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共69篇列传,其中68篇是故事型的,只有1篇不是故事,那就是伯夷列传。而且,作为人物传记,伯夷列传整篇写伯夷的内容只有不到一半,甚至通篇看下来,司马迁真正想作传记的人也不是伯夷,更像是在发泄情绪。
那么伯夷列传到底写了什么?他到底想写什么?为什么说他发泄情绪?
想了解这些问题,还得回到这篇传记当中去,又难免得追溯一下司马迁自己的遭遇了。待看完这篇文章,你便知道司马迁不是在怨,而是在疑惑、在探讨、在表态,在表达一种开路者的态度,一种我行我素的态度。
司马迁的疑惑之一:伯夷怨还是不怨?司马迁注意到伯夷这个人,是因为孔子的一段简短的评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这段评语的意思是:“伯夷和叔齐两个人不记仇,所以也很少怨恨,因为他们要的就是仁德的名声,得到的也是仁德的名声,自然就没什么好怨恨的。”
司马迁比较疑惑的是:这两个人为什么会被孔子表扬?又为何说他们不怨?难道他们该有怨吗?看到两人的传记还有两人唱的诗歌之后,他又疑惑了。
他疑惑什么呢?先来看看伯夷叔齐的相关内容吧:
伯夷和叔齐本来是商汤时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之前想让叔齐继承他的位置,可是孤竹君死后,叔齐觉得伯夷比他更能干,就想把位置让给伯夷。可伯夷觉得让叔齐做国君是他老爸的遗命,不能违背,他就跑了。结果叔齐一看:好小子,你竟然跑了,你不干,老子也不想干了。于是两个人一起跑了,跑到了西伯昌的属地上准备在那里养老。
可是,不久西伯姬昌死在了商纣王的暴政之下,他儿子周武王驮着他的灵牌就要去讨伐商纣王。这时候伯夷叔齐两个人就去阻拦,他们拉着周武王的说:“你老爸死了,你没把他弄回来下葬就是不孝顺,你作为臣子去讨伐国君就是不忠诚,这么不忠不孝的事情你不能干啊!”
当然,没有人会听他们的,接着一个月不到,周武王就把商纣王朝推翻了,并且重新建立一个朝代——周代。
伯夷叔齐虽然也觉得商纣王朝的确太过残暴,合该灭亡,但也不认为应该被臣子推翻。他们觉得周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
以臣谋君的口子被打开,以后将不断有觉得自己能力强的人来推翻自己的国君,社会就会乱掉。
所以他们虽然不想着为故国报仇,却也不愿意呆在周朝,并且发誓不吃周朝一粒米,不呼吸周朝一丝空气。他们因此隐居到了偏僻高耸的首阳山上,每天吃野菜过活。可是野菜怎么可能饱腹?两人最后都饿死了,死得有些凄凉。
孔子看过他们的故事之后,觉得两个这两个都是圣贤啊!怎么可以不名垂青史呢?于是他老人家大笔一挥,就写下了那一段评语。并断定他们两个都没有怨恨了。
然而,司马迁疑惑的却是,他们真的就没有怨恨吗?
伯夷叔齐死前曾唱过一首歌,歌词为:“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龙、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段词的意思是:“我宁愿在这大山里吃野菜,也不愿意活在世间看这天下在暴力的更替下一错再错。可惜啊!古圣贤都不在了,还没找到人可以依靠,就要死了!”
看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也有怨气么?这明明就是怨恨自己无处可依,世风日下啊!怎么会没有怨气呢?
在司马迁看来,像伯夷叔齐这样仁德的人最后却是饿死的,不可悲吗?
可明明只要他们不坚持心中的仁德就可以好好地活下去的,他们明明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该吃吃该喝喝,好好活着哪怕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是好的呀?可是他们却依旧以绝食吃野菜这种方式来对抗。说明他们是真的仁德,他们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未来会乱的天下抗议哀悼啊!
这样的人是应该有好报的,可是他们的结局却那么凄惨。
司马迁的疑惑之二:天道是公还是不公?该不该怨?有人说:“天道从来不会偏袒谁,善良的人能得到天道的青睐”,然而,从伯夷叔齐两人的命运看来又不是那么回事。他们一生德行高尚,却短命得狠。而且更讽刺的是,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盗跖却活了很长的岁数。
盗跖是比较极端明显的例子,还有很多作恶的人都活得长命百岁的。而很多善良仁德的人却常常遭遇横祸。是否天道不公呢?
司马迁自己就是一个规行矩步,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遭遇横祸的。
司马迁本来是继承父亲的官爵,做了个小小的太史令,因为帮被传投降匈奴的少将军李陵辩解了几句,就被皇帝降罪,实行了所有男人引以为耻的腐刑,失去了做一个正常男人的资格。
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李陵又是个什么人?司马迁和李陵有什么关系?
