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毁了,徐峥《逆行人生》首轮口碑不太好,4年规划一场空

夜山娱娱 2024-08-10 20:00:49

2019年底,那是徐峥不能忘掉的日子。

彼时,2020年春节档迫在眉睫,电影院里蓄势待发。

林超贤的《紧急救援》、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陈可辛的《中国女排》....

各个都是大鳄中的大鳄,大佬中的大佬。

宣发钱花的差不多了,马上到总决赛。

然而谁也没想到,疫情突然降临,全城封禁,噤若寒蝉。

别说看电影了,连门都出去。

钱基本上都投出去了,可上映日却遥遥无期,根本不知道何时才能恢复,也不知道何时收回成本。

煎熬,煎熬。

而此时,有人选择与院线苦苦坚守,也有人选择第一时间明哲保身。

2020年农历正月初三,《囧妈》宣布退出春节档,第二天初四,《囧妈》突然在流媒体免费放映。

这是历史第一部春节档电影在线首播的国产片。

《囧妈》是徐峥“囧系列”的第三部,这部电影成本2.1亿,最终以6.3亿的价格卖给字节,供全国人民免费观影。

可就是因为这一下,徐峥成了院线的罪人。

徐峥的4年赎罪

事实上,做免费公益的是字节,并不是徐峥。

徐峥把电影卖给了字节,早就收回成本落袋为安,但院线前期为了宣传《囧妈》做出的努力却付诸东流。

后来,因为背弃院线,徐峥被多家电影院联合抵制,甚至还有“著名大导演”怒斥徐峥滚出电影圈。

一个电影人得罪了院线,严重性可想而知。

而《囧妈》结束后,徐峥马上开始了自己的赎罪之路。

为了向院线表忠心,这几年徐峥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帮朋友推广电影,帮电影节站台,参加各种交流会、创投会……

还陆续创办了“火种计划”和“金钥匙计划”,只为帮中国电影培养未来的人才。

折腾这么一大圈,就是为了向院线证明一件事——

俺徐峥还是中国电影的一员!

可徐峥嗓子都喊哑了,院线还是余气未消。

2021年的《记忆切割》,徐峥、郭采洁主演,中影集团重磅出品。

结果这部电影票房只有393万。

不知道是电影根本不敢宣传还是院线透漏了风声,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部电影上映,就这么悄悄扑街了。

2022年的《我心飞扬》,徐峥专做幕后担任制片人。

明明有流量(当时还算)孟美岐主演,还有影帝夏雨加持,结果首映日排片给了17%,第二天就速降到6.8%。

最终,这样一部阵容豪华的电影,总票房只有633万就惨淡收场。

再看其他的电影,徐峥也都只是客串。

要不是《爱情神话》拍的太好有2.6亿票房,徐峥这几年的演艺事业几乎是停滞的。

终于,终于在《囧妈》事件4年后,徐峥导演的新电影上映了。

这一次是徐峥与院线的正面对话,院线原谅他了吗?

——《逆行人生》

《逆行人生》是由徐峥自导自演,辛芷蕾、王骁、贾冰、冯兵主演的现实主义剧情片。

本片在2024年4月15日杀青,是徐峥主导的最新电影。

从外卖员主角来看,徐峥这次是想复刻当年《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而同时也是对院线以及观众的小小试探——

不玩聒噪的喜剧,只歌颂底层小人物。

姿态摆到这一步,大家应该可以接受吧?

只可惜互联网还是有记忆的。

《逆行人生》上映前,就有部分影院表示要继续抵制徐峥,当年的事儿他们可一点没忘。

有院线点名拒绝播映徐峥的《逆行人生》。

不过还好,打架归打架,但钱还是要挣的,徐峥导演的电影仍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逆行人生》上映前进行了小规模点映,累计票房不到2000万,今天正式上映毫无意外空降第一。

截止到发稿前,电影累计票房4821万,预测最终4.7亿左右。

一部低成本故事片能拿到这个成绩,算是非常厉害了。

然而另一边,电影的口碑就不见好了。

而很多观众看完后纷纷表示——

“为赋新词强说愁”

“没完没了的煽情与妥协”

还有人光看题材忍不住吐槽了——

“我花50块去电影院看身价上亿的人 演我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逆行人生》的确犯了这个问题。

