下的地势,从水路和陆路同时进军,这就如同春秋时期晋国先灭掉虞国再拿下虢国,进而吞并韩国、魏国那样的形势”。由此可见,司马昭对于讨伐蜀汉这场战役,早就已经谋划好了,心里很有把握。

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开始之前,司马昭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以此来迷惑吴、蜀两国。他下令 “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这些州郡,全都安排造船,又命令唐咨制造能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对外做出要去讨伐东吴的样子”。这样一来,孙吴就不敢轻易行动,出兵去救援蜀汉了。

公元 263 年,司马昭派遣智勇双全、善于用兵的大将钟会和邓艾率领军队去讨伐蜀汉。魏军的军事行动完全按照司马昭预先制定的战略步骤进行。结果姜维被邓艾牵制在汉中地区,钟会就趁机 “攻击蜀汉防守空虚的地方”,一下子就攻克了蜀汉的军政重镇汉中。接着,魏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逼近成都。

正如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蜀汉这个时候 “外边的城池已经被攻破,城内的男女老少都十分惊恐”,朝廷上下一片慌乱,最后刘禅向邓艾投降,蜀汉就此灭亡了。

司马昭用兵前后不过才三个月,就一举消灭了蜀汉,“自从有征伐的战事以来,还没有像这样迅速取得胜利的情况”。这是因为他准确地看准了形势,及时地组织了战略进攻,所以才取得了胜利。

从某种角度来看,司马昭消灭蜀汉是继承了曹操的事业,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但是,过去有些评论者对司马昭消灭蜀汉的功绩评价并不高。他们在分析三国统一的原因时,往往比较强调客观条件,认为三国后期,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吴、蜀两国,这就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其实客观条件即便已经具备了,但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还是没办法实现的。例如战国后期,尽管秦国相对于东方六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如果没有秦始皇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出现,统一的进程也必然会被延缓。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认为,三国后期如果没有司马昭这样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现,要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那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司马氏统一全国的功绩,习凿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 “消除三国这个大祸害,平息东汉末年以来的纷争,廓清天下的昏暗,奠定流传千载的丰功伟绩的,都是司马氏啊”。纵观三国的历史,习凿齿的这一见解是有一定道理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