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泡酒”而发现,80年代初仅存300多只!是广西特有物种

爱你时尚 2025-01-08 14:23:19

在中国广西崇左地区,一种灵长类动物被称为白头叶猴,因其皮毛与普通的猕猴有着鲜明的区别:与大部分猕猴身上的皮毛色彩鲜亮不同,白头叶猴却在毛色上显得惨白无光泽,只有额头、脸部和嘴部是非常醒目的红色,而身上多为暗黄褐色。

因此被群众称为“五色神猴”。

1978年,五色神猴首次在广西崇左被圈养进行繁殖研究,而在此之前这五色神猴早已引起了当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955年,一位在此地探险的动植物学家谭邦杰曾著文讲述了他在广西崇左阳朔岭附近所发现的一种奇特的猕猴。

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发现。

谭邦杰是一位在动物分类领域颇具声望的专家,他在撰稿中曾提到自己在南宁共见到了三只猕猴样本,毛色上与当地人称的“五色神猴”一致,并且还向猎人询问了他们对这种猕猴的知识。

从他们的话中,他得知这种猕猴仅生活在南宁阳朔岭一带地区。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猎人的法网中,这三只猕猴相比之下体型较小,成年个体的体重仅有3–4千克,而其他在广西地区分布的猕猴则普遍重6–12千克。

而且当地猎人们还指出其颜色上和体形上与普通的猕猴有着显著的区别。

谭邦杰将这只当地所见到的猕猴暂名为“五色神猴”。

此后在1958年,谭邦杰再次来到广西崇左地区,在宝石山附近,他与当地猎人得知五色神猴有关的消息。

然而猎人们告诉他,这些五色神猴因为被捕猎数量过多,目前已经非常稀缺了,在出现在视野中的一只成年雄性个体被捕获时,仅存二十只。

只有这一只能够和物种样本进行比对。

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到五十年代后当地对于捕杀五色神猴的行为有所停止,因此出现了捕猎数量下降的情况。

1957年,谭邦杰借助当地人的帮助又捕获了一只雌性样本,并带回北京进行比对,经过比对后发现五色神猴与王星地理小组曾于1940年描述的越南红面猕猴样本一致,因此将其改名为“红面猕猴”。

更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一物种并非是越南红面猕猴,而是国内一个新物种。

根据谭邦杰的研究资料,在1958年的时候,红面猕猴曾大量分布在崇左地区的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这个范围被认为是该物种唯一的栖息地。

因此为了保护这一物种不再受到来自人为活动造成的危害,自60年代起,崇左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保护措施逐渐被人们忽视,直到70年代,当地捕猎红面猕猴的数量又开始增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这危机性的局势使得红面猕猴仅存300只。

形成物种瓶颈。

1981年,云南大学动物生态研究所所长迟介平博士开始对崇左当地这300只红面猕猴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对它们的栖息地进行了调查。

迟介平博士发现这些红面猕猴居住在被大环山围住的两个山谷中,大环山并不是一座高山,只是位于广西地区的一组低矮的小山脉。

在80年前,当时仍然非常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红面猕猴提供了广阔无阻且原始风景优美的栖息地。

在那之前,没有任何道路或人工设施干扰这些山谷,甚至连污染都几乎没有,人们非常少见到在山谷内散步觅食或在树上玩耍嬉戏的奇妙景象。

但是随着时代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商业活动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也正是90年代大环境逐步开放的时候,人们开始大量开采大环山中的石灰石资源,以进行工业化发展,为了方便路途,人们开始修建道路。

修建公路不仅使山谷无法继续阻隔在两处居住区中生活的红面猕猴,还成为了它们觅食道路上的致命障碍。

更甚之,当公路开通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奔赴崇左大环山享受其醇厚的自然风光,而同时带来的还有随处而来的垃圾和污染。

就在这样的状况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受了人为活动冲击,被割裂开的栖息地使得红面猕猴没法跨越分散到两侧的栖息地进行交配繁衍后代。

所有繁衍后代都集中发生在两个山谷里,在这样狭小封闭的区域进行繁殖的发展趋势为红面猕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问题:物种基因多样性急速降低发育畸形现象更频繁地发生,更重要的是,由于群体间失去了联系,更重要的是由于群体间失去了联系和交流,两个居住区中的红面猕猴双方完全没办法进行基因交换导致基因长时间不发生变化,使得它们逐渐失去了适应性,也使得基因突变产生更加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的问题加起来,在70年代数量已经不足300只并且没有任何繁殖速度可言的情况下,这种红面猕猴迅速走向灭绝危险,在80年代仅剩300–500只,如今现实生活中已经只有不到300只了。

为了拯救物种,迟介平博士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需要建立“生态廊道”,用这个“生态廊道”重新连接两个山谷之间隔开的栖息地,以使两边山谷中的红面猕猴能够重新建立联系和交流,促进繁殖,对物种进行保护。

这个“生态廊道”就是一个类似于单向街道般简单的设计方案,生态学家将其设计为一条略宽于3米、长度超过500米、顶端空出一个15厘米宽的小洞、四周用铁丝网围住的小通道。

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动物进入并破坏通道,同时也足够让红面猕猴通过,让两侧栖息地中的红面猕猴再次走到一起进行交配繁衍,并且通道非常窄小以避免出现其他动物进入造成生态紊乱。

挽回物种趋势。

1994年,这个“生态廊道”被最终建成,但是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红面猕猴走出了通道,到2000年这个状态依旧没有改变。

非常忧愁宣传工作过不到位导致居民擅自打开了生态廊道,于是迟介平博士为了加大力度宣传工作找到了崇左市市长,为他说明了这个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并希望市政府能够尽量在周围居民中宣传和树立保护意识。

2001年,在政府部门的安排下,全市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宣传,全市各个社区都张贴上了保护红面猕猴海报并且进行了相关讲解会议,加上市政府承诺政府部门将会优先考虑全面性的建设项目,崇左人口逐渐认识到红面猕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它们产生了感情。

后来随着对宣传工作不断加大力度,全市人民终于意识到了这个生态廊道的重要性,他们纷纷提醒游客不要擅自触碰!

终于,在2001年的11月份,生态学家们见证了奇迹般的一幕:一只来自东山居住区的小雄性红面猕猴穿过了生态廊道进入西山居住区,这是历史上26年以来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件。

科学家们都无比激动,他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生态廊道,东山与西山两个居住区之间将会重新建立联系。

果不其然,就从那个冬天开始,又过了一年半之后,第一个传说中的雌性萝莉通过东山住区前往西山住区,这令生态学家无比激动。

后来更令人感到开心的是,自2006年开始之后,每年都有雌性过来找这个东山小雄性交配并且交配成功。

由此后来经过了好几年之后,科学家们终于能够再次统计数量,第二轮统计结果显示此时总共有700只左右。

随着时间流逝,在2009年第三次统计时结果显示数量竟然达到了968只!

2015年第四轮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数量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1500只!

如今距离上一次第五轮统计已经过去七年,但结果还未统计出来,不过科学家们猜测有可能已经达到了两千只!

然而拥有了1500只这样数字仍旧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由于曾经陷入瓶颈状态导致如今基因多样性十分匮乏,目前只有300个基因库保存下来,因此仍旧有可能会走向第三轮物种瓶颈。

其次白头叶猴对栖息地环境有什么特殊需求,因此也只能生活在两个狭小的大园山上,没有其他栖息地;而如今白头叶知识是全球唯一不会吃香蕉吃嫩叶的一种猕猴,所以他们还面临着食物问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