其实,司马迁和李陵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没关系,不代表不了解。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来,是搜集了很多资料的。自然,他收集资料的能力一般人是想象不到的。
司马迁虽然一个人默默无闻做他的史料工作,可朝堂上,朝堂外的事情他都清清楚楚。
他从李陵平时的举止当中推断出李陵是一个真正的汉子,是个不会轻易投降的人。是以他推断传言可能不实,李陵一定在想办法回到大汉来的。他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李陵是什么人?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一家人都是汉朝的忠烈。李陵平时也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爱搞官场关系,只和士兵待一起。他得到赏赐或者有点小钱第一件事就是想到给士兵们发补贴什么的,所以也十分受士兵爱戴。
李陵当时去匈奴诱敌,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十万铁骑。结果被匈奴举国围攻,却等不到援兵来。他带着士兵拼死杀敌,一呼百应,却也挡不住胡兵的车轮战术的拖耗,最终他被俘虏了。他本来是打算伺机逃回大汉的。
可是传到朝廷那里,却变成李陵投降匈奴了。然后就朝廷里一堆吃干饭的汉室宗亲在那里泼李陵的冷水,附和那些说他叛国的言论。司马迁看不下去了,这些个汉室宗亲大臣尸位素餐也就罢了,竟然还想陷害忠良!恰好皇帝问他意见,他就分析了一下,觉得李陵不可能背叛汉朝,结果还没说完皇帝就大怒了,觉得司马迁是在讽刺他。接着很多人就都指责他勾结李陵,替叛国贼说话,于是司马迁就被下大狱判刑了。而李陵全家也被皇帝弄死了,绝了李陵回来的希望。
这整件事看下来,李陵最冤枉,司马迁最无辜。他们可都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一个尽职,一个尽忠,可是天道对他们不公。那些尸位素餐的宗亲们却好好儿地继续享乐,继续混日子。这是为什么呢?
再结合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的疑问:“怨也非也?”似乎司马迁也是有怨的,似乎司马迁想表达的就是天道不公,想发泄的就是他的满腔怨气。
然而,这么认为,似乎有点小人之心了。怨恨,从来不是司马迁的目的。
司马迁最后引用孔子的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天道公不公是天道的事情,而司马迁觉得无论伯夷叔齐、许由还是李陵颜回他们也并没有后悔自己做的选择,要在给他们一次选择,他们可能还是同样的做法。而盗跖这类人就更不必说,都是各人的选择,是那种知道结果也还是会去做的选择。所以他并不后悔,那么司马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司马迁的疑惑之三:为什么有光芒的小人物要被历史遗忘?司马迁在开篇说,古代《诗》和《书》里面有关虞和夏的史实里面记载了有关于尧舜禹之间的禅让还有对君位考察、慎重交付帝权这样的事迹。所以很多人因此知道尧舜禹三位是圣贤的君主。但因为这些经典史料里面,只载君王等重要人物的事迹,其他无关紧要的都被史料抛弃了。但是有一个人,司马迁觉得是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因为这个人同样被尧禅让过,只不过他没接罢了。这个人叫许由。当然,没有史料记载,这就只能算是一个传说。
传说尧当年是要把位置让给许由的。但是许由不愿意接受帝位,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于是他跑了,隐居起来了。
如果传说是真的,那么许由也应该是一个圣贤级别的人物。而且许由的事迹与伯夷叔齐差不多,伯夷叔齐却能广为人知,而许由却很少有人知道,甚至连他的只言片语都没有。这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许由的事情是假的?
司马迁也曾有此怀疑,但他听说许由死后被葬在箕山上之后,他就亲自爬上去看,结果还真就看到了许由的墓。司马迁由此推断,许由的事情是真实的。
那么为什么只有伯夷叔齐的名声在外,许由却籍籍无名呢?
那是因为伯夷叔齐两个人被孔子发现了,他们被孔子这样的名声显赫的大圣人称赞是仁德的人,所以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就广为人知了。
孔子的弟子颜回,据说是孔子弟子当中最贤德的一个人,但是最后他也是饿死的。他什么也没做,要不是做了孔子的徒弟被记录下来,他可能就会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颜回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个人物,但是,他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仁德的人,只因为,孔子说他仁德,被记录下来了。
许由没那么好的运气,没人发现他。所以就是司马迁也只知道他的名字和传说,却并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话。但既然他还有传说在江湖,说明,许由这个人确实是被百姓认可称颂并口口相传的。那么,到司马迁的时候已经只知道一个名字了,日子再久一点会怎么样呢?许由这两个字可能彻底消失在尘埃里面了吧。
而且,名不见经传的堪称贤能的人就只有许由吗?不是的。颜回很多、许由也很多。
可那些像颜回、许由的人,难道就该淹没在时间的尘埃里吗?
不该的,他们也应该被历史铭记的。其实从伯夷叔齐还有颜回的事迹来看,孔子已经给了一种,铭记小人物的参考。
最后:司马迁想明白了,他的使命是为闪光的小人物立传这才是司马迁写此文的重点,他觉得他该做一件事儿,这件事从前没有人干,如今他要干,他要为那些值得被铭记的小人物立传。
所以司马迁为信陵公子立传了,因为信陵公子在赵国邯郸被秦围时本可以袖手旁观,可他却愿意冒着得罪国君的风险,盗虎符带病救援赵国,解了赵国邯郸之围。后来又在魏国有难时,带兵回去救援魏国。他有推翻魏国国君的能力,可是被魏国军猜忌之后他宁愿沉迷酒色之中,直到死去。
司马迁觉得信陵君是个有大义的人,所以要给他立传。
信陵君有个门客叫侯嬴,他本来是个看门人,七十岁了,家里穷得叮当响,司马迁也把他记录了下来。这个人很穷,也很老,但你要给他钱让他过好日子,他还不要。他被信陵君满满的诚意感动才决定做信陵君的门客。为了报答信陵君的大恩才献出了盗虎符的计策,让信陵君不至于只带着自己的门客跑去邯郸赴死。
本来侯嬴这已经是还了信陵君的大恩了,可是侯嬴还觉得不够。他认为他帮信陵君出的这个主意,虽然表面上帮了他,其实还是害得他背上了不忠于魏王的恶名。为了替信陵君赎罪,他在数着信陵君到达军营的日子,然后在那一天面向信陵君的方向自杀了。
信陵君的笔下记载了许多这样的有高义的人物,如果不是司马迁记载了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被人知晓。
这就是司马迁的写伯夷列传的真正目的,他要告诉世人,我写这本史记,不仅仅记载帝王的传记生平,还会有许多小人物的生平。
有光辉的小人物也可以被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