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阳光、卧室。
这些在城市居民楼里普通的居住条件,在山东一家五代人的眼中,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因为他们所居住的,不是普通的房屋,而是二战时期日军遗留下来的炮楼!
炮楼是日军为了达到侵略的目的,本就不是为居住舒适度所服务的,因此墙体最薄的地方,都有70公分的厚度。
炮楼为这一家的生活带去了不少麻烦,包括但不限于,整整20年才通上的暖气。
但更令人诧异的是:困难都被这一家人所克服,他们在炮楼里一住,就是58年!
日寇遗留,竟成安身之地?在山东李沧区的沧口,有着一座标志性建筑——一座三层圆柱形炮楼。
单看炮楼的外表,其实十分普通:一栋灰扑扑的建筑,不仅高度比不过周边的新房,甚至连窗户都没有几个。
这样一栋单从外表上看都能挑出很多缺点的炮楼,凭什么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呢?
究其原因,是其为1938年时,日军修筑的炮楼。
当时处在抗战时期,日军为能达到侵略山东的目的特意修建了易守难攻的炮楼。
炮楼楼身的弹孔、墙体上专为射击留出的空间,都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与日军强盗的行为。
不过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随着抗战的胜利,日军败北,我党解放全中国。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一栋小楼尽管有着岁月的痕迹,但也依旧继续投入使用,作为电力部门的单位食堂。
炮楼真正走进孙从孝一家的生活,是在1962年。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宽敞的炮楼变成了不二人选。
于是炮楼从单位食堂摇身一变成为了职工宿舍,14岁的孙从孝也跟着家人大包小包地搬进了这个特别的新家。
时间的推移让一家人都对炮楼产生了深厚的感情,2004年青岛的房改也没能让他们割舍下炮楼。
于是孙从孝的母亲拿出了3000元,买下了炮楼的一楼,拿着鲜红的房产证,一家人的心中百感交集,炮楼见证了他们的青春。
但炮楼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在给孙家人别样的情感缔结时,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苦恼。
疑难杂症,一一克服炮楼是战争的遗物,其没有卫生间,也不具备厨房和卧室,每一个空间都带有独特的弧形,入目只有光秃秃的铁栏杆和弹药孔。
更加糟糕的是,因为炮楼年久失修,一楼塌陷甚至有1米深。
好在住在炮楼里的职工们都具有敢吃苦、不抱怨的美好品质,每家每户都凑钱一点一点地维修炮楼。
随着时间的迁移,炮楼本塌陷的地方被逐步填平,变成了光滑的地板,同时一楼也被修缮出了公厕的雏形。
孙从孝及他的家里人所居住的三楼也在改造下变为了一室一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卧室,总算是满足了人的生活起居。
但改造可以一点一点来,炮楼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众所周知,山东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
可炮楼不通两气,因为其就是石头逐层垒上去的,最厚的地方可达72厘米,最薄的地方也有70厘米的厚度。
任何一处的凿空,都很有可能导致炮楼的坍塌。
居住在炮楼内的居民对此束手无策,炮楼仅有弹药孔改装而成的窗户,而且一整栋三层高的楼仅有10余个窗户。
这就导致了在夏天时,炮楼内部闷热难耐;转到冬天,又冷的像是个冰窟。
没有办法,居民们只好动手封死了其中四个窗户,可即便少了通风,炮楼的冬天依旧很难熬。
例如孙从孝一家住在三楼,他们只能在冬天时烧暖炉,一家人围炉而坐,抱团取暖。
在没有暖气的20年间,孙从孝一家都是如此度过的。
炮楼也无声地陪伴着他们,从孙从孝娶妻生子,到他的孩子成家立业,满打满算,炮楼承载了孙从孝一家五代人的回忆。
直到房改时,李沧区有关部门出手替居民们解决了炮楼供两气难的问题。
街道的工作人员对炮楼的改造十分上心,他们挨家挨户检查了炮楼能够供暖的位置,最终敲定通过弹药孔打通管道,让天然气和暖气流入这座老炮楼。
寒冬不再,暖冬迎来,那一个冬天,孙从孝仿佛做了一场很长、很香的梦。
梦里有他的父母,有他的妻儿,也有陪伴他长大成人的炮楼。
乔迁新居,不舍炮楼炮楼除了带给孙从孝一家别样的居住体验外,也让他等来一笔“意外之财”。
曾经工作单位分给过孙从孝一家20平的小房子,考虑到一家人很难全部住进去,小房子一直被空置。
这种空置的状态,持续到了2015年小房子的拆迁。
拆迁让孙从孝分得了50万的赔偿款,拿到这笔巨款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妻子的心愿。
妻子是1975年与孙从孝结婚时就搬进了炮楼,看着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好,住进了小高层。
孙从孝知道,虽然妻子不说,但妻子其实也向往着能够住进电梯房的那一天。
于是这笔拆迁款,被孙从孝拿来购置了他们的新家。
这是许多人普通的家,但孙从孝一家人却从未奢望过。
原来卫生间可以不用自己改造就有;阳光会直接照进卧室;地暖让他们再也不用忍受冬天的寒冷。
新家与炮楼的不同让孙从孝的妻子高兴的像个孩子,他们一起策划着新家的装修,就像曾经在炮楼内患难与共的岁月。
住进新家的喜悦并没能冲淡老两口对炮楼的情感。
毕竟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孙从孝与他家人看来,是先有了炮楼整整58年的陪伴,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幸福晚年。
于是现在的炮楼,成为了街坊们聚会的场所。
孙从孝和他的妻子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打工人“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一起床就往炮楼赶,天快黑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炮楼承载了他们珍贵的记忆,更承载了那段每个人都不该,亦不能遗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