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国出兵超135万,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2-10 09:42:33

抗美援朝,中国出兵超135万,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

世人皆知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派出了135万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之前的岁月里,朝鲜曾多次向中国伸出援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军事援助到后勤支持,朝鲜对中国的帮助可谓意义深远。

当年,朝鲜是如何支援中国的?又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一、血浓于水:中朝两国的历史渊源

世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可谁又曾想到,在那遥远的岁月里,中朝两国的关系竟比这还要亲近千百倍!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立乐浪郡,从此中朝两国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高句丽王倾心汉文化,不仅向汉朝称臣纳贡,还派遣王子入长安求学。这一举动,为两国的文化交融埋下了深厚的种子。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更是将"事大交邻"奉为立国之本。每逢朝鲜国王即位,必先遣使赴明告哀请封,这便是著名的"请封礼"。说来也有趣,朝鲜国王即位前还要先向中国皇帝请示,得到"准奏"后才能正式登基。

159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了朝鲜半岛的宁静。丰臣秀吉率领的倭军长驱直入,一路攻城略地,直指汉城。朝鲜国王李昖仓皇北逻,向明朝告急。

就在朝鲜危难之际,明朝派出了李如松将军率军驰援。这位"东征名将"率领的明军,在平壤城下与倭军展开激战。当时,李如松一声令下,明军将士冒着箭雨向前冲锋,终于将倭军赶出了平壤城。

这一仗打得可谓惊心动魄!当时有个小细节很少人知道:在战斗最激烈时,朝鲜民众自发组织起"义勇军",配合明军作战。他们熟悉地形,常常在夜间偷袭倭军营地,或为明军带路、送情报,立下了不少战功。

到了1894年,又一场战争改变了两国的命运。在甲午战争中,大清帝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份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还让清政府放弃了对朝鲜的宗主权。但即便如此,两国人民间的情谊并未就此断绝。

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许多朝鲜知识分子依然心系中国。他们中有人在中国办学堂,教授中文;有人创办报纸,传播新思想;更有人积极投身到中国的维新运动中。比如,当时在汉城颇有声望的实学家朴殷植,就曾多次往返中朝两国,呼吁两国人民团结抗争。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中朝两国的情谊,不仅仅是外交文书上的一纸条约,更是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篇章。正如当时一位朝鲜学者所说:"虽有山水之隔,却无心意之远。"

二、并肩作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支援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朝鲜支援,就不得不提到1931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当时的东北,已经落入日军铁蹄之下。但在白山黑水之间,却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在进行着顽强的抗争。

这支队伍就是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在这支队伍中,活跃着一批年轻的朝鲜战士。他们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时年20岁的金日成。1932年春,金日成带领着一群朝鲜青年,在安图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抗联的生活异常艰苦。有一次,金日成带领的队伍在密林中被日军围困,整整七天没有吃上一粒粮食。但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这些朝鲜战士依然坚持战斗,用顽强的意志和敌人周旋。

1936年3月,发生了一场震惊东北的战斗。在吉林省汪清县,抗联战士与日军展开激战。战斗中,朝鲜籍战士崔庸健率先冲锋,一人击毙敌军十余人。这一战,成为了抗联历史上的传奇战例。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1938年,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朝鲜青年李白南为掩护战友撤退,独自阻击追击的日军。他用尽最后一颗子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当地百姓将他葬在山岗上,每年清明都会前去扫墓。

除了这些战斗英雄,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朝鲜民众在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安东(今丹东)、延吉等地,朝鲜人开设的小店铺常常成为抗联地下联络点。他们用各种方式传递情报,运送物资,为抗日战士提供庇护。

1940年,在日军的疯狂"讨伐"下,抗联战士被迫转移。一位名叫金哲洙的朝鲜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带领抗联战士穿过日军的封锁线。途中,他用自己仅有的口粮救活了几位饥饿的战士。

这种支援不仅限于东北地区。在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也活跃着朝鲜反日志士的身影。他们与中国地下党建立联系,协助运送武器弹药,甚至组织破坏日军的军事设施。

1940年春天,在上海的一个码头,几位朝鲜工人装扮的志士,成功将一批藏在鱼罐头箱中的手榴弹运送给了地下党。这批武器后来被用于破坏了日军的一个弹药库。

这些朝鲜志士中,有不少是在日本殖民统治下逃亡到中国的爱国者。他们深知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因此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战斗到底。

三、生死相托:解放战争中的朝鲜援助

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就在这危急时刻,朝鲜再次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而这一次的援助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令世人惊叹。

1947年春,东北战局异常紧张。国民党军队重兵集结,企图一举夺取东北根据地。就在这时,一支特殊的队伍悄然穿过鸭绿江,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这支队伍竟有两万多名朝鲜青年!

这些朝鲜战士中,有一位名叫金永植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在四平保卫战中,他带领的炮兵连在弹药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连续作战七天七夜。最后一战时,他们甚至将炮弹一颗一颗地用手抬到阵地上,愣是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更令人称奇的是朝鲜的后勤支援。1947年6月,东北解放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补给线几乎被完全切断。危急时刻,朝鲜方面开辟了一条秘密运输线,从元山港一直延伸到安东(今丹东)。

在这条生命线上,朝鲜火车司机李在德创造了一个奇迹。他驾驶的列车装载着两千多车皮的军需物资,必须在夜间通过敌机频繁轰炸的区域。李在德想出了一个妙计:白天将火车藏在山洞里,夜晚才开出来急行军。就这样,他安全运送了数万吨弹药和军需物资。

