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毛泽东(1910)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 年的秋天,17岁的伟人,怀着鸿鹄之志,立志学有所成,报效国家。
少年伟人,从来就不是逆来顺受的脾气,他敢于反抗封建社会专制下的暴政。内心渴求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改变这样的残暴政权,解救黎民于水火。
1910 年 4 月,湖南粮荒引发饥民暴动,后遭镇压,此事在少年伟人学堂被热烈讨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对百姓遭遇深感不平,正如他对斯诺所说,这些事在他已有反抗意识的心灵上留下磨灭不掉的印记,在读了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后,他开始有政治觉悟,意识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就在这一年秋天,立志救国救民的少年,毅然决然地踏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从此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这个少年不可或缺的身影。
这个少年一路坎坷,一路成长,39年后终于撑起四万五同胞的腰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