《我不是药神》的导演是文牧野,而这次换成了徐峥操刀,初次接触此类题材,很容易就陷入自我感动的陷阱中。

赢了院线,输了口碑

本片剧情很简单。

徐峥饰演的中年IT男“王志垒”突然被裁员,起初他还自诩为城市精英,幻想着能维持现在的生活。

而1000份简历石沉大海后,他在房贷、车贷、女儿学费的高压下不得不接受了现实,选择应聘成为一名中年外卖员。

而整部电影就是王志垒当外卖员攒够房贷欠款的故事。

外卖员也不好当。

在经过无数次碰壁后,王志垒从吊车尾爬上了首席,最终成为明星同事。

而在结局,王志垒单月突破2000单终于拿到“单王”奖励,拿到了1万5的工资,供上了这个月的房贷。

电影的声画部分没有问题,曾剑作为娄烨的御用摄影师,不仅对现实题材有强烈的临场感,第二幕的类型片设计也很加分。

问题出现在文本上。

相较于《我不是药神》中的“制药厂”,本片并没有明确的反派。

他讲述的就只是主角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为了生活放下尊严奔走在城市中的景象。

因为没有反派,这就导致在文本结构上没有明确的对抗力,极大限制了剧情空间,所以只能把资源都用来描写外卖员的生活上。

本片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对外卖员生活的集中体现。

从电影的第二幕开始,剧情就事无巨细描写了外卖员的困难——

商家出餐慢、地点不好走、顾客没素质...

当然还有外卖员和保安的那点儿恩恩怨怨。

没有反派就只能制造反派,主角几乎在前期经历了一场外卖员困难套餐,后来实在没有困难了,索性就制造困难。

外卖员最大的危险是什么?

车祸。

于是电影中段王骁遭遇了车祸,电影后段徐峥先是撞了古玩三轮车,又被车撞,就连前任单王冯兵也是因为同事车祸才全力攒钱。

每当编剧没法写下去的时候,总会出现一场车祸打乱节奏,然后推倒重来。

光是一个五六个人的小团体中就有一半人遭遇车祸,外卖员有这么危险吗?

而为了加深这种困难,主角的父亲又突发脑血栓,女儿还要上每年20万的国际学校,再加上主角失业...

这些几乎都是同时发生的。

这就导致本来贴近现实的基底突然飘向了空中,扁平到不能再扁平。

当然话又说回来,也同样因为没有反派,本片没有那种用洋葱呼脸的催泪场面。

全片都处于一种残忍但治愈的氛围中,尺度最大的戏也只是王志垒深夜送外卖的崩溃一刻,并没有“卖惨”的嫌疑,这一点徐峥是非常克制的。

可问题也同样存在。

因为没有反派,导致剧情上极为平庸,2个小时看完本片,感觉就像是看完了一章社会板块的励志新闻——

《中年失业送外卖也能逆行人生!》

可能写个一两千的文章还行,但作为电影实在有些浪费社会资源。

而且,相较于《我不是药神》中穷人的生活权利与市场逻辑的矛盾,本片中的外卖员只是徐峥展现底层人物的载体。

他并没有尝试深入探讨些什么。

外卖员的苦与累,是消费者的普遍素质问题,还是平台方的规则不合理?

甚至说是这个急速爆发的新型群体至今仍然没有在社会中找到合理的位置?

这些问题徐峥提出了,但也没有试着去解答。

就像在表达外卖员的辛苦同时,也同样描述了他们为了送单罔顾交通规则——

逆行、闯红灯、在大街小巷中急速穿行...

徐峥并没有想要表达什么,外卖员只是他认为最能代表底层人的形象,仅此而已。

他只想通过外卖员来歌颂底层人,却又不想大张旗鼓的贩卖苦难,导致这部电影非常别扭。

更讽刺的是,徐峥的角色靠拼命终于拿到了单王还了贷款,可下一场戏他立马因为开发了APP被另一个公司录取,脱离了外卖员回到了精英阶层。

或许编剧都不知道这个故事该怎么上扬,干脆让王子回到了皇宫,而老百姓的生活依然水深火热。

说来说去,编剧也认为做外卖员是没法“逆行人生”的,它也只是王志垒人生低谷的过渡站而已。

哪有什么逆行。

都是既得利益者的谎言。

最后

总之,歌颂底层人民,这或许是徐峥能想到与院线破冰最稳妥的题材了。

事实证明,院线已经接受了徐峥,毕竟只有永远的利益,朋友与仇人都是暂时的。

只是《逆行人生》这部电影的口碑太危险,票房前景并不乐观。

它的存在,也只能作为徐峥对院线的一次投名状了。

——全文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