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有很多诗人朋友。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余秀华因此留下了很多写这些诗人的作品,比如刘年、李元胜、陈先发、雷平阳、沉河等等。本期我们分享余秀华写已故诗人海子的一首作品。
《遇见海子》
诗 / 余秀华
他在人群里,我没有看出来。都是近视的我们
对世界保持着警惕
太阳出来的时候,第一个感到热的人出卖了他的身份 //
他把铅笔削断,又重新削出了一截
一大朵向日葵的阴影覆盖在他身上
一片水域包含了一片沙漠
这个孤独的孩子自言自语,走出人群 //
多少年过去,一种怀念不断消散
我们的亲近来自同样的血液,不是 A、B、AB,也不是O
这是从消逝开始的汇聚
从奇异开始的寻常 //
我把太阳放在他曾经放过的位置上
但是从来不反对
风把草籽吹到沙漠上
从余秀华的一些作品里我们可以这么说:余秀华写诗歌的时候一定曾经研究过海子的作品,至少从中受到不少启发。而余秀华这首诗则透露出对海子的一种同理心、共情心,抒发出一种知己相逢一般的情意。
从这首诗的题目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女诗人在精神和灵魂上和海子的相遇。诗人海子已经走了三十五个年头了,我们也只能在他的作品里通过一读再读之后遇见他。余秀华所写的正是此意。
这首作品一共有十四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节来读。从“他在人群里”到“出卖了他的身份”为第一节,从“他把铅笔削断”到“他走出人群”为第二节,从“多少年过去”到“从奇异开始的寻常 ”为第三节,剩下的为第四节。
诗一开头余秀华这么写:“他在人群里,我没有看出来。都是近视的我们 / 对世界保持着警惕”。
这是两行让人感觉很神奇的诗句——虽然只是由很普通很朴素的字眼组成。它们的神奇之处在于写出了女诗人近乎通灵的心之所念,在切中题目的同时,在精神、时空、心理上拉近与海子的距离。
这两行体现出她对海子的追捧敬若神明,不只是她心中的老师、偶像。她盼望与海子相见,而海子已经走了多年,现在只能心领神会地相见,会意于海子的诗魂和篇章里。
前两句写的是主观感觉,虽然看不见,但心中有感应,海子就在面前的人群中。第三句分成了两行。前一行“都是近视的我们”写的是两人身体面貌的共同之处:两个人都因为近视戴着眼睛。
后一行“对世界保持着警惕”显得意味深长,写出了两人在处世风格上的相同之处:莫与物欲横流的世俗同流合污,要保持诗心的干净纯粹,警惕世上那些虚情假意和恶意,与之保持距离。
第三句诗有点长而自动换行,形成了两行,但我们只把它看作一行就:“太阳出来的时候,第一个感到热的人出卖了他的身份”。这行诗有两重意味。一是海子在短暂的一生里因为厌恶世俗和世态的炎凉而内心悲凉,从而逃避现实,即使有太阳也暖不了他的心,亦即他内心高冷且知凉薄。二是海子已不在人世,传说里一个没有肉体的魂魄是冰凉的,怕见太阳。因此一个能感觉热的人和一个对暖热无感觉的灵魂具有明显的不同身体特征和着装特征,虽然说他站在人群里,那是清晰可辨的。
第二节头一行里反复削铅笔的动作体现出海子的一种近乎呆滞而无表情、专注于思索时的状态和面貌。这一行同样能抓住人物某一时刻的特征成诗,很传神,可以说是女诗人特别成功的笔触,仍然使用一如从前的朴素笔调:“他把铅笔削断,又重新削出了一截”。
一提起白日葵就会想起了梵高,梵高是画画的天才,而海子是写诗的天才。接下来的这一行诗有通过类比和暗示的手法表达女诗人的景仰:“一大朵向日葵的阴影覆盖在他身上”。
梵高画的向日葵饱含金灿灿的热情,看了让人有火焰一般的晕眩之感。这些花象征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心,洋溢着他对生命和家的赞美、宽容、理解。而海子的很多作品也有这种情怀。因此,女诗人以向日葵来暗示海子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有赤子心的寓意。
