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些人对一条农村俗语的解读,把意思全弄反了,这条俗语就是“穷吃烫饭,死吃泡饭”。
现在农村生活好了,至少能填饱肚子,没有挨过饥饿,没有经历过抢饭吃,吃烫饭的日子。同时,由于乡村一些传统习俗的演变,很多人也没有看到过泡饭的经历。
因此,对“烫饭”和“泡饭”的理解,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意思,甚至把意思弄反了。实际上,这句话出自古楚之地,在当地还有一句变体俗语:“穷吃急饭,死吃水饭”。
穷吃烫饭现在有人把“烫饭”解释为一种地方特色美食,其制作方式是,把剩饭剩菜和在一起,用热水泡一下,就可以吃了。
这种说法,正如老话所说的“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家里吃饭时,还有饭和菜可剩,下次吃饭的时候,就可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地做这种饭。
这样的家庭还穷吗?像这样的家庭,不是小康,至少也是温饱,与过去的贫困家庭相比,是让许多人羡慕的。
过去农村,家庭子女比较多,生活比较差,菜里没有什么油,再加上不管年纪大小都得干农活,每个人的食量都比较大,尤其是正长身体的孩子,食量就更大。
贫穷的家庭,家里米桶内的米只有那么多,用锅子或者鼎罐煮米饭都是限量的,有时米饭里面还要掺一半红薯,或者其他杂粮。
即使这样,锅子或者鼎罐的饭还是不够吃,父母不得不狠心地规定,每人只能吃两碗或者三碗。
碗,有两种,一种是饭碗,比较小的那种碗,另一种是菜碗,比较大的那种。这里所说的“碗”是指饭碗。
吃饭的自私性,是肚子的一种本能反映,即便是一家人也是如此。
锅子或者鼎罐煮米饭就那么多,如果你吃饭的动作慢了,饭被其他的家庭成员舀了,锅子或者鼎罐都空了,那你就会少吃一碗。
再加上穷苦人家煮的饭,不能煮比较硬的饭,而是煮比较稀软的饭。这种饭有一个特点,刚舀出来的时候很烫,要稍放一下,吃的时候才不烫。如果这种饭舀出来就吃,就会很烫。
由于穷苦人家的人,平时吃了上顿没下顿,很少煮白米饭吃,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吃红薯、南瓜、野菜以及一些杂粮,大多处于饿状态。
当家里煮白米饭时,家里人吃吃非常急,哪怕刚舀出来米饭很烫,也急忙往嘴时送,唯恐自己少吃了一碗。另一句俗语变体中,把“烫饭”说成是“急饭”,就是这个原因。
过去农村,村里的红白喜事也参加。由于他们平时在家里养成了吃急饭的习惯,往往在酒席上也不怕烫,吃得又急又快。
说起来也令人心酸,那时村里吃酒席,大多安排在下午或傍晚。遇到村里吃酒席,一些穷苦人家参加吃酒席的人,早饭和午饭都不吃,就等着吃酒席。等到上席吃饭时,已经是非常饥饿了,其吃相就可想而知了。
记得小时候,如果我们兄弟吃饭过急,就会遭到父母的斥责,说我们是一副“穷相”。
农村还有一句老话说“一日做客三天饱”,去吃酒席也好,到别人家做客也罢,去吃之前要饿上一两顿,做完客回来,吃饭还得让着其他的家庭成员。
因此,“穷吃烫饭”不是一种习俗,而是旧时穷苦人家的生活状态。
至于现在一些人认为“穷吃烫饭”中的“烫饭”,是一种简单做成的食品,现在甚至还成为一些地方的美食。试想想,过去穷苦人家,每顿饭的饭和菜,都吃得光光的,哪里来的剩饭剩菜?
现在的“烫饭”,应该与穷苦人家没有半毛钱关系,很可以出自较富裕人家的一种做法,只有这些人家才有饭和菜可剩,才有条件做这种食品,并演变为现在一些地方的美食。
死吃泡饭“死吃泡饭”这句话,现在一些人认为,是指在有人去世后,亲戚朋友们会聚在一起吃饭,被称为“泡饭”,还说,寓意着去除晦气,迎接好运。
这种说法把吃饭的对象就搞错了,如果把全句俗语还原一下,就是“穷人吃烫饭,死人吃泡饭”,这一下就会明白吧。俗语中所说的是死人吃泡饭,而不是指活人吃泡饭。
死人当然不会吃饭了,他们的“吃饭”,指的是用饭祭祀他们。
首先,“死吃泡饭”是祭祀节日的习俗。这种习俗,特指中元习俗。
古楚之地有中元祭祖的习俗,过去为的祭祀为三天左右,每天的早饭和晚饭都摆饭菜祭祀。在祭祀的时候,先敬酒,再上饭(一般用酒装饭表示),最后敬茶。
这些敬了祖先的酒、饭、茶,平时是可以吃的,但中元节例外,不能吃,而是三者混合在一起,用一个大碗,或者一个盆装起来,每顿饭都是如此。这种饭就叫“泡饭”。到了烧包袱送祖先的那天,将“泡饭”撒在烧包袱的周围。
实际上,中元节的天气还很炎热,民间怕米饭霉变,把酒、茶水和米饭混在一起,做成“泡饭”,就能保存三四天而不变坏。
其次,旧时农村,在办丧事期间,家里特意煮夹生饭,然后用少许水泡一下,放在灵前祭祀亡灵,并将筷子竖插在碗里,这种饭就叫泡饭。因为这种饭是用清水泡,所以在一些农村又叫水饭。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在祭亡灵不再做这种泡饭,而是用正常煮熟的饭。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非常忌讳用清水泡饭吃。
另外,在其他的一些民俗祭祀活动中,水泡饭被广泛使用,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我们在理解“穷吃烫饭,死吃泡饭”这句地方性俗语时,要充分考虑俗语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所产生的土壤,这样才能准确理解原本的意思。
当然,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在现代社会已经过时了,而后半句,在一些农村祭祀活动中,还有所体现,但这种习俗也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