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祖逖并不励志,甚至可以说是个放浪之徒。十四、五岁还不读书,4个兄长都为他的前途感到担忧。直到遇到士族出身的刘琨,祖逖才开始了逆袭之旅。
当时祖逖、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个出身不同的青葱少年,却好得和一个人一般。他们吃则同食、寝则同被,意气相投而志趣相仿。
一日半夜鸡鸣,难以入眠的祖逖,一脚提醒了熟睡中的刘琨。而后倾泻的月光下,两道舞剑的身影灵动闪烁,声色犬马、清谈治国的西晋,多了两道少年该有的样子。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晋书.祖逖传》
“闻鸡起舞”后的祖逖,武功、学识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也明白了清谈治国、名士风流的西晋,迟早要经历滔天变局。
那一日,闻鸡起舞的两个少年,共同起誓:“他日如若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兄弟自当于这中原沃土干出一番大事业”!
一、名士风流,西晋短命司马家以阴谋而夺天下,亦以阴柔治天下。
自司马懿高平陵之变,诛曹爽而取魏实权;到司马师废张皇后,平淮南三叛而自安;及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司马氏的立国,既不光明也不光彩。行政上的“九品中正制”,和文化上的“言孝悌而弃忠义”,都为西晋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九品中正制”固化的阶层,为司马家夺权而出力的豪门世家,伴随着富不过三代的谶言而腐化;“言孝悌而弃忠义”的西晋士林,在众多忌讳之下,纷纷抛弃现实、转向清谈;竹林七贤扬名于野,男风盛行纵横于朝,天下风气已然大变。
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刚刚兴起的西晋,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覆灭的风险。
而在这沉沉的墓气之中,属于祖逖、刘琨激扬意气的时代即将到来!
二、并州孤忠,中流击楫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驾崩不久,“八王之乱”就耗尽了西晋最后的一丝元气。
当“五胡乱华”爆发,汉人衣冠南渡,北方陷入永嘉之乱时。昔日“闻鸡起舞”的两个主人公,成为了晋朝真正的擎天支柱。
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传》
南迁的祖逖,上书请求北伐中原之后。东晋皇帝司马睿:不调一兵一卒,不给一盔一甲;只是千人口粮,布匹三千;一个豫州刺史空名,就打发了锐意北伐的祖逖。
但冰冷的现实,打击不倒闻鸡起舞的祖逖。他带着宗族部曲百余家,自京口渡江北上,口无怨言、心怀赤诚,直趋沉沦的中原而去。
长江之上,祖逖慷慨高歌:“我祖逖若不能扫清中原,还天下以安宁;自当如这大江之水,滚滚东去、不复回还”!这就是典故“中流击楫”的出处。
除了中流击楫的祖逖,闻鸡起舞另一主人公刘琨,也在并州成为了北方汉人最后的坚守者。北有鲜卑代国、南有匈奴汉国、东有段部鲜卑,还有强敌石勒虎视眈眈。并州祖逖成了北方汉地——最后的坚守者!
三、少年之死,时代悲歌刘琨坚守并州之时,祖逖也在中原开始了纵横披靡的征途。渡过长江的祖逖,先是在江阴打造兵器铠甲,招募青壮两千余人。
而后进入豫州之地,祖逖先后击败当地流人坞主张平、樊雅,以及蓬陂坞主陈川。收复豫州大半,正式入主中原。
昔年的放浪之徒祖逖,骨子里有股游侠之气,做事不拘小节,很快就适应了乱世生存的需求。比如:
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 ——《祖逖传》
黄河北岸胡人石勒势大,黄河岸边的坞堡主人为了生存,都是一边通晋一边通胡。祖逖没有全面苛责这种行为,而是在了解到这些坞堡生存困难后,选择了必要的体谅。
祖逖不仅没有征伐这些坞堡,还派出小股兵马,定期佯装攻打它们。使得黄河沿岸坞堡,更能取信于北方石勒,获得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
因此,这些坞堡之人,对祖逖感恩戴德。每逢石勒南下,这些坞堡都会将消息泄露给祖逖,这就是祖逖在豫州能够百战百胜的情报基础。
人士奔迸者多归于琨,琨善于怀抚,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去者亦以相继。——《晋书.列传第三十二》
与祖逖正好相反,刘琨的士族做派,则与乱世生存格格不入。刘琨坚守并州的名望,使得每天都有数千人投奔;但面对络绎不绝的义军,士族风气十足的刘琨又没有掌控之法。
因此,每天都有数千人投奔并州,同样也有数千人离开并州。刘琨就是这么一个人格魅力十足,又缺乏统治力的精明士大夫阶层形象。
闻逖被用, 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当坐困并州的刘琨,听说祖逖收复河南大半之时。想起昔日两人闻鸡起舞的一幕,环顾四方胡人流寇,不禁提笔写道:“我在并州枕戈待旦,平定流寇、剿灭胡人,常恐令兄先一步名扬天下啊!想不到倾尽全力,还是兄台再复了中原失地”!
