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光绪9年):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战争通信的迫切需要,李鸿章上奏清政府,建议架设广州-梧州-南宁-龙州电报线路,即广龙电报线。他在《添设山海关电线折》中写道:“关系国家政务线由官造之例及广西梧州至龙州成案……”。
1884年:南宁官电分局成立,承办转接中法战争前线来往的官军电报,沟通与广州、梧州、龙州等地电报通信,这是广西第一条电报线路,也是南宁使用近代先进通信工具的开端,在中法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结束后,南宁官电分局开始办理商电等公众业务。
1884年:这个建筑始建,占地1164.1平方米,建筑面积1277.4平方米,为“镇南关大捷”前法国人兴建。整个建筑五进四井,是“中式屋顶、法式墙身”中西结合式的建筑风格。此地为中营守备署所在地。
光绪末年:守备署在清被裁撤,此地成为南宁会所。
1912年:广西官电总局随广西省政府由桂林迁址到南宁,与南宁官电分局同设在粤东会馆(现壮志路22号)内。
1914年:南宁官电分局改称邕宁电报局,隶属广西电报局管辖。
1917年:邕宁电报局地址在仓西门城楼。
1922年:邕宁电报局旧址经过重新修建,邕宁电报局从仓西门城楼迁至明德街55号(原为中府街南头集中营守备署)营业,砖木结构二层楼房。
1936年7月:广西电政管理局随广西省府迁回桂林,邕宁电报局仍在明德街原址。
1938年初:为防避日军飞机轰炸,邕宁电报局将报房迁到城郊的五堆岭梁屋园。
1939年:南宁沦陷,邕宁电报局人员及装备撤至桂林。
1939年10月:南宁光复,邕宁电报局回邕宁。
1943年7月1日:邕宁电报局升格为邕宁电信局。
1943年11月1日:日军二次侵占南宁,邕宁电报局撤至百色。
1945年5月:邕宁电报局再次回邕宁。
1946年2月:邕宁电信局升格为邕宁电信指挥局,隶属交通部第六区电信管理局,辖广东省钦县、崇善、龙州等16个电信局。
1948年:邕宁电信指挥局降格为三等甲级电信局。
1949年12月:南宁解放后,由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1950年4月:并入广西省电信管理局。
1954年:邕宁电报局迁出明德街,此地成为广西电信局的职工宿舍。
2002年12月:南宁市人民政府将邕宁电报局旧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邕宁电报局成为了危房,亟待修复。
2003年:邕宁电报局旧址原有五进四井,因拓宽临江路拆除第五进(杂货房),尚存四进,面阔11.7米、进深54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
2004年5月:“邕宁电报局旧址”开始抢救维修,设立为广西电信博物馆。
2009年:广西电信博物馆开馆。建筑每一进楼房的主体均为朱红色的门、窗、木地板,鹅黄色的外墙,雪白的内墙;门把手、走道和天架桥等处多采用铁艺材料,做工精致,图案精巧;窗户的形状有拱形、半圆形、四方形、百合页形等,窗棂和窗花形状各异,有方格形、花形、梭形、多角形以及彩色多种几何图形拼接。
2019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信息通信行业)名录,“邕宁电报局旧址”入选。
2022年:“邕宁电报局旧址”再次进行修缮。
2023年5月:“邕宁电报局旧址”/广西电信博物馆重新开放。占地面积1164.1平方米,建筑面积12774平方米。黄色外墙、红色门窗、五进四井,“中式屋顶、法式墙身”的中西结合式建筑。
镇馆之宝:邓小平等红七军战士使用过的磁石式电话机。
馆藏的李鸿章奏折:
磁石电话机和手摇电话机:
摩尔斯人工电报机
馆内有《广西建设》(1946~1947年第1卷第3期)的一段文字,记载着广西电信的曾经的辉煌:“本省办理电话……全省线路长度,总共约五万四千公里。在数量而言,实为全国之冠。”
参考资料:1、《志说南宁|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里的邕宁电报局旧址》南宁文旅
2、《从邕州到南宁 | 邕宁电报局,邕江岸边“最不起眼”的博物馆》 滕宏博 PHOTUP 众生映相
3、《忆南宁丨广西电信博物馆:古老的建筑诉说百年的故事》南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