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西伯利亚,苏联女兵做了什么,给日本男兵造成了至暗的阴影

历史画中画 2024-10-09 19:38:44

1945年8月,二次大战虽然即将结束,但苏联遭受到的损失依然无法弥补。

工业基础被摧毁可以重建,但死亡了的人口却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以至于影响了苏联国力的恢复与增长。

为此,斯大林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也要使苏联的人口迅速恢复,以便与美国展开争霸。

正当斯大林为此担忧不已时,关东军却为他们送来了廉价的劳动力。

150万苏联军队出兵东北之后,抓回了60万的关东军,这些都是便宜的劳动力,有助于苏联从事经济生产。

关东军既然成为了战俘,那也有战俘的觉悟,他们服从苏联人的管理,按照要求来到了西伯利亚。

哪怕他们知道西伯利亚严酷的生存条件,他们也义无反顾,可当经历了苏联女兵的关押之后,日本男兵们悔不当初,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战场上直接战死。

现在沦落到苏联女兵的手中,成为了要死不活的工具人,终其一生也挥之不去这段阴郁的经历。

那么,日本男兵除了在西伯利亚面对严寒的考验以外,他们还经历了什么,苏联女兵又对他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使得每一个日本男兵叫苦不迭。

苏联出兵东北

1945年5月,纳粹战败之后,欧洲战场上的战士基本上结束了,唯一还剩下战火持续不断的便是亚洲地区了。

苏联此时作为战胜国悠闲的与美国谈着利益,准备对日本关东军下手。

再从美国一方得到足够的好处之后,苏联150万红军出现在了中国东北的土地上。

斯大林此次一鼓作气,拿出欧洲战场上的精锐力量,对付衰败的关东军,其真实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作战。

一方面,苏联清楚日寇在东北十几年的工业基础有多么雄厚,150万的军队除了作战还要掠夺当地的工业基础与工业设备。

另一方面,苏联军队还有尽可能多的抓捕日军战俘,以备回国使用。

至于关东军,由于中国军民的连年打击,以及日本大本营多次抽调南下作战的缘故,其兵力数量以及作战能力都有了断崖式的下降。

虽然表面上自称70万大军,但至少有25万是临时从东北当地武装起来的侨民,以及从日本国内抽调而来的平民。

这些人的作战能力以及武器装备配备情况,较强盛时期的关东军有着明显的差距。

不要说苏联军队与他们作战了,就连抗战末期中国军队打击他们都不成问题。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150万红军从三个方向推进中国东北之后,关东军如丧家之犬般的举手投降。

8.3万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歼灭以后,剩下的60多万人基本上都向苏联缴械投降。

苏联军队一下子获得了60万的俘虏,这些人的吃喝拉撒全由苏联负责,他们不仅不认为这是负担,反而十分高兴能够获得这些日寇。

苏联中央和后勤保障部迅速作出反应,用一节一节的远东列车将这些战俘全部运到了西伯利亚。

至于苏联为何这样做,那便要归结到苏联国内的困境上。

苏联国内的困境

时间回到1945年8月,二次大战在这一刻终于迎来了结束的时间,苏联上下举国欢庆。

但一个险峻的事实也摆在了苏联人的眼前,那便是国内的青壮年劳动力损失严重,致使苏联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限制。

此时苏联国内,男女比例一度达到了1:2.7,众多的年轻劳力都阵亡在了二战当中,社会只剩下一群年幼且又孤苦的寡妇们。

如果仅仅靠着这些力量来恢复国力,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苏联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来弥补这一空缺,尽管60万的日寇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将它们投放到西伯利亚这种苦寒之地,还是有不小的助力的。

众所周知,西伯利亚是一个苦寒之地,哪怕战斗民族都对其惧怕不已。

可西伯利亚同样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森林和矿产数之不尽,这些资源对于苏联国力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其让苏联人去开采,倒不如利用日本战俘进行开发,这样还不用承担额外的经济支出,只需派人进行集中管理就可以了。

苏联女兵的管理与特殊照顾

既然苏联国内男女比例已经失衡十分严重,这就使得青壮年劳动力全都被安排到了重要的岗位上,其他一些次要岗位、轻体力的劳动则由妇女承担。

比如看管西伯利亚的日寇战俘这样的任务,便落到了部分妇女的头上。

经过连年的战争,苏联妇女失去了丈夫、儿子,成为了孤苦无依的寡妇,她们急需一个男性支撑起家里的天,可苏联国内的现实情况却让他们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一困难。

加之看管日本战俘的苏联妇女大多是生过孩子的,连年战争的摧残以及欧洲人生育后的体貌特征变化,让这些妇女与年轻女子有明显的不同。

本就捉襟见肘的苏联青壮年又怎会选择她们呢,于是,这群苏联妇女将目标瞄向了日本丈夫。

斯大林为了约束苏联妇女的行为,曾经出台过相关的规定,在规定里明确指出苏联妇女禁止与西欧俘虏进行交易。

但可以与日本战俘有一些往来,毕竟,日本对于他们的侵略较少。

为此便出现了苏联妇女与日本战俘的结合,可这种结合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原罪。

日本战俘想要的不过是一时的释放,而苏联妇女却是想着真正找一个男人。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决定了,一旦日本战俘与苏联妇女有瓜葛之后,他就很难再回到日本国内,只能终身留在苏联妇女身边。

这对于日本战俘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没有瓜葛也就意味着无法释放;有了瓜葛就必须留在苏联。

更要命的是,苏联妇女借着管理者的身份,会给日本男兵施加无形的压力,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很多日本战俘在享受完释放的快乐之后,纷纷后悔不已,面对苏联妇女的步步紧逼,他们唯有自杀才能逃脱这种煎熬。

除此以外,战争的胜利也使得苏联妇女的心情有了很大的放松,她们每天都会洗热水澡,烧水的工作自然要落到日本男兵的头上。

一群苏联妇女一丝不挂的在室内洗澡,日本兵却要在外忙碌为她们接水、送水。

这种屈辱是任何一个日本武士所不能忍受的,而且,高大的苏联妇女对弱小的日本男兵也形成了心理上的压迫,致使日本男兵的心理更加阴暗。

俄罗斯话剧《日本战俘、苏联妇女》便以一对跨国恋的经历,讲述了这段历史。

在压榨与侮辱下,死亡与自杀的日本男兵不在少数,即使活下来的也痛苦不已。

等到1950年日寇战俘纷纷回国时,大约有17万人死在了西伯利亚。

无论是苏联男兵,还是苏联女兵,对待日本战俘的态度都是明确的,但换来的依然是日寇战俘的冥顽不灵。

这一点也是我们要吸取的教训,对于日本战争罪犯无论如何改造,他们终究是不会悔改的,唯有物理超度才能解决战争的隐患。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