祖逖克服中原,刘琨坚守并州,闻鸡起舞的两个少年,终究成了晋王朝最后的中流砥柱:
他们一个匪气十足,一个名士风流;一个中流击楫,一个孤守北地;一个矢志北伐,一个身陷重围;但凭这两颗赤子之心,终究抵不过时代的沦丧……
并州刘琨美名传天下,却有着生活奢靡、不务实际的毛病。往来投奔者不计其数,失望而去者也是络绎不绝。孤立无援的并州,在不务实际的刘琨统治下,终究还是输给了胡人石勒。
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祖逖传》
北方并州孤立无援,河南祖逖临近江淮,却又为东晋朝堂掣肘。祖逖北伐之际,朝廷不给一盔一甲;祖逖收复河南,刚要渡河北伐;朝廷的都督戴若思,就空降在了河南之地。
当名士陷于胡人环绕之地,将帅苦为庙堂掣肘之时,这天下就真的危险了。继刘琨死于幽州鲜卑内乱之后,北伐名将祖逖苦为朝廷掣肘,五十六岁抑郁而终。
浪子回头方有周处之死,闻鸡起舞难掩天下沉沦。这晋朝的天下,终究还是负了祖逖、刘琨!
回首此处,当闻鸡起舞成为黄粱一梦,两个少年化为坟冢枯骨时。那所谓的魏晋风流,还值得沉思缅怀吗?
在此,引《祖逖传》经典两句,以祭先贤祖逖、刘琨之英灵,亦醒今世之来者:
越石(刘琨)区区,独御鲸鲵之锐,推心异类,竟终幽圄,痛哉!
士稚(祖逖)叶迹中兴,克复九州之半,而灾星告衅,笠毂徒招,惜矣!
人能带着少年时的梦死去,其实就不负此生……
留万世盛名,立死而无憾
先有祖逖后有桓温,司马氏该绝。[呲牙笑]氏族阶层构建的王朝活不了多久。
晋皇室无力,祖逊的悲情英雄早已注定,若仿刘秀,或许可期。几百年后岳飞其实跟他是一样的
这两位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至于那些文学上的竹林七贤,徒自以为自己高洁风流,以吸五毒散,好男风显示众人皆醉我独醒。其时对于天下,对于社会,对于人民没有做出什么事实贡献。所以像文天祥这样的文人我是真佩服,像竹林七贤把吸大烟当做行为艺术,还以为自己怎么怎么样的,我就呵呵
论中国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劣根性
闻鸡起舞,绝代双骄![点赞]
曹操杀氏族门阀,杀了半辈子,又叫司马懿他们家给养回来了,霍乱到宋朝才结束
力挽狂澜,死而无憾,快哉[点赞]
闻鸡起舞,中流击辑,枕戈待旦
晋朝也就这两位大丈夫了吧
司马氏遗臭万年!
大丈夫真英雄!在五胡乱华为祸天下时,也让胡人认识到汉民族除了清谈误国的腐儒,内斗不已的门阀,还是有为国为民的英雄豪杰。就是靠祖刘以及张轨、谢艾这类英雄,汉民族挡住了胡人进攻的狂潮,保存了血脉香火,不像罗马帝国一样在蛮族面前轰然倒塌,也才有了隋唐的复兴!
这就是历史,读到最后每次都很悲伤
祖逖的弟弟祖约后来是不是投胡了?
因为文明半步弯路,使得英雄的道路越发崎岖。人人敬佩着英雄,人人畏惧成为英雄,而当英雄尽数飘散不负再现时,文明也就走到尽头了。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祖逖多一分勇猛,刘琨多一分柔情。
闻鸡起舞难掩天下沉沦!
人主暗弱,如不能有乾坤另立之心,不过是时代洪流下的顽石,终被冲散[得瑟]
好像他先辈参加了叛乱吧,貌似闹的还挺大的。晋庭一直防着他们。
咋说呢,司马睿实权非常有限。
冉闵做了多大利于汉家的事情,还不是被儒家骂了千年,凡事不做不错,多做多措
祖逖。。。一代英豪。。。刘琨。。。虎头蛇尾。。。
什么衣冠南渡!群丑南逃而已!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好[点赞]
千古留香,可以了,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辜负这两位,尤其是祖逖
是天下负了我
京口有雄兵[得瑟]
驱鞑虏!复中华!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垃圾晋朝,垃圾司马家族。
你把崖山给吃了
祖逖是真的厉害 刘琨就差很多吧
天真
能不能不要放“逆贼司马懿”的图片,整个“废晋”对我华夏没有丝毫贡献。
怎么变三千年了 其他两千年你吃了吗
两个人都是英雄都是豪杰,都是悲剧人物 ,都是汉民族的精英,祖逖更加豪放一点,成就结局稍微好一点
壮志未酬身先死!哎! 惜哉!
弱此去不回, 那便一去不回!
司马氏遗臭万年
像极了后来的宋朝。
这两位的传奇人生,有一位好的编剧进行艺术加工一下,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应该不错,有历史,有典故,又励志。
巍巍华夏,忠魂不灭!
话说南朝刘寄奴是真的猛!
史书渗血,不忍睹之.
是英雄而不是枭雄,可惜了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