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风油精以其出色的止痒提神功效,以及优惠的价格,成为了每个家庭夏季的必备品。
然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价格如此低廉的风油精,一年能够狂赚上亿的外汇。
其实,3元一瓶的风油精,逆袭的秘诀是成功地“拿捏”了非洲人。
风油精的起源
最早的风油精起源于中国1870年,由福建的胡氏家族制造。
但是,这种清凉油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推广。
到了1960年,虎标万金油的配方被一位来自广东的新加坡华裔商人陈锦利买下,致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名为“鹰标德国风油精”的消夏圣品。
鹰标德国风油精中的“德国”二字,并不代表这款风油精出于德国,而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当时的德国以其出色严谨的工匠精神,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受到各国民众的青睐,陈锦利就是想利用德国商品的噱头,为自己的商品赢得一个好的销路。
在包装设计上面,陈锦利也是煞费苦心。特地选用当时巴黎非常受欢迎的香水瓶的造型。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鹰标德国风油精后来被众人所熟知并购买使用。
在1976年,我国福建漳州的香料厂又依据鹰标德国风油精发明了新的配方,于是老牌国货“水仙牌”风油精开启了它的传奇之路。
一度成为了每个中国家庭中的必备品。
风油精在非洲市场
该品牌顺势也打开了他们在非洲跟东南亚的市场。
后来,随着国际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一些国人为了谋生活,背井离乡来到了海外工作。
其中,非洲的条件比较艰苦,气温高、蚊子多,那些前往非洲工作的国人为了让生活便利一点,会带一些风油精过去消暑。这也间接地提高了风油精在非洲的知名度。
风油精与非洲的匹配度很高,以至于在非洲,风油精成为了一种硬通货。
虽然风油精在我们国内已经逐渐地被其他的产品所取代,即使是价格非常地低廉,只需要3块钱一瓶,也是无人问津。
但是在国外,一瓶风油精需要8美元,却大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尤其是在非洲,风油精号称“东方神油”,甚至比美金更加地抗通胀、更具流通性。他们还会用风油精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将风油精当作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在他们那里,风油精可属于高级礼物,收礼者往往都不舍得用。
不敢想象,如果去非洲旅游,拿着风油精去当“小费”,那在当地会有多受欢迎。
甚至有人戏称,“在非洲,没有什么事是一瓶风油精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瓶。”
足以看出风油精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
风油精在非洲的用途
其实风油精在非洲受到欢迎的初衷还是因为,非洲的气候太过炎热,并且雨水非常地充足。这导致那里的蚊虫特别的多。
这些蚊虫在叮咬了人之后,还会传播大量的疟疾。这也导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疟疾,都是发生在非洲地区。
更加糟糕的是,非洲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医务人员也配备不足。非洲每年都会有数百万人因为疟疾而失去生命。
想要对付疟疾,就要从根源上解决,减少蚊虫的叮咬。这就使得风油精的功能得到了很好地展示。
在国外的购物平台上,商家对于风油精的描述非常地简洁但有力,“蚊子滚蛋”。
另外,非洲地区普遍比较贫穷,在那么炎热的环境下,却有许多的家庭根本买不起风扇跟空调。
不过,他们发现,风油精在涂到身上以后,身体就会有冒凉风的感觉。
所以,他们在感到酷热难忍或者已经中暑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在身上涂一点,这使得风油精成为了移动的空调。
在他们的眼里,风油精可以在自己没有医生帮忙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缓解自己的痛苦。像是头痛的时候,就是在头上滴一滴,头痛就会得到缓解。
晕车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滴一滴,身体上的不适感就会立马改善,甚至关节痛、咽喉痛的时候,滴上一滴风油精那也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逐渐地,非洲人们认定风油精是能治百病万油精。
另外,在非洲风油精不仅仅是用来驱蚊跟消暑。非洲的人民将它用出了花样,用法可谓是千奇百样。非洲人们发现,在风油精的包装上有着“口服”两个字。
于是他们就打开了使用风油精的新世界。
他们会将风油精滴在自己的鼻孔里面,会把它滴在饮料、食物里面,甚至直接滴到自己的嗓子眼里。这使得他们能够得到一种独特的清凉感受。
他们还会将风油精涂在自己的脏辫或者假发里面,用来预防痱子。在非洲人眼里,只有风油精才能够平息埃尔及利亚的太阳之火。
到了每年的7月份,埃尔及利亚温度能够达到四十多度,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就靠着这种东方神油来续命。
各种各样的用法,使得风油精在非洲的销量猛增,而它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1美元,涨到了8到10美元。
我国是从1998年开始,与非洲做起了风油精的生意,2013年,我国的风油精出口到非洲的数量达到了370万斤。
到2021年,中国向非洲出口的风油精总量达到了4000多吨,得到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63亿人民币的可观数值。
总结
风油精能够在非洲大受追捧,首先顺应了当地的气候跟环境。另外,风油精在功效上也获得了非洲人们的认可。
价格低廉、小小一支方便携带、用起来效果非常突出,这些都为风油精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022-07-06《蚊子腿上的生意经:风油精在非洲成硬通货,有人靠灭蚊年入超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