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底,在学校上晚自习的小菊,被班主任王某喊到教室外罚站。待晚自习结束时,王某叫她去教室”补课”。随后,在教室内对其进行性侵。班主任把药片硬塞进她的嘴里,随后她就感觉迷迷糊糊的,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王某事后恐吓她不要将此事告诉父母,否则就把她的父母都杀掉。此后不到4个月,王某又以让小颖去自己宿舍取试卷等为由,以同样方式两次将小菊诱奸。类似小菊的故事,在校园中发生在报端媒体并不鲜见。教师道德败坏是指教师道德素质低下,在育人中做出违背基本人伦、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错误行为而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行为。
二、形成原因分析1.职业道德意识淡薄
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是指职业从事者职业道德操守差,缺乏道德修养磨炼,在从事职业活动中不讲究职业道德规范,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不正当行为。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也是从小缺乏家庭教养,不讲做人美德的体现,从而导致缺乏必要的社会职业规范要求,致使踏入工作岗位道德败坏行为的产生。
教师队伍出现的职业道德败坏,其实就是一些教育工作者不讲究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违反师德的行为。打骂、体罚、变相体罚外,还有性侵与威胁等,严重损伤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松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是教师职业道德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师道德素养低下,没有正确的道德观,思想意识扭曲,不顾及人类教育工作道德素养的驯导,使自身从事的学校教育不是在育人,而是在害人。
2.自我约束力不强
自我约束力不强是指教师拥有道德认知,而道德意志力不足,不能以道德准则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有些教育工作者有道德认识,知道哪些行为是违反师德规范的。但是,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缺乏道德意志力,不能控制自己的师德行为。无论是性侵、猥亵女学生,还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都是许多教师道德意志力不强,缺乏自我控制力,不能在问题即将来临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种种表现。
自我约束力不强也是人类潜藏的生物本性没有进化到社会本性的表现。生物本性诸如荷尔蒙的兴奋、武力压迫的取胜等。生物本能的爆发使个体产生强大的愉悦感与成就感,于是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成了可以不顾的摆设。
3.融情他人移情感受欠缺
融情他人感受是指社会主体理解他人情感,产生感同身受的通感体验,从而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教师的道德问题出现在自身的教育对象上,表现了社会主体只注意个人自身的愉悦体验,而不感受理解他人的感受。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些教师只注意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不注意学生的感受体验,把自己的欲望满足强加在学习的对象上。
融情移情的缺乏,反映了教师通感体验素养培养不够。教师成长中,有的教师只注重自身的欲望满足,不能体会自己的满足对他人造成的活生生的伤害。尤其是中小学出现的教师侵害学生事件,可以说是对学生一生的毁灭。教师满足了自身的欲望,伤害的却是一朵朵未来的花儿。教师实施这些伤害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影响。这种融情他人移情感知的缺乏不仅让教师走进了违法的深渊,而且也让学生早早地步入了人生的苦海。
4.情绪管理素养缺乏
情绪管理素养是指社会主体遇见突发事件身心受到刺激时所具备的控制自身情绪起伏易变的情绪管理素养。反映了个体情绪变化的自我控制能力。我们经常说,遇见事情要冷静,说的就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情绪管理所具备的水平。人类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存在,在所经历的社会生活中,总是以自我需求优先满足为出发点。当自身的利益、尊严等受到侵犯的时候,就会产生极大的情绪反应。对于自己能够战胜的对象,采取极端甚至暴力的手段来获得这些满足。比如教师体罚学生,就是典型的对学习对象的要求无法达到自我期待的满足时,不惜违背师德甚至违反法律的情绪爆发的极端行为。
育人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恨铁不成钢的体罚事件,教师在这种事件中表现出的经常是无可奈何。但是,作为育人的主人,教师居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是教育的执行者,是经历过教育培训与职业教育的成人,应该懂得学校教育不能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基本育人准则。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遇见特殊的学生教育事件,情绪上受到意外的刺激,由于缺乏情绪的自我控制,出现打、骂,甚至性侵等身心伤害学生的行为,充分显示了教师情绪管理素养差,缺乏把情绪控制在健康育人的范围内。有的教师甚至在受到学生的无理冲击后,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采取极端的手段对待学生,犯下有违师德的终身遗憾。
