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和钩刀是过去本地农民的两件常用农具,镰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农具,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上,镰刀和斧头分别用来作为农民和工人的代表。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或者对本地农村生活不太熟悉的人,或许会觉得镰刀就是钩刀,其实镰刀和钩刀虽然都带有一个“刀”字,却是两样用途大不相同的农具。
镰刀,主要用来割麦与割稻。农人手中的镰刀通常由刀把和刀头两部分组成。老乡也习惯地将刀头部分称作“弯刀子”。刀把也称“刀管柄”。刀头插入刀柄一端的长方形孔洞里,用木头的插片固定住,这个固定刀头与刀柄的木片俗称为“刀插”。这刀插的制作也有考究,需用杉木削一头厚一头细的梯形木片,体形呈细长的条状。因此,形容人的体形瘦削,就会说这人瘦得像个刀插。
镰刀的刀柄是木头制成的,其大小粗细,屈伸弧度,以及握手处的圆润光滑,决定镰刀使用的舒适度。最终决定镰刀是否好使的还是镰刀的刀头,就是拆开俗称“弯刀”的那部分。这是镰刀的核心,完全有金属锤炼而成。刀背略厚,大约三四毫米,刀刃部分由纯钢打造成薄薄的片状,整个刀长差不多有20多厘米,呈弧形,这样的造型是为了收割时可以将稻麦加以收拢。刀头部分宽约2—3厘米,前面基本同宽,向顶端收拢成锋利的刀尖。为了减轻刀身重量,刀背与刀刃之间两边都有巧妙的凹槽。
刀刃是镰刀与稻麦根部接触的部位,锋刃所达,稻麦就会被压根切断。看了这刀刃,你就知道古人所说的“吹毛可断”不是夸张之词。刀刃与稻麦的频繁接触,难免会磨损变钝。为了保持刀刃的锋利,就需要不断磨砺。收获时节,每家都会备有一块水磨石,每有收割的活计,出工之前必定会把镰刀磨得锋快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把镰刀准备到最佳状态,劳动效率才能发挥到最好,农民最懂这个道理。
过去看《水浒传》,里面说到钩镰枪,我就想象着这钩镰枪莫不是将镰刀绑扎在长枪上?可勾可刺,从而提高杀伤力,威力倍增。弯弯的镰刀,也生出一个谚语:破锅子遇到个裂锅盖,弯刀子要用瓢切菜。弯刀子的弯与瓢的弧正好切合,用来喻指婚姻要选择合适的,而不是追寻最好的。
镰刀一般都是在稻麦收割时使用,属于季节性农具。钩刀则是一年四季都要用到的农具。在海安方音里,钩刀的刀念为上升声,而且尾音儿化。钩刀与镰刀是不同用途的工具,主要功能除了寻常割草,就是割黄豆秆蚕豆秆玉米秆等较坚硬粗壮的秆茎,可割可砍。
钩刀也是由刀柄和刀头两部分构成,刀柄是直的木柄,三四十厘米长,柄的一头正在刀头的孔状接连处。为了牢靠,往往用钉子固定。
钩刀的刀体也是月牙形,刃面比镰刀短,也不及镰刀的薄而锋利,这是为了方便砍剁。
与镰刀相比,我们用钩刀的时候多,因为挑猪草割绿肥大多用钩刀,而这两个农活正是我小时候干的最多两样。
钩刀不及镰刀锋利,使用时往往更粗心,割破手脚是常有的事。有一回,去割茅子,刚刚磨过的钩刀一下割断茅子草,冲到我的腿上,膝下十几厘米的地方齐刷刷裂开一个如同婴儿嘴巴的口子,有四五厘米的样子,鲜血马上顺着小腿流了下来。刀很快(锋利),竟然不觉得疼痛。在同伴的提示下,揪了地上的扒地草,放在嘴里嚼一嚼,敷在伤口上,用茅草扎住,几天后竟然神奇般愈合,一天也没有影响到劳动和上学。当我把裤子捋起,给孙子讲述这一道伤疤的来历时,他无论如何不相信这是钩刀的杰作,而且没有到医生那里包扎就自己处理后愈合了。
镰刀,钩刀,即便是在农村也已经很少见到了。镰刀的工作全都交给了收割机,一台收割机干的活远超过二十个壮年妇女挥舞着镰刀收割的生产效率,而且更好,还不知疲倦。只有钩刀还偶有使用。前几天,到孙庄街道的岚水农场,参观知青文化陈列室,看到了一把配置完整的镰刀,一下子勾起我的许多回忆。在我,这不是简单的农具,这上面有我童年的记忆,有着父辈们勤劳的汗水和生活的艰辛,有着老农民不屈的奋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