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苏联与西线各方高炮型号的装备与使用

胡侃杂史 2024-11-25 08:52:50

本文并非讨论某些罕见的高射炮型号,而是探讨整个类别。尽管这一类别确实是由稀有且数量有限的武器组成的。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以来,高射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已经明确分为两大主要类别。第一类是中口径和大口径火炮(口径75毫米及以上),通过带有定时引信的炮弹在指定高度爆炸,用破片击毁空中目标。在一战时期,这类火炮还试图直接命中空中目标,因为当时的目标速度较慢;但到二战时,这种做法基本已被放弃。更进一步的是,这类火炮的射击不仅需要视觉瞄准,还开始配备火控设备,甚至结合雷达进行夜间作战。

第二类则是小口径(50毫米及以下)自动炮,专门用来对付高速低空飞行目标。这些目标需要通过直接命中来摧毁,因为即使是40-45毫米口径炮弹的爆炸破片效能也极其有限。因此,小口径火炮必须实现高射速。而射速的提升通常伴随口径的减小(步枪口径的高射机枪也属于这一类),但口径越小,炮弹的质量越低,命中效果也随之减弱。例如,用机枪可能只能打穿飞机的机翼,但飞机仍能继续飞行,而37-40毫米的炮弹则有可能直接摧毁机翼。

总之,分类很清晰。但,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火炮:口径小于75毫米,却无法进行自动射击。这种火炮非常稀少,尤其是专门设计的型号更是罕见。不少人可能很难立刻说出这样的型号,但在苏联,这种火炮却曾大量服役。

既然这种火炮数量有限,我们不妨逐一分析,以了解它们为何出现及其用途。首先从苏联的型号说起。

尽管苏联领导层在武装陆海军时尽全力追求最先进的武器,但高射炮(尤其是自动炮)一直是苏联的薄弱环节。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已经开发出不错的高射炮(包括下面提到的2.5英寸自动炮),还购买了最佳的自动炮样品——德国的37毫米炮和英国的40毫米“博福斯”炮。然而,进入苏联时代后,自动高射炮的发展却遇到了困难。

在一战期间,苏联开始仿制英国的40毫米和德国的37毫米自动炮(它们都可视为大型的马克沁机枪)。但战争结束后,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苏联时期,首先开发了自己的37毫米高射炮(1928年型),主要为海军设计,同时也提供给陆军使用。此炮设计并未复杂化,仅是将40毫米“维克斯”自动炮改为使用37毫米弹药。虽然新型舰船的设计中为这种高射炮预留了位置,但工业能力不足,导致生产出来的火炮几乎都无法正常射击。

德国曾提供帮助,展示其最新高射炮的样品,并协助生产技术的引入。然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尽管76毫米高射炮的生产取得成功,但早在1930年列装的20毫米和37毫米高射炮却因结构复杂难以制造。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选择了一个唯一现实的解决方案:将45毫米炮管安装在“博福斯”系统的摇架上,并放置在平台上。这种系统被称为“21-K”,主要用于装备舰艇。形式上看,这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这种火炮在防空作战中几乎毫无作用。对于快速的空中目标,45毫米炮难以有效射击;对于高空目标,其射程也不足。此外,其射速非常低,甚至在最初几年没有半自动装置。但由于没有更好的选择,这种火炮仍然被大规模生产——尽管其生产计划同样未完全实现。

到1941年6月,这种火炮已生产了2156门,并且其生产持续到战争结束甚至战后(1942年起采用加长炮管的改进型)。尽管苏联已经装备了自己的自动炮,并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进口的防空自动炮,但这种火炮仍被大量使用。

1941年下半年,海军接收了71门此类火炮;1942年生产了388门,1943年生产了345门。到1944年,改进型21-КМ投产,当年生产486门;1945年生产373门;1946年生产140门;1947年生产了50门。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其主要原因是生产能力的问题。由于无法为陆军和海军提供足够数量的全功能高射炮,只能生产那些能够制造出来的武器。我没有找到关于45毫米火炮对飞机打击效果的统计数据,但很难相信它们能实际击落目标(除非算上某些宣传性质的故事)。

如果有人因此想批评苏联,不妨稍安勿躁。我们可以看看当时欧洲一些最先进的国家,比如法国。

如果我们观察30年代末的法国海军,就会发现,巡洋舰及以下的舰船大量装备了37毫米高射炮,有单装或双联装。乍一看似乎很不错,但仔细看具体型号就会发现,它们是Canon DCA 37 mm Mle 1925(37毫米1925年型高射炮)和Canon DCA 37 mm Mle 1933(1933年款37毫米DCA【DCA防空】高射炮)。这些火炮并非自动炮,而是半自动炮。尽管某些情况下采用双联装设计,但这并未显著提高射速,其射速仅为每分钟15-21发。而苏联的45毫米21-К火炮的标称射速为每分钟30发。