三、教师道德的败坏在学习中的危害1.摧残学生的身体健康
教师道德败坏摧残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指教师的道德败坏行为对学生造成的身体伤害。摧残身体健康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性侵对学生身体的摧残。比如对幼女侵害造成的生殖破坏,引起疾病,甚至终生不孕等。其次是体罚引起的肢体伤害。比如对学习体罚引起的皮肤破裂、骨骼损伤。严重的体罚,甚至终生残疾。摧残身体健康的例子在中外的教育事件中,可以说不胜枚举。
师德败坏对学生造成的身体伤害来自于教师只注意自我的私欲满足,不顾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处于弱势的一方。经常在遭受身体伤害后不敢说出来。比如性侵身体伤害后,多数教育工作者都会采取威吓的手段让学生不能对外说起。有的要隐忍很长时间,甚至一生。当然,这些伤害对学生的身体来说,可能是一生的苦难。
2.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
教师道德败坏作用在学生身上的心理伤害是指教师不良好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健康心灵带来的破坏作用。一是直接破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本来,学生接受正常的教育中,心理一直是充满阳光的健康心态。由于教师道德不当,破坏了学生的美好心态。让学生的健康心理受到破坏。比如许多被性侵的中小学生由活泼开朗变得恐惧自闭,由阳光向上变得颓废迷茫。二是引起学生的许多心理疾病。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的不断实施,使学生压抑。在教师的强势下无人诉说,长期影响,给学生带来忧郁症、臆想症、狂想症、颓废症、神经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教师道德败坏行为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久持续的,破坏学生一生的成长。不只是性侵导致学生一生伤害,就是一个简单的体罚也会让学生产生难忘的阴影。特别是那些道德败坏行为的体罚,超出了教育的正常要求,纯属教师道德素养差做出的有违师德规范、又伤害年轻心灵的行为,会烙印在学生一生的悔恨里,无法像健康人一样开心快乐一生。
3.扭曲学生的人生方向
教师道德败坏扭曲了学生的人生追求。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那些教师队伍中的道德败坏者不仅不是灵魂的工程师,而且的确是完完全全的学生理想追求破坏的领头羊。
由于师德的极端破坏,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不到人生价值的美好希望。比如说学生都期待自身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自律者,但如果遇到道德败坏的教师,公然在学生面前违反教育法规,必然引起学生怀疑人生,怀疑法制教育课上遵纪守法的虚伪,让学生的人生追求陷入迷茫。特别是一些道德败坏的教师,为了掩盖违背师德行为的错误,强迫学生服从,不能有任何反抗和泄漏所犯错误,更是让学生从教师的虚伪表现中习得了逃避处罚的虚伪价值追求。从这一点扩展开去,一些青少年一走出学校,不是去锻炼依法办事的人格品质,而是去从事诈骗、贩毒等妄想歪财横富的违法乱纪的人生追求就不足为奇了。
扭曲学生的人生方向是道德行为败坏的教师对青少年的毒害。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目标养成的关键建构期,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念解释就是败坏的师德行为养成败坏的青少年成长行为。早期学生由于认知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被坏的道德行为感染,在日后的成长中,很难摆脱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老教育哲学理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4.异化学生的道德情操
学德看师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已经成为道德认知示范的座右铭。教师思想品德的败坏,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必然起到危害作用。违背师德的行为都是从满足自身的利益出发的,是贪念在个人不健康的行为上的表现。为了让贪念得到实现,教师必然掩盖自身的行为不当,在育人中表现出虚伪、装佯等行为,使学生习得的正确的道德认知与表现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受到异化,失去了道德情操本身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
以诚信的养成为例,教育要求未来的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社会公民。而一些师德败坏的教师,为了让自身违背师德做出的不当行为不被暴露,采取对学生说假话、隐瞒事实真相的引诱教育,甚至对说真话的学生进行恐吓,这样使得学生变得人格异化,人伦扭曲,虚伪自私,言行不一。
四、问题解决策略1.健全法制,依法严惩师道不尊者
