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民国泰县志稿》,偶然看到一个字“糂”。乍一见面,还有些懵懂,再一看这个方音字的解释,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们经常吃的日常饮食吗。
《说文解字》:粒,椹也。以米和羹也,从米甚声,一曰“粒”也。桑感切,泰人谓饭粒为米糂。“糂”,在泰州人的方音里读如“酸”。这是一个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抑或者在将来都是泰州、如皋、海安、东台地区乡村百姓极为常用的一个字。
从文字学的角度,乍一看似乎糂就是粒,粒就是糂。但细看《说文解字》中关于两字的解释,其实是有大不同的。粒就是米粒,是口头常用语。粒乃糂之别称也。但米粒侧重于米粟之粒。一粒米,可作量词。糂,以米和羹也,古之羹必和以米。注曰:凡羹齐宜五味之和米屑之糁。今(东汉时)南人俗语曰:“米糁饭”。籒文糂从朁,糁古文糂从参,字形为糁。
撇开文字学的训诂推演,这“糂”字,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菜酸饭,菜酸粥的“酸”字的正字。也就是我们日常吃的那种以米打底,和以其他菜蔬或米屑做成的饭粥,就是我们所说的菜糂饭,菜糂粥。不过是我们过去好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就一律以同音字“酸”代之,久而久之,反倒忘了本字所在。
煮饭,尤其是熬粥的时候,以杂色菜蔬掺和其中,同时放入油盐,是泰如海东最常见的日常饮食。地域不同,掺和的菜蔬也各有不同,掺和的时机方式也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地独具特色的糂饭糂粥。
有意思的是,不论是否加入青菜,大多数地区都以菜糂粥的名字作为统一名称。
南乡(通常所称的河南地区,以上官运盐河作为分水岭),一直到如皋一带,芋头菜糂粥最多。选芋头子,老头也行,以沙地里出产的香塘芋最佳。洗净刮皮,切成颗粒均匀的小方丁,放入煮沸的粥锅里,适量放入油和盐调味,再上锅煮至芋头粒酥烂即可。这或许是现代版的改良做法,简易省事省时。
最原始、最本真的做法应该是热锅凉油,将芋头粒放进去炒,加入适量盐调味,待其半熟成羹,然后放进水和米与芋头粒一起煮,直至煮熟至黏稠。这就做成了一锅芋头糂粥。这就是《说文解字》中对“糂”的解释“以米和羹”,现在,比较讲究的人家还坚持这样做。
河南地区做糂粥,也有以山芋掺和的。山芋味甜,一般就不放油盐调味了。
河北地区,则是以青菜为主打,也有以芸豆、赤豆掺和的,后来条件好一点了,在菜糂粥里加入花生米。以本地出产的青菜煮菜糂粥是河北地区人家最多的选择。选自家地里的短腿青或者黑塔菜(本地青菜名)洗净切碎,待米粥煮至将熟时,倒入切碎的菜末,放入油盐调味,煮熟后食用,咸淡适口,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倍增。这是一般家庭的做法。也有的人家将切碎的菜末先在锅上炒至翠绿,然后放进已经熬至将熟的粥锅里,这样煮出来的菜糂粥菜色更加翠碧。菜糂粥因为加入的是青菜,菜叶久煮就会颜色萎黄,因此无论是将青菜炒制后入锅,还是以切碎的生菜末入锅,菜末如果后,都要严格控制火候与时间,这样才能获得色香味俱佳的糂粥。以芸豆、红豆、小豆、花生等加入米粥(饭)中做出糂饭糂粥,加工要求就没有加入青菜的要求高了。
现在看来菜糂粥、糂饭作为泰州地区百姓的日常饮食,其历史可以远至东汉(公元100年左右),而且这也可能是咸泡饭,盖浇饭,甚至包括八宝粥、八宝饭等很多美食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