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悲愤不满的同时也给出了鼓励,鲍照《拟行路难》

凝萨 2025-01-06 02:12:49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南朝诗人鲍照写过十八首《拟行路难》,讲述他的感慨。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是第四首,“泻水置平地”。《行路难》是乐府古题,通俗讲就是汉代乐府常见题材,常常用来讲述人生不如意,生活不幸福。

鲍照是山东人,他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庾信并称为“鲍庾”。鲍照年轻时结识了刘义庆,就是那位写出《世说新语》《幽明录》的贵族。有了贵人赏识,鲍照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他跟随刘义庆到了江州,后来又到了南兖州。刘义庆死后,贵族刘濬很赏识他的才华,鲍照依然有人照拂。不过后来刘濬联合太子发动政变,幸好没有牵扯到鲍照身上。

南北朝时期非常讲究出身门第,门阀士族出身的人往往会有更大成就。当时没有科举制度,靠选官制度才能步入仕途实现人生理想。像鲍照这样出身不高的人,很难有机会出人头地。哪怕他有贵人相助,人生之路也会磕磕绊绊。他有才华,有能力,就是缺少了高贵的身份。他写这首行路难,就是为了替寒门子弟发声,慨叹底层士人的悲哀。

他在诗中写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等级差异,有人困顿潦倒,有人大富大贵,他们的人生是不一样。就像往平地上倒了一杯水,水会向着不同方向流淌。鲍照觉得这应该就是人生的宿命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仅靠出身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这样公平吗?即便如此,你也不能一天到晚坐着叹息,行走时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鲍照受到过打击,他会换位思考。有贵人相助人生之路依然充满荆棘,那些没人帮助的士子肯定会受到更多挫折。鲍照劝那些身处困境的士子,不要放弃理想,不能消极面对人生。他在表达悲愤不满的同时,也给出了鼓励。

喝酒可以解忧愁,如果还觉得心中郁闷,不妨唱《行路难》。歌声因频频举杯饮酒而打断,鲍照有几句心里话想要说。人心不是草木石头,怎能没有感情呢?不过除了鼓励贫寒士子自立自强,他又能说什么呢。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制度就是这样,他一介文人不可能造反起义,无法改变社会现实。他想了又想,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没敢说出憋在心里的话。

鲍照晚年从军在荆州担任前军记室参军,贵族刘彧造反杀死了皇帝刘子业,刘彧称帝。镇守荆州的主将不听从新帝调令,打算造反。皇帝发兵平叛,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死的时候只有51岁,始终没有实现人生理想。他的社会地位没有提高,他的生活状况依然窘迫。不过他积极态度,鼓舞了很多遭遇和他相近的士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