教师要成为严守师德、依法从教的教育者,必须与人类的社会化同步,具有道德意志以及遵守法律规章的自我约束力,摆脱生物的原始本性,在社会文化的感知下,成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人。教师的职业要求自身应该比普通公民具备更高的自我约束力,因为他们肩负的是未来更加完美的社会缔造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实现教师德高为师的示范价值,就要依法严厉惩罚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做到对教师的依法管理,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法规,健全法律规范是首要任务。通过健全的法治严格处罚教师违背职业道德的种种恶行,维持师道尊严。现代社会基本上都在向法制社会过渡。要实现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治理,要让人人参与到立法中来,让每一个人明确法律规范的要求。教育立法要深入人心,也必须走群众路线。通过群众的参与让教育管理法律制度完善健全,以保障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为惩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找到法律依据,实现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价值追求。
教师违背师德的行为不是某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所发生的,而是全球存在的现象。要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应该积极完善教育法规,保障自身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样通过全球教师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世界。同时把不良的教师清除教育队伍,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科学的条件。
2.心理疏导,挽救受害者
教师师德的败坏行为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被直接受到侵害的学生。这些学生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心理伤害。为了让受害的学生摆脱身心疾病,必须耐心地对受到伤害的学生给予心理健康疏导,让他们从认知上摆脱不健康的行为方式,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
遭受到教师非师德侵犯的学生,被不健康的内心世界左右着。要想打开这些学生的心灵之窗,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要用耐心让学生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摆脱不良教师造成的心理阴影,重拾积极的人生态度,把自身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让过去的伤害不再干扰自身的未来发展。心理疏导除了耐心以外,就是疏导者要有诚心诚意的品质与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一“品”一“能”,心理疏导就不能产生实质性效果,不恰当的疏导反而是对学生的潜在伤害。
3.严格教师聘用的师德考核机制
堵住教师师德败坏的入口,在于严格教师聘用的师德考核机制。通过教师聘用的师德认真考核,把不良品德的有才者堵在教育大门的外面。聘用时的师德考核要做到严格,必须要聘用者严格。聘用者要仔细考察入围者的早期各方面的表现,并对受聘者可能出现的未来行为道德做出预估。其实只要用真实的眼光去核查一个人的道德表现,是可以发现一个职业者可能出现的品德问题的。除非求职者因为某种原因埋藏得太深,甚至可能借助职业的特殊性,报复社会,宣泄自身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严把师德入门关,即为树立教育清风做出榜样,也为未来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教师聘用,除了专业知识外,录用的面试预估以及过去表现的实事求是是考查非常重要的评价因素。在对求职者实事求是的考察后,通过面试的问题自述,凡是具有一定社会心理学认知的主考官,都能够解析聘用者的心理世界,发现其是否能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
4.畅通师德问题的反映机制,早发现,早处理
畅通师德的反映机制是指针对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的违背师德的行为,要能够及时反馈到相关惩戒管理机构,让师德失范做到及时止损。如今出现的一些师德行为,许多是教师在隐蔽的环境下做出的。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不敢举报或者不敢给他人讲述。受害者经常会遭到恐吓,为了避免受害者的畏惧心理,学校及其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畅通学生遇见师德违规行为问题畅通的尽早、尽快反映机制,避免第二次或者重复伤害。
畅通反映机制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完善。通过完善的制度,让受害者的权益得到制度的安全、有效的保护。违背师德行为的表现在暗处,要让受害者敢于在制度的阳光呵护下敢于说出来,把受害者揭露出来。同时,要保证受害者不受到任何责怪。相反是心理的关怀。健全的反映机制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受害者反映制度以及对施害者的惩处制度。说到根本点上就是要完善从重从快处理违反行为的规章管理制度与视其情节轻重的法律惩处制度。
(图片来自网络免费图片)