但生活里的海子在思想上受到挫折、冷漠、孤独的煎熬,以致于想避开这些煎熬而不能时心中就有冰凉透骨的感觉。人世冷,心亦冷,对于年轻的海子来说就有遁世的意愿。余秀华这首诗的前两节就从海子混迹于人世的人群里,到远离人群,从这两方面刻画出海子的思想变化,从而让这个过程变成了她与海子相遇、心神相交的过程。
这两节让海子的形象丰满如生,让人叹惜海子“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才情的同时,不得不服余秀华的诗极尽圆转、点晴之妙。
以铅笔画出的向日蔡自然无彩,正如阴影。因此,余秀华写“一大朵向日葵的的阴影覆盖在他身上”既是如实的场景描写,也是借向日葵的意象来感念海子如梵高一样的艺术天才的象征性虚写,而没有色彩的图画隐隐含着悼念、惋惜和感伤之意。
人世如海,人群似潮。海子的心正如荒芜的沙漠,孤立无伴。这样就有了余秀华接着写出的诗行:“一片水域包含了一片沙漠 / 这个孤独的孩子自言自语,走出人群 ”。这同样是以象征手法写成的。
前两节诗切题旨,着力写与海子的相遇的场景,后两节则又从不同的角度拉近女诗人与海子的情意和亲近的距离,夹叙夹议,感念海子,心领神会,血脉相通,自是有如兄弟姐妹般的手足情谊一样。这当然是女诗人对海子敬与亲的独特感觉。
三十多年一晃而过,还能感觉到海子尚在人群里寻觅什么,未有收获又孑然无走开的人不多了,余秀华是其中一个。怀念一个人从心里消散,却渐渐漫延到血液和骨子里——就是这么深沉:“多少年过去,一种怀念不断消散”。
女诗人对海子亲近的感觉不是缘于常见的几种血液血型的相同:“我们的亲近来自同样的血液,不是 A、B、AB,也不是O”。两人皆在汉语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里浸润过的热血,是同饮长江水、同属炎黄后裔的血脉回溯。余秀华的家乡在长江中游,海子的家乡在长江下游。这里的血液不是指身体里血液,因此它具有上述的象征意义。余秀华以含蓄的笔法写出这血缘一样的亲近感,也颇有意味,读来有种亲切感。
第三节最后两行深含感慨之意:“这是从消逝开始的汇聚 / 从奇异开始的寻常”。这两行表达了对怀念海子、遇见海子魂魄一样的激动。这怀念从无到有,是对海子诗歌和生平的好奇,到常读常新、渐悟其妙的同理心和知己感。
第四节是女诗人对海子的告慰:“我把太阳放在他曾经放过的位置上”。海子曾把太阳放在什么地方呢?太阳在海子作品里是信仰的象征,如“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 / 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可见,海子曾把太阳放在自己的心里和身上,女诗人这一行诗刚好和第二节第二行相照应,意在让海子永远留在阳光里,让他感受到太阳永恒的温暖。
女诗人在结尾所写的两行,是她自己的 发愿,愿海子的心在早得生机,再无孤独和苦恼:“但是从来不反对 / 风把草籽吹到沙漠上”。
最后一行与第二节里的第三行相呼应,可见海子曾经是女诗人念兹在兹、十分景仰的诗人,不然我们绝对读不到她的这首怀念海子的佳作。
纵观余秀华这首《遇见海子》,在语言上仍是余秀华一贯的风格,却深受海子诗歌语言的影响,具备“神的语言和人的语言的结合”的特点。整首诗借鉴了海子的《阿尔的太阳》里的意象和元素,最终形成全新的特点:神秘而不深邃,象征味浓却清晰明白,好读易懂不失意味深长。
这是余秀华专门模仿海子且十分成功的作品。同时,也说明了余秀华十分懂海子。
关于余秀华这首诗,诗友们读了感觉如何?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