军需物资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批"神秘罐头"。表面上看是普通的鱼罐头,实际里面装的都是手榴弹和子弹。这些"罐头"最后都成功运到了前线战士手中,为解放军取得胜利立下了大功。

1948年,战事进入最激烈阶段。朝鲜不仅为解放军提供物资援助,还开放了多个港口作为后勤基地。其中,清津港成为了解放军最重要的海上补给线之一。据统计,仅1948年上半年,经由清津港运送的战略物资就达到了21万吨。

不仅如此,朝鲜还为大量解放军伤员提供了医疗救治。在朝鲜境内,设立了多个秘密医院,专门收治重伤员。一位名叫金福顺的朝鲜护士,曾经连续工作72小时,救治了30多名重伤员。这些伤员后来都重返战场,继续战斗。

最令人感动的是,当国民党军队切断东北解放区与关内的联系时,成千上万的朝鲜普通百姓挺身而出,为解放军战士提供掩护。他们把自己的家变成秘密联络点,把自家的地窖改造成武器库,把田间地头变成临时机场。

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朝鲜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同志加兄弟"。他们不计回报的援助,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有了这样的友谊和支持,解放军才能在东北战场上转败为胜,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四、情比金坚:抗美援朝时期的互助

1950年10月19日,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鸭绿江边集结。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即将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的伟大征程。谁能想到,当年接受过朝鲜人民援助的中国军队,这一次要以援助者的身份重返朝鲜战场。

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战士中,就有不少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过朝鲜人民帮助的老兵。他们中有个叫张志远的战士,在1948年曾被朝鲜一户农民家收留养伤。如今,他又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

志愿军刚入朝时,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在这关键时刻,朝鲜人民纷纷行动起来。平安北道的农民们组织起了"运输队",用牛车、马车甚至手推车运送军需物资。一位名叫金德善的老农,带领乡亲们用40多辆牛车,昼夜不停地往返于前线。

最让志愿军战士难忘的是朝鲜百姓的"包饺子运动"。1951年春节前夕,朝鲜妇女们得知中国人过年要吃饺子,便自发组织起来包饺子。在元山市,竟有上万名妇女参与其中,一天之内包出了十几万个饺子,全部送到了前线。

前线战斗异常激烈。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阵地争夺战。就在弹药即将耗尽的紧急关头,朝鲜人民又一次显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他们组成了长达数十公里的"人力传送带",将一箱箱弹药从后方传递到阵地。

1951年夏天的长津湖战役中,朝鲜老百姓更是作出了感人至深的举动。当时气温低至零下40度,许多志愿军战士冻伤了手脚。朝鲜百姓得知后,纷纷捐出自家仅有的棉衣棉被。一位名叫朴顺姬的老大娘,甚至把自己唯一的棉被剪成了两半,给了两个冻伤的志愿军战士。

战争期间,朝鲜人民还承担起了照顾志愿军伤员的重任。在平壤、开城等地,很多民房被改造成临时医院。朝鲜医护人员与志愿军医疗队并肩工作,日夜照料伤员。据统计,仅平壤一地,就有超过两万名志愿军伤员得到了救治。

更令人动容的是,很多朝鲜家庭主动收养了志愿军烈士的遗孤。在咸兴市,一位叫金春月的妇女收养了三名中国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这些感人故事,在朝鲜大地上不胜枚举。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这场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战火中凝结的中朝友谊,却在和平年代继续传承。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陵园里,每年都会有朝鲜民众自发前来祭扫。他们带着鲜花,向长眠于此的志愿军烈士表达永远的敬意。

五、山高水长:新中国成立后的深厚情谊

1958年春天,北京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些来自朝鲜的技术人员,带着他们的图纸和设备,来到了首钢。当时的首钢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朝鲜的金策制铁所派出了他们最优秀的专家前来援助。

这些朝鲜专家中,有位叫金正浩的工程师格外引人注目。他带来了金策制铁所最先进的炼钢技术,帮助首钢提高了钢材质量。这位朝鲜工程师在首钢一待就是半年,直到技术完全转移成功才回国。

19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这困难时期,朝鲜向中国伸出了援手。1961年春天,一列特殊的火车从平壤驶向北京。车厢里装的不是别的,正是朝鲜人民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粮食和物资。

更让人感动的是,当年曾在朝鲜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依然在延续。1965年,原志愿军战士李德山重返朝鲜,寻找当年救助过他的朝鲜家庭。没想到,那户人家不仅还保存着他当年留下的军帽,还一直在打理着附近志愿军烈士的墓地。

1976年,唐山发生特大地震。消息传到平壤后,朝鲜立即组织了一支医疗队赶赴灾区。这支医疗队中有位叫金英姬的护士,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地护士。这一次,她又来到中国救死扶伤。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朝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1982年,第一批朝鲜留学生来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其中一位叫朴正日的学生,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中朝文化交流使者,翻译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朝鲜再次向中国提供了紧急援助。在平安北道,当地百姓自发组织募捐活动,将筹集到的物资送往中国灾区。一位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失去丈夫的朝鲜老太太,将自己多年积蓄的2000元钱全部捐了出来。

2008年汶川地震后,朝鲜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一。除了政府援助外,朝鲜民间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在平壤第一百货商店前,排起了长长的捐款队伍。许多朝鲜老人带着孩子前来捐款,向孩子们讲述着中朝友谊的故事。

而在中国,每年都有大批志愿者前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活动。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陵园,中国游客常常能看到朝鲜少年儿童在此整理墓地、献花。这些朝鲜青少年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却将中朝友谊代代相传。

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朝鲜克服自身困难,向中国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在物资箱上,朝鲜工人们用中文写下"中朝一家亲"的字样。这份情谊,穿越时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