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啫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病、爱德华氏菌和链球菌怎么预防?

易运无 2024-08-21 11:52:32

罗非鱼啫水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病、爱德华氏菌、链球菌怎么办?罗非鱼常见菌类怎么预防?一旦池塘爆发菌病,轻者造成罗非鱼20%~30%的死亡率,重者达90%以上!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讲一下:罗非鱼常见病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病、爱德华氏菌、链球菌病)的症状表现和预防措施。

一、高温天气罗非鱼常见的病菌种类

1、罗非鱼链球菌病

疾病症状:患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从外观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病鱼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患非溶血型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有腹水储积,肛门四周发红,肠管弛缓。

流行规律:我国南方罗非鱼养殖区域主要流行时间为5-10月的高温阶段,流行水温25-37度,发病率达20%-30%。

每年的6-9月份是罗非鱼大量摄食、生长迅猛的最佳养殖阶段,但也是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60%-100%,在高水温季节时,病鱼死亡高峰期可持续2-3周。该病主要威胁100q以上的罗非鱼,但近些年发现100q以下的鱼苗都常有此病发生。

近年来,罗非鱼链球菌病在粤西地区发病率高达70%,死亡率普遍在10~20%,局部区域高达70%,甚至100%;

300g以上大鱼和25g~150g的鱼苗均大面积暴发,而且小苗的死亡率更高,小苗发病后一开始一般少量死亡,随后2~3天大量死亡,从几百到上千条不等。

苗种自生携带、池塘底泥残留、水质污染等,其传播的方式以水平传播为主,非常迅速,当在适当的温度下爆发时,3~5天内可波及全塘,尤以鱼的粪便、死鱼的尸体、流通的水体等途径传播迅速。

链球菌感染鱼体后,通过体内循环直接进入细胞的细胞质内,破坏细胞质的线粒体后,供能系统受到破坏,体内DNA复制受阻,进而破坏细胞。

链球菌为革染氏阳性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时生存于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的水域中能长期生存。

当水温和池塘环境发生变化时,鱼体抵抗力降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喂量大的池塘易感染链球菌。

2、罗非鱼爱德华氏菌病疾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鰭、臀鳍的尖端和背鰭的后端坏死发白。

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分歧而有很大差别,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发病缘由: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惹起。爱德华氏菌为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靠周生鞭毛运动,但鲇鱼爱德华氏菌在25℃时有动力,在 37℃时无动力。除鲇鱼爱德华氏菌外,其他种最适生长温度为37℃。

生存环境:可存活于动物肠道、粪便及淡水中。无症状的带菌鱼通过粪便散播细菌,细菌在养殖池塘中持续存在并能不断引起该病发生与流行,该菌能在沉积物中存活很长时间。

引发病症:机会致病菌,病后表现的症状及病变等在各种鱼中有所不同。已报道的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常见的肠道感染后发生急性败血症,除了一般的细菌感染所表现出的特征外,贫血和眼球突出是常见的症状,在肝脏及其他内脏器官表现有出血点和坏死点分布。

二是慢性感染,最初在鼻根的嗅觉囊,继之缓慢发展到脑组织形成肉芽肿性炎症,伴有交替的倦怠和不规则游动,在后期典型的“ 头穿孔” 病例可见到头背颅侧部烂的很深,一直暴露出脑部。

流行水温 18~28℃,在此温度范围以外带菌的鱼群体只有少数发病死亡。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

眼球突出或混浊白。此外,有的患病罗非鱼体表可见有膨隆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

3、罗非鱼气单胞菌

疾病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分歧类型的症状。肠炎型次要表示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

体表溃烂型表示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广泛全身,体表充血,鳞片零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是以又称溃疡病、溃烂病。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人感染后可导致腹泻。

在水温14~40℃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30℃为最适温度;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罗非鱼最常见细菌性疾病之一。患病罗非鱼的头部、鳃盖、躯干及鳍条等处充血、发炎、溃烂,鳞片松动、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严重者烂及骨骼呈洞穴状,有时一条病鱼体表有病灶50多处。

将鱼剖开,可见肝早褐色(健康罗非鱼为鲜红色),胆囊呈黑绿色(健康鱼为透明淡绿色),且肿大(约为健康鱼的一倍左右)。

流行情况:肠炎型嗜水气单胞菌病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下的罗非鱼,特别是10克以下稚鱼。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8月。

体表溃烂病在工厂化养殖和越冬期的罗非鱼。罗非鱼养殖密度高,容易造成鱼体损伤,加上溶氧低,水质条件差。

这些都会导致病原菌数量增加快,很容易发生鱼体表皮肤溃烂病。严重发病时,罗非鱼气单胞菌的感染率可在 50%以上。

发病缘由:气单胞菌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惹起。产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没有芽胞和荚膜。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具传染性,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引发白鲢暴发性出血病、甲鱼败血病、黄鳝出血病、鳗鲡红鳍病等。也可引起竖鳞病。

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当环境骤变,水质恶化时,常会与其它菌(如温和产气单胞菌、弧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疾病一般病势较猛,多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率很高。

4、罗非鱼假单胞菌病

疾病症状:外观症状表示为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这是典型症状,确诊需借助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

发病缘由: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惹起。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有数根极生鞭毛,运动,不产芽孢。

生存环境:是一种环境污染菌。适宜温度25~30℃,40℃尚能生长。广泛分布于水体、水下污泥中。需氧,进行严格的呼吸型代谢,或以硝酸盐为替代的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化能营养异养,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

引发病症:条件致病,自溶后产生毒素,主要引起赤皮病。

当罗非鱼鱼体受伤时,体表失去了屏障作用,病菌侵入皮肤损伤处,在该处生长繁殖,而后进入鱼体内,产生败血症。

二、罗非鱼常见菌类的预防措施

1、放苗或过塘前,做好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可使用“海得宝”每亩每米用10-20毫升,每隔7-10天左右用一次,直接用本塘水稀释后全池泼洒,杀灭塘中有害弧菌和细菌。

2、根据增氧能力匹配养殖密度,一般建议1万斤鱼匹配1.5kW的增氧能力,防止高温期因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缺氧;高温期投喂,规格0.5斤/尾以上的建议少于100斤/天,杜绝过量投喂造成水质恶化,诱发病害。

3、养殖期间,定期使用“海得宝”来调水改底,注意培藻补菌,调控水体的藻类和菌群平衡,保持水环境稳定,避免养殖环境变化诱发病毒病。海得宝可以净化水质。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增强水体溶氧与稳定性,保持水体活性与良好水色,优化水体环境。 控制水质中的弧菌数量,保持养殖水质富含溶解氧,实现细菌相和水相平衡

4、慎用杀虫、消毒等刺激性大的药物,尤其是在发病率较高的季节,避免诱发病毒病。

5、高温期之前可提前泼洒或内服“五黄粉”增强体质;五黄粉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提取物大黄、黄连、黄柏、黄芪、黄芩等,可以促进肝脏的解毒和排毒,修复肝脏损伤,恢复肝脏功能。

改善水体水质,保肝护胆。适用于海、淡水养殖的水产动物,对水体以及水产动物(鳃、体表等)组织致病菌有强大的抑菌、灭菌、抗病毒作用。

预防和改善水产动物由病菌引起的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腐皮病、肿嘴、吐肠、暴发性出血病等。

6、疾病多于高温期发病,发病后减少投喂,用“海得宝”等增氧稳水,病情稳定后泼洒“五黄粉”抗菌防细菌继发感。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