福煦号重巡洋舰(MNF Foch)巡洋舰上的Canon DCA 37 mm Mle 1925火炮。

“凯旋号”(Le Triomphant)驱逐舰上的双联装Canon DCA 37 mm Mle 1933火炮

法国人显然参考了自家的海军航空力量,这些航空力量主要由笨重且飞行缓慢的水上飞机组成。不过,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据我理解,这反映了尽可能节省军事开支的意图。显然,自动火炮更加复杂,因此也更昂贵。他们选择安装两门半自动火炮。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战争推动了科技进步,但军队却是最保守的机构之一。

如果看看邻国德国的海军,尽管舰队规模不如法国,但其舰艇上装备的高射炮是3.7 cm SK C/30。这些火炮的射速虽比法国的更高,可达每分钟30发,但它们同样不是自动炮,而是半自动火炮。顺便一提,这种火炮曾出口到希腊和西班牙。

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在舰艇上装备自动炮,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要知道,同一时期,德国已经向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出口37毫米自动高射炮。或许,这背后存在某种特殊的逻辑考量。

欧根亲王号(Prinz Eugen Heavy Cruiser)重型巡洋舰上的双联装3.7 cm SK C/30火炮

必须提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高射火炮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趋势:几乎所有可以将炮管抬高的火炮都被用作高射炮。同时,这一时期也与另一个现象相吻合——19世纪末为对抗鱼雷艇而开发的舰用速射炮逐渐失去了实战意义,人们开始为其寻找新的用途。这些火炮口径通常在47至66毫米之间,具有较高的射速和初速,且安装在具有360°射界的舷侧炮座上。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些火炮能够达到至少80°的仰角。与开发新型火炮相比,这显然要简单得多。而如果将整个系统安装到汽车底盘上,就能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高射武器,特别是在当时飞机的飞行速度还非常缓慢的情况下。

这是一个充分体现巧妙适应性的例子。法国人将从舰艇上拆下的47毫米哈齐开斯(Hotchkiss)火炮改装为高射用途,并将其安装到汽车上,成功实现了这种功能转化。

在那些有幸避免参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许多当时遗留的装备得以保存下来。例如,在瑞典,57毫米的舰载反鱼雷艇火炮被转移到海岸防御体系中,并改装为高射炮。这些火炮中的一部分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退役,数量达到几十门。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南斯拉夫海军。他们希望为舰艇配备47毫米高射炮,但奇怪的是,这些火炮并非全自动,而是半自动的,尽管那时已经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了。捷克的斯柯达(Škoda)公司采用反坦克炮的炮管,将其改装为高射炮。这段历史颇为复杂,但有一点明确:南斯拉夫海军最终并未接收这款火炮。

这款火炮在捷克斯洛伐克被正式命名为4,7 cm protiletadlový kanón vz.37(4.7厘米37式高射炮),但并未进行批量生产。它常被误认为是另一款实验型火炮,即德国标识下的4.7 cm Flak T(4.7厘米T型高射炮)。从照片来看,后一种型号似乎采用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结构设计。

这是型号为1,5-800的火炮,也被称为4,7 cm protiletadlový kanón vz.37。

这是另一款火炮,型号为4.7 cm Flak T。

此外,还可以提到斯柯达(Škoda)公司生产的42毫米舰炮,这些火炮曾出口至南美洲。不过,目前我暂时没有找到关于它们的更多资料。

从上述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尽管苏联海军装备45毫米高射炮确实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事实证明,这种情况并非苏联独有。英国凭借其”Pom-pom”火炮,自然无需考虑类似于上述的设计。但法国和德国这样传统上在武器特别是火炮开发领域较为领先的国家,在某些领域也表现出不足之处。

当然这里有一个例外博福斯40毫米自动炮不能回避。这些火炮自1932年起就已投入市场,包括单管、双联装,带或不带稳定器,手动或电动驱动,舰载型与陆用型一应俱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战前所有主要国家,包括苏联在内,都拒绝将其列装。直到1939年,得益于时任苏联驻瑞典大使的科隆泰(Kolontai),苏联才得以从德国手中抢先购得生产37毫米自动炮的设备和工具,还额外获得了25毫米自动炮的设计图纸作为赠礼。

这就是关于火炮历史的另一个小角度,希望大家觉得有趣且有所收获。

